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猫有九条命

为母添寿,坚持到底!母肺腺癌,骨转,脑转,靶向轮换,拼搏第一个5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11: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珊瑚海988 发表于 2018-3-29 07:46
艾灸用的是小圆铜盒子吗?灸哪些部位。我妈妈老嫌艾灸味呛

艾灸主要用的艾烟的微波传导,可以选择到厨房,打开油烟机。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15: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EGFR概述
EGFR及其家族成员通过调节细胞增生、凋亡、迁移及肿瘤血管生成发挥重要的致癌作用。EGFR信号分子改变涉及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尽管EGFR突变通过何种信号途径致癌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明确的是EGFR突变能增强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人类癌症相关体细胞突变目录 (COSMIC)中提供了有关NSCLC有意义的基因突变及靶向治疗耐药相关的突变基因信息(COSMIC,)。EGFR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短臂7p12区,全长200kb,包含28个外显子,是编码46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它的活化依靠与其配体结合。配体一旦与EGFR结合,受体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活化自身酪氨酸蛋白激酶。配体结合引起的受体二聚化可导致胞内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磷酸化是下游信号的关键分子事件。EGFR可以激活下游多种信号途径,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存活(图 1)。EGFR在许多实体肿瘤的生长和存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GFR 突变影响EGFR活化及过表达,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通过两个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增殖与存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 RAS/RAF/MEK/MAPK信号通路。这些下游信号途径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存活等重要生理过程,也参与调节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形成(图1)。基于EGFR 基因激酶域基因突变理论研制的针对EGFR酪氨酸激酶的靶向药物治疗给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契机。抗EGFR的靶向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EGFR单克隆抗体(如Cetuximab、Panitumumab)以及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拮抗剂(EGFR-TKI)。大规模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15%到37.5%。临床试验表明多种有EGFR突变的肿瘤对EGFR-TKI敏感,临床有效率10%-30%。应用最广的EGFR-TKIs是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这类药物是可逆性抑制剂,它们通过竞争ATP结合在EGFR-TK上的活化位点发挥作用, 主要用于铂类药物化疗失败的病人 。已有222篇相关文献证实EGFR 突变可预测晚期NSCLC患者EGFR-TKI单药疗效。


EGFR 及其信号通路 EGFR单体胞外段有两个配体结合域:一个是跨膜亲脂结构域和第18号到24号外显子的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配体与EGFR结合促进胞内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激活自身酪氨酸激酶而活化。EGFR活化驱动了一系列信号途径活化。主要有两条通路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和存活:PI3K/AKT/mTOR信号途径和RAS/RAF/MEK/MAPK信号途径。这两个信号途径参与调节细胞周期,引起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存活以及血管生成等。
2 EGFR原癌基因突变、DNA拷贝数、蛋白表达以及EGFR下游信号分子的改变和NSCLC患者EGFR靶向治疗的关系
2.1 EGFR突变
EGFR突变可使TK受体组成性活化,并与EGFR-TKIs敏感性相关。伴有这些突变的患者接受Erlotinib或Gefitinib治疗后反应率常大于70%。受体的不同突变位点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大多数突变会影响ATP结合位点,这也是TKI针对的靶点。
体外实验表明EGFR突变增强TK活性,从而提高了肿瘤细胞对EGFR抑制剂的敏感性。研究发现TKI治疗有效者常有EGFR基因第19号及21号外显子突变,这些基因突变可用于筛选EGRF靶向治疗对象。最常见的突变是第19 号外显子上第745密码子开始缺失4个高度保守性氨基酸(LREA)。EGFR 突变者TKI治疗有效率及无病生存期明显好于无突变者。
目前检查突变最常用方法包括直接测序法及实时定量PCR,其它还有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分析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RMA),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及多靶实时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肿瘤中常见的EGFR体细胞突变。这些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试剂盒即使在混有野生型基因组DNA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检测出EGFR突变。DxS Scorpions?技术可检测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T790M, L858R, L861Q, G719Xs, S768I)以及外显子中的3个插入突变 (2307_2308ins9, 2319_2320insCAC和2310_2311insGGT)。与直接测序相比,其它两种方法在快速检测EGFR突变上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但临床仍需应用直接测序验证基因突变。目前国际上无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指南,在检测步骤中还需说明EGFR突变位点的检测数目。Jackman等发现223例未接受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EGFR 突变者TKI治疗反应率为67%,疾病恶化时间为11.8个月,总体生存时间为23.9个月。与第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相比,第19号外显子缺失具有更长的中位疾病恶化时间及总体生存时间。无论KRAS突变状态,野生型EGFR突变预后常较差 (治疗反应率,3%;疾病恶化时间,3.2个月)。对于筛选EGFR-TKI一线治疗对象的指标而言,EGFR 基因型优于临床参数。

EGFR活化突变以及EGFR靶向治疗的机制 EGFR突变使EGFR酪氨酸激酶组成性活化。活化的EGFR磷酸化激酶域的酪氨酸残基,从而激活下游效应子。EGFR靶向治疗两种方式:人源化的抗体(Y)以及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或TKIs (X)。抗体通过阻止配体与EGFR结合,抑制EGFR配体依赖的活化。TKIs通过阻止ATP与酪氨酸激酶胞内端结合,抑制EGFR自身磷酸化。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干扰了下游信号途径的活化。
研究表明大于75%EGFR-TKI治疗有效者具有EGFR突变活性。但是,一些伴有EGFR常见突变的二次突变常常对EGFR-TKI靶向治疗有耐药性。EGFR基因第20外显子突变常对Gefitinib治疗无反应。而且,第20外显子二次突变T790M占获得性耐药的50%。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突变位点的检测可早期确定是否具有获得性耐药。
一些临床前期试验表明EGFR-TKIs疗效获益不仅仅局限EGFR基因突变者。可能突变基因以外的分子机制也发挥着一定作用。EGFR基因扩增以及受体/配体过表达等与EGFR抑制剂单药敏感性相关。但IPASS临床试验显示EGFR基因拷贝数增加而无EGFR基因突变患者对EGFR-TKI治疗不能获益。
2.2 EGFR 拷贝数的改变
NSCLC中EGFR基因扩增较常见,并常伴EGFR蛋白过表达。基因扩增和7号染色体多倍体均可导致EGFR基因拷贝数增加。由于个体差异及实验技术的差别,EGFR扩增发生率12%-59%。部分研究表明EGFR基因的扩增常与TKI治疗后生存率高相关。EGFR 基因拷贝数增加常与TKI治疗预后好相关。因此,基因拷贝数的增加可以作为预测TKI治疗反应性的一项指标。
EGFR体细胞突变与治疗反应率正相关具有肯定的结论。但EGFR基因拷贝数与EGFR-TKIs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结果。总之,对于预测TKIs治疗反应性,EGFR 突变比EGFR基因获得状态更特异、更敏感[9]。采用FISH检测EGFR拷贝数发现30%的NSCLC有EGFR高拷贝数,虽然这些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不清楚,但EGFR高拷贝数与TKI治疗反应性好相关。约70%EGFR高拷贝数患者同时伴有EGFR体细胞突变,这一点混淆了EGFR高拷贝数的真正意义。 IPASS临床试验显示EGFR突变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最有效的预测因子。有些学者认为EGFR基因拷贝数可用作预测NSCLC患者EGFR TKI疗效反应及生存获益的指标[16]。但是IPASS临床试验证实EGFR基因高拷贝数而无EGFR基因突变患者对EGFR-TKI治疗不能获益。Hirsch等认为尽管EGFR突变及基因高拷贝数均能预测NSCLC患者Erlotinib疗效,而EGFR拷贝数是预测不同患者Erlotinib治疗生存获益更有利的指标。
检测EGFR基因拷贝数方法包括FISH,显色原位杂交(CISH),实时定量PCR (qPCR)。采用PCR检测EGFR 基因拷贝显示EGFR拷贝数增加与生存期延长显著相关,提示其潜在的预后价值[9,21]。EGFR 基因获得可使疾病控制率从26%提高至67%,疾病进展期从2.5个月延长至9.0个月,生存时间从7个月延长至18.7个月。值得注意的是EGFR基因拷贝数作为预测TKI疗效的原因主要是其与EGFR突变相关。EGFR 突变是最好的疗效预测因子。Hirsch等进行的229例未经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II期临床试验发现,如果FISH以多于40%的肿瘤细胞出现4个或更多拷贝数界定为拷贝数增加,76例患者中59.2%有EGFR基因拷贝数增加。EGFR有扩增患者(45%)对治疗的反应好于无扩增者(26%)。有EGFR 扩增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期为6个月,而无EGFR扩增的为3个月。EGFR有扩增组的中位整体生存时间为15个月,而无EGFR的扩增组仅为7个月。
尽管大部分研究显示NSCLC患者EGFR基因高拷贝数与EGFR-TKIs治疗反应好及生存期长相关,但对其是否具有预后价值仍存在争论。有些研究认为作为筛选靶向治疗病人的预测指标,EGFR基因拷贝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劣于EGFR突变。Douillard等也证实作为治疗反应性及无疾病进展期的预测因子,EGFR突变优于EGFR拷贝数。
2.3 EGFR 蛋白过表达
尽管EGFR过表达的研究非常多,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40%-80%NSCLC患者有EGFR蛋白过表达,并且与预后差相关。最初设想EGFR抗体对治疗EGFR过表达患者可能有效。但早期临床试验提示EGFR过表达与抗EGFR抗体疗效无明确相关性。此外,应用免疫组织检测EGFR表达不能作为预测Cetuximab靶向治疗疗效的可靠手段。
部分研究显示免疫组化检测EGFR过表达与TKI治疗反应性好相关,但其它研究无类似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表达水平与NSCLC治疗客观反应性及不良预后相关[18]。几项预后研究发现EGFR表达与生存获益不相关。因此,EGFR过表达不能作为NSCLC生存预测因子。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免疫组化EGFR阳性判定的临界值及实验步骤无标准化指南有关。
2.4 EGFR磷酸化
EGFR异常活化在肿瘤发展及演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最新研究表明EGFR突变及EGFR磷酸化活化状态可影响NSCLC患者临床经过。两种主要EGFR信号途径:(PI3K)/Akt/mTOR和Ras/Raf/MAPK均参与EGFR引起肿瘤细胞增殖与存活。这些信号途径的活化依赖关键信号分子磷酸化的活化。NSCLC最主要的致瘤分子机制是活化性突变。调节EGFR表达的机制如表观遗传学及异常转录因子的研究尚未得出肯定结论。MicroRNA是EGFR调节因子。Weiss等检测3株NSCLC细胞株及NSCLC患者发现2株细胞株及55%的NSCLC患者有microRNA-128b的缺失。并且他们认为microRNA-128b可直接调节EGFR表达,microRNA-128b缺失与Gefitinib疗效好及生存期长相关。
EGFR激酶域第845位酪氨酸磷酸化可以稳定EGFR活化环,维持受体活化状态,提供与底物蛋白结合的位点。EGFR上另外两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1068和1173可直接与GRB2直接结合,而且第1068位酪氨酸参与MAPK信号途径的活化。
EGFR活化可以通过抗EGFR磷酸化抗体检测EGFR磷酸化状态。EGFR基因C端磷酸化在募集信号分子及活化下游信号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ndoh等短时间随访97例 NSCLC患者发现,EGFR磷酸化抗体阳性患者生存期更长。Hijiya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抗 992及1173酪氨酸磷酸化抗体在21例NSCLC肿瘤组织表达情况,他们发现第992位酪氨酸磷酸化与EGFR基因突变相关密切,提示EGFR磷酸化抗体可替代EGFR突变检测,作为预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的指标。所以NSCLC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GFR磷酸化状态可潜在预测EGFR靶向药物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2.5 EGFRvIII
EGFRvIII,一种最新发现的EGFR缺失突变体,是基因重排或mRNA剪切错误所致的第2至第7外显子编码序列框内缺失突变体。这种突变体比野生型EGFR少了267个氨基酸,在融合位点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多肽。研究表明EGFRvIII突变体和野生型EGFR功能不同。尽管EGFRvIII不能与EGF等配体结合,但其自身酪氨酸激酶可组成性活化,受体自身磷酸化。 NSCLC常有EGFRvIII表达,且表现为活化的磷酸化状态。因此,持续活化的EGFRvIII可能在肺癌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作为抗肺癌药物的潜在靶点。 针对EGFRvIII的特异性抗体也可用于肺癌的靶向治疗。EGFRvIII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EGFRvIII高表达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小鼠生存时间。EGFRvIII特异性抗体只与EGFRvIII突变体结合,不能与野生型EGFR结合,因此应用EGFRvIII抗体能更好的检出EGFRvIII突变体。
EGFRvIII突变体在NSCLC发病中的作用仍不太清楚。文献中报道EGFRvIII突变体在NSCLC患者检测率为0到42%。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检测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不同或者技术误差造成。免疫组化检测发现EGFRvIII突变体还存在于其它许多肿瘤。但是由于EGFR基因长、基因组结构复杂(含28个外显子,全长 约为190 kb)、第1内显子长(123kb)并且常发生基因缺失,因此在基因水平检测EGFRvIII突变非常困难。Okamoto等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GFRvIII突变单克隆抗体在76例NSCLC的表达情况,发现EGFRvIII在39% (30/76)的NSCLC中表达;而基因分析检测EGFRvIII突变体仅为3%。他们还发现EGFRvIII也可以在正常肺组织中表达,因此对免疫组化检测 EGFRvIII突变产生了质疑。
研究证实了小分子TKIs对有EGFR激酶突变NSCLC患者的临床靶向治疗有疗效。但是,这些小分子抑制剂是否能针对EGFRvIII突变尚不清楚。Ji 等[32]报道EGFRvIII突变在人肺鳞癌中的表达率为5%(3/56),但肺腺癌(0/123)中却无EGFRvIII突变。他们同时发现EGFRvIII突变的肿瘤对某些TKI有耐药性,而对另一些TKI却有反应性。体内实验证明,加入不可逆的EGFR抑制剂HKI-272一周后能明显缩小EGFRvIII致瘤小鼠的肿瘤体积。Erlotinib处理3只小鼠7天,肿瘤体积平均减少45%。而HKI-272处理后,肿瘤体积平均减少88%。转染EGFRvIII 突变体的Ba/F3细胞对Gefitinib和Erlotinib耐药,而对HKI-272较敏感。因此,应用TKI对有EGFRvIII突变的肺癌患者具有潜在疗效。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8-3-30 10: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6 大耐药菌的抗菌药物选择

1. 大肠埃希菌

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菌,常见于尿路感染、血流感染、新生儿脑膜炎、医院获得性脑膜炎和肺炎。此次报告显示,产 ESBL(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第三代头孢耐药的主要原因)的大肠埃希菌占比达 51.5%,产 ESBL 的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基本敏感,对磷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较为敏感。

一般推荐严重感染首选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体外试验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选碳青霉烯、头孢哌酮舒巴坦;血流感染首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体外试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选头孢吡肟(体外试敏感)、碳青霉烯、头孢哌酮舒巴坦。

2. 肺炎克雷伯杆菌

肠杆菌科,常见于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菌血症。此报告显示,我国产 ESBL 的肺炎克雷伯菌占比为 27.4%,产 ESBL 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基本敏感,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较为敏感。

其他抗菌素耐药率在 30% 以上。其中产 ESBL 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16.5%),美罗培南(15.9%)、厄他培南(11.5%), 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北京、上海、河南及华东地区耐药率较高。

对于产 ESBLs 的肺炎克雷伯菌根据感染程度推荐轻中度感染首选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厄他培南、头霉素类,疗效不佳改用碳青霉烯类;重症感染选用碳青霉烯类,少数重症感染合并发酵菌感染者可使用碳青霉烯联合喹诺酮或氨基糖苷类;对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首选药物是替加环素、多黏菌素,次选方案是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其中替加环素血浆浓度偏低,应用于血流感染需要联合用药。

3. 鲍曼不动杆菌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常见于呼吸道感染、伤口及皮肤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菌血症、脑膜炎,为条件致病菌,免疫力降低时才会致病。此次报告显示,不动杆菌(鲍曼不动 93.4%)对多黏菌素 B 基本敏感,对替加环素较为敏感(9.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 38% 以上,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在 62% 以上。

对于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首选药物是头孢他啶(体外试验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次选方案是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头孢吡肟、喹诺酮类;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首选多黏菌素 E、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 + 米诺环素。

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敏感的菌株常采用两药联合方案,甚至三药联合方案。两药联合用药方案有:① 以舒巴坦或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为基础的联合,联合以下一种: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多黏菌素 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②以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联合以下一种: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黏菌素 E。

4. 金黄色葡萄球菌

常见于皮肤软组织毛囊炎、蜂窝组织炎、脓包病、乳腺炎、心内膜炎、骨髓炎、脓毒性肺栓塞、脑膜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此次金葡菌 MR 菌株的总体采集率为 42%,未发现有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除这三种药物外,MRSA 除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低(7.3%),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都在 40% 以上。

MRSA 首选的治疗药物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次选方案是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达托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

5. 肠球菌

革兰阳性菌,兼性厌氧。肠球菌分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两类。屎肠球菌常见于尿路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腹膜炎等。而粪肠球菌常见于尿路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腹膜炎、牙髓炎等。此项报告中,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要高于粪肠球菌。其中共发现 102 株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 7 株,屎肠球菌 95 株。

此次报告显示,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基本敏感,对磷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 16.8%),对其他抗菌素耐药率较高。一般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推荐用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磷霉素(仅限于泌尿道感染)。

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磷霉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基本敏感,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较为敏感,对其他抗菌素敏感性差。一般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推荐用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磷霉素(仅限于泌尿道感染)。

6. 铜绿假单胞菌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常见于皮肤软组织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肾盂肾炎等。此次报告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基本敏感,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较为敏感,碳青霉烯类耐药约 25% 左右。

目前首选方案,是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作为替代或者联合治疗用药,对泛耐药的菌株可以以上联合为基础再联合多黏菌素治疗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8-3-30 12: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不要被肿瘤标记物所吓到
常见肿瘤标记物有哪些?

1.甲胎蛋白(AFP)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AFP 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指标,AFP 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适用于大规模普查。70%~95%的肝癌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 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AFP 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肝癌术后2个月,AFP 值应降至20 ng/ml 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近期复发、转移的可能。在转移性肝癌中,AFP 值一般低于350-400 ng/ml。AFP 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 携带者。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 升高现象(胃肝样腺癌)。


2.癌胚抗原(CEA)
【正常参考值:0~5 ng/ml】

CEA 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 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胰腺癌、小肠腺癌、肺癌、肝癌、乳腺癌、泌尿系肿瘤。胃液、唾液以及胸腹水中CEA 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 可先于血中存在。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CEA 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

3.癌抗原125(CA125)
【正常参考值:0.1~35 U/ml】

CA125 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最重要的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对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间皮细胞癌诊断的符合率也很高,良性病变阳性率仅2%。

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 升高。CA125轻度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胃肠道癌、肝硬化、肝炎等。

4.癌抗原153(CA15-3)
【正常参考值:0.1~25 U/ml】

CA153 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 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肺癌、胃肠癌、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3 也可升高,应予以鉴别,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



5.癌抗原199(CA19-9)
【正常参考值:0.1~27 U/ml】

CA199 是胰腺癌、胃癌以及结直肠癌、胆囊癌的相关标志物。胰腺癌患者85%-95%为阳性。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的阳性率也会很高。胃肠道和肝的多种良性和炎症病变,如胰腺炎、轻微的胆汁郁积和黄疸,CA199 浓度也可增高,但往往呈“一过性”,而且其浓度多低于100U/ml。

6.癌抗原724(CA72-4)
【正常参考值:0.1~7 U/ml】

CA724 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可达28-80%,若与CA199 及CEA 联合检测可以监测66%以上的胃癌。CA724 也可在其他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肺癌、卵巢癌中检出。

7.癌抗原242(CA242)
【正常参考值:0~17 U/ml】

CA242 对胰腺癌、结直肠癌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有86%和62%的阳性检出率,对肺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用于胰腺癌和良性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也用于结直肠癌病人术前预后及复发鉴别。CEA 与CA242 联合检测与单独采用CEA 检测相比,对结肠癌可提高40-70%,对直肠癌提高达到47-62%。

8.细胞角蛋白 211(CYFRA 21-1)
【正常参考值:0.10~4 ng/ml】

CYFRA 21-1 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尤其对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CYFRA 21-1 也可用于监测浸润性膀胱癌的病程,特别是对预计膀胱癌的复发具有较大价值。



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正常参考值:0~16 ng/ml】

NSE 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60-8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NSE 升高,NSE 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疗效与病程的有效标志物,并能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此外,NSE 也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报复发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0.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正常参考值:< 1.5 mg/L】

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子宫颈癌、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鼻咽癌、外阴部鳞癌、膀胱癌、肛管癌、皮肤癌等肿瘤诊断与病情监测。

11.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正常参考值:0.01~4.0 ng/ml】

PSA 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具有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血清TPSA 升高一般提示前列腺存在病变(前列腺炎、良性增生或癌症)。

12.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正常参考值:0.01~2.0 ng/ml FPSA/TPSA:> 0.15】

单项的血清TPSA测定不能明确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的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TPSA 比值明显偏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PSA/TPSA 比值显著增高。FPSA/TPSA 界限指定为0.15,低于该值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其诊断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8.6%,明显优于TPSA 单独测定。



13.血清铁蛋白(SF)
【正常参考值:男性:30~400μg/L 女性:13~150μg/L】

SF升高可见于下列肿瘤: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检测铁蛋白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有诊断价值,76%的肝转移病人铁蛋白含量高于400μg/L,当肝癌时,AFP 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以提高诊断率。

14.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
【正常参考值: 4~6 pg/ml】

PROGRP是一种新的小细胞肺癌标志物。它作为小细胞肺癌标志物有以下特点:1. 针对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非常高;2. 较早期的病例有较高的阳性率;3. 健康者与患者血中浓度差异很大,因而检测的可靠性很高。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附表:



近年癌症高发,公众健康体检意识日益增强。体检中心、医疗机构纷纷开展了象征癌筛查的“肿瘤标记物”项目,一滴血可查10余项,结果可能出现个别增高,恐慌、着急,我得癌了吗?对此,轻视或过度担心都不可取,有必要就此话题分类谈谈。

体检发现“肿标”升高怎么办?

(1)首先,建议复查异常项目。排除因试剂、检测方法、人员或者机器误差导致的误差。这种情况较为多见,升高了一定要首先排除假阳性,别自己诊断为“癌”;
(2)其次,复查结果如再次增高,就需要仔细甄别!哪些项目增高?增高程度如何?一些良性疾病往往伴有肿瘤标记物轻度增高,如何判定“没有得癌”,本人不建议上网查相关科普文章,自己下结论,一定要找肿瘤专科有经验的医生咨询咨询。

诸多肿瘤标记物,项目繁多,每个项目增高意义不尽相同,而且临床复杂情况,绝不是“AFP就是肝癌、CA125就是卵巢癌、CA153就是乳腺癌、PSA就是前列腺癌、CA199就是胰腺癌”这么简单。

癌症患者,检测“肿标”可评估病情

癌症手术后,复发早期,往往CT核磁发现不了问题,但肿瘤标记物逐步增长,因此肿瘤标记物象“无形探测仪”,是对影像学形态诊断的有力补充,可供医生提前判断病情并行干预。

比如癌胚抗原CEA作为肿瘤标记物之一,在大肠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其含量增高,且变化与肿瘤的消长相平行,测定血清CEA值对病程进展、治疗效果、预后、复发、转移等相当有用。肿瘤生长旺盛、肿瘤标志物数量就会增加,反之,肿瘤增长被控制、其产生量就相应减少。所以,病情控制不好,标志物可能会蹭蹭上涨,得到有效治疗后会哗哗降低,因此动态观察尤为重要;另外有些肿瘤患者的肿瘤标记物自始至终都不增高,因此不能过于看重肿瘤标记物的价值,慎重对待才是正确的态度。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8-3-30 14: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你好楼主,请问你对alk突变靶向药轮换或者间断有什么见解吗?我是alk突变,吃克咗替尼快两个月了,很担心耐药问题。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8-3-31 20: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今天又是把帖子重新看了一遍,越发感觉丁老师的学习能力超强……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23: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徐筱云 发表于 2018-3-30 14:21
你好楼主,请问你对alk突变靶向药轮换或者间断有什么见解吗?我是alk突变,吃克咗替尼快两个月了,很担心耐 ...

alk不用走轮换的,直接一代一代吃就行,普遍药物耐药期都很长的,钻石突变,加油!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8-4-2 08: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猫有九条命 发表于 2018-4-1 23:24
alk不用走轮换的,直接一代一代吃就行,普遍药物耐药期都很长的,钻石突变,加油!

好的,这些您,一起加油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5-2-24 13:11 , Processed in 0.05388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