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猫有九条命

为母添寿,坚持到底!母肺腺癌,骨转,脑转,靶向轮换,拼搏第一个5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3: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艰难的活着 发表于 2017-11-11 19:47
看你更新了

谢谢关注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3: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临床常用祛痰药物介绍

1、溴己新  

该药能使痰液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裂解,使呼吸道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合成酸性糖蛋白减少,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易于咯出;还能刺激黏膜反射性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使痰液稀释。溴己新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伴有痰液粘稠咳出困难者。由于本品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胃部不适等,溃疡病患者慎用。

2、氨溴索

氨溴索可以说是临床上最为广泛的一类祛痰药物,氨溴索为溴己新的活性代谢产物,在作用机制方面有和溴已新相似的一面,但氨溴索同时具有溴己新所没有的“独门招数”: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调节痰液中浆液与黏液的分泌,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纤毛运动,使痰液咳出。作用强度方面,氨溴索的祛痰作用比溴己新更强。另外氨溴索与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等抗菌药物合用时,可增加这些药物在肺部的分布浓度,提高抗菌疗效。在临床中氨溴索常用于伴有黏痰难以咳出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

3、乙酰半胱氨酸  

此药物具蒜臭味,其分子中含巯基,可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断裂,使糖蛋白分解,黏痰液化;同时对脱氧核糖核酸也有裂解作用。因此其对白色黏痰或脓痰均能起溶解效应,使痰液黏稠度下降,易于咯出。目前认为其药理机制还涉及了有效的抗炎和抗炎性损伤作用, 以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该药适用于大量黏痰阻塞气道不易咯出的情况,应用该药时应注意其特殊气味并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呕吐和呛咳等,有时会导致支气管痉挛,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另外消化性溃疡患者也应慎用。

4、羧甲司坦  

该药又名羧甲半胱氨酸,作用机制与乙酰半胱氨酸相似,同时该药还具有促进受损的支气管黏膜修复的作用。该药的特点是没有特殊气味,起效快,口服4小时后即可见明显疗效。该药临床上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痰液黏稠、咳痰困难、气道阻塞等,还可用于防治术后咳痰困难和肺炎并发症。关于不良反应,同样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慎用。

5、桃金娘油

该药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中提取的挥发油,具有溶解黏液、促进分泌作用。还可以增强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此外,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通过减轻支气管黏膜肿胀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祛痰治疗,也可在支气管造影术后使用,以促使造影剂的排出。



祛痰药物的合理选用

在临床中,祛痰药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来选用。

①在呼吸道炎症的初期多选用恶心性祛痰药或含有该类祛痰药的复方制剂。

②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优先考虑选用黏液溶解性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

③合并细菌感染时,脓痰中成分多为脱氧核糖核酸,宜用乙酰半胱氨酸。

④各种原因引起的黏痰不易咳出也多选用黏液溶解性祛痰药,如盐酸溴己新、氨溴索等。

⑤手术后咳痰困难和气管切开后黏痰不易吸出者,可选用乙酰半胱氨酸等黏液溶解性祛痰药作为应急给药。当然在选用各类药物时还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和禁忌人群。

祛痰药物只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一个方面,同时还要联合其他多种药物,因此在应用祛痰药物时还要注意一些合并用药的问题。

首先应用祛痰药物时避免同时使用强力镇咳药。祛痰药通过溶解和稀释黏痰,增强纤毛的运动促进痰液的排出。使用强力镇咳药在抑制咳嗽的同时,使得痰液无法咳出,无法达到祛痰的疗效。但对于剧烈咳嗽患者,需用镇咳药进行控制。

其次应注意与抗生素类药物合用时的相互作用。合并细菌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需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此时合并使用祛痰药物,要注意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在选用祛痰药物时,应保证抗生素的抗菌疗效。如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的活性,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必须要使用时可考虑间隔给药。当然某些祛痰药物与一些抗生素连用时可以提高抗菌效果,如盐酸氨溴索可增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红霉素等药物在肺部的分布;盐酸溴己新能增加支气管分泌液中四环素的浓度;氯化铵能增强青霉素和四环素的抗菌作用等。

总之,对于咳痰患者,祛痰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的作用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3: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肺炎

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临床表现与分类

1、按解剖分

(1)大叶性肺炎(肺泡性)

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典型者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并不累及支气管。

(2)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性)

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为重患者。

(3)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

2、按病因分

如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和理化因素所致肺炎(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引起化学性肺炎等)。

3、患病环境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炎,诊断依据是:

①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发热;
③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④WBC>10×109 /L或<4×109 /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⑤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①~④项中任何1项加第⑤项,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诊断。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还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

诊断依据是X线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加上以下3个临床表现中的2个或以上可以诊断:
①发热超过38℃;
②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③脓性气道分泌物。



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

体温升高者可适当补液;痰液黏稠者予氨溴索等化痰;咳嗽剧烈但痰量不多者可适当使用镇咳药。

2、抗菌治疗

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在未明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性结果之前先经验性用药。

社区获得性肺炎

(1)青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CAP患者,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不单独用该类药物治疗。对耐药肺炎链球菌可用对呼吸道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2)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需要住院的CAP,常用氟喹诺酮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厄他培南,可联合大环内酯类。

医院获得性肺炎

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误吸、住普通病房还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

常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

重症肺炎

首先应选择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重症CAP常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青霉素过敏者用氟喹诺酮类和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抗菌尽早

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注意观察和预防所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

2、观察疗效

抗菌药物治疗后48~72h应对病情进行评价,治疗有效表现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而X线胸片病灶吸收较迟。如72h后症状无改善,其原因可能有:

①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
②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
③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
④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
⑤药物热。需仔细分析,作必要的检查,进行相应处理。

3、疗程

肺炎的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天,大多数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h,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

4、稳定标准

①T≤37.8℃;
②心率≤100次/分;
③呼吸频率≤24次/分;
④血压:收缩压≥90mmHg;
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0%或Pa02≥60mmHg;
⑥能够口服进食;
⑦精神状态正常。

5、注射疫苗

①流感疫苗重点推荐人群为:6~35个月的婴幼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流感疫苗的防护时间多是半年左右,一般在9~11月接种。

②肺炎球菌疫苗适应人群与流感疫苗相同,免疫功效可维持5年,肺炎疫苗可以在全年任何时间接种,可以与流感疫苗同时接种,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在不同部位接种。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0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痰中带血:
痰中带血多见于肺或支气管疾病,甚至鼻咽部发炎、天气干燥都可引起痰中带血。偶尔发生一次常不能断定是得了什么病,如果每天或间隔不断地咳出带血的痰,同时伴有咳嗽、胸痛、疲劳、发热等症状,则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一旦发生痰血,无须惊慌,但必须搞清楚下面这几个问题:

1、是不是真正的痰血?

首先要区分是痰血,还是口腔、咽喉、鼻腔出血,口腔中出现牙龈炎及牙周炎等,在刷牙、吸吮或咬食物时,都可能有出血现象,此时可观察到局部的出血灶。鼻腔出血一般从前鼻孔流出,有时鼻腔后部出血较多时,可被误认为咯血,这时自己可感觉到血液沿咽后壁流下。

痰血或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呼吸道或肺)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咯血者,多伴有喉部痒感或刺激感,血色鲜红、泡沫状,常混有痰液。

有时,痰血还会和呕血相混淆。呕血是呕出的,伴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血大都呈酸性,色多为暗红呈咖啡渣样,多混有食物残渣及胃液,易凝成块状,呕血后数天内常排柏油样黑便,患者常有消化性溃疡或肝硬化,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等病史。

2、痰血可能相关的疾病

除去以上混杂因素后,痰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疾病:

(1)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

①支气管扩张(结核性或非结核性):病人长期咳嗽、咳脓痰、间断性咯血或脓血痰/咯血多在过劳或感染后发生,有时痰中带血。此时可看呼吸内科。

②慢性支气管炎(老慢支,COPD):病人呈慢性咳嗽、咯痰,以秋冬季明显,偶尔痰中带血丝。此症可看呼吸内科。

③支气管肺癌:持续性痰中带血或血痰,部分病人剧烈咯血时伴有呛咳。此症可看胸外科。

此外,较少见的有:良性支气管瘤、支气管内结石、支气管内膜结核等。

(2)肺部疾病,常见的有:

①肺结核:是最常见的咯血原因之一(林妹妹就是肺结核咯血)。轻者可出现痰中带血丝或小血块,晚期常可出现大咯血,常伴有发热、胸痛、乏力、食欲减退、消瘦、午后潮热、盗汗等。此症状应看传染科。

②肺炎:常咯铁锈色痰伴发热;肺脓肿,咯血伴发热。此类病应看呼吸内科。

此外,较少见的有:肺瘀血、肺梗死、恶性肿瘤较移、肺囊肿、肺真菌病、肺吸虫病等。

(3)心血管疾病:

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二尖瓣狭窄。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引起肺动脉高压时也可致咯血。患者多表现为皮肤粘膜发绀,或有明显的心脏病体征(二尖瓣面容)此类疾病应看心血管内科。

(4)其他:以下疾病均可出现咯血

① 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患者常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点,此类疾病应看血液科;

②急性传染病,伴有如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患者多存在急性高热,伴有皮肤粘膜出血,此类疾病应看传染科;

③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反复的月经期咯血,此时应看妇科。

3、痰血或咯血的治疗

如有老年人在家中发生咯血时,家属亲友及病人自己切勿惊慌,尤其是病人应避免恐惧和焦虑,因为恐慌可使出血加重,并易出现呛咳。

咯血时,病人要保持镇静,有出血一定要让它吐出来,千万不能憋住不吐,这样会使气管或支气管里的血不能排出,以至堵塞气管而引起窒息死亡。其次要严格卧床休息,若已知病灶部位则取患侧卧位,以免血液流入健侧肺内。应尽量减少翻身,减少谈话。

如咯血量多时,尽量避免服用中枢性镇咳药物(含可待因的药物、联邦止咳露等)。痰、血粘稠时,应增加饮水量及服用祛痰剂,同时应立即选用适当的止血剂,如止血定、安络血等,在服用止血药的同时当与消炎药并用。

另外为了预防新的咯血,切勿使大便干燥,应避免排便时用力或过度憋气,必要时可服用缓泻剂。咯血发生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主要是X线胸部透视或拍片,或作CT检查等,必要时还需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09: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妈妈上次的用药结论:
804连和184   连和特罗凯

因为骨转好转  撤离了184

804腹泻  和口腔溃疡都还好,基本上没有副作用

特罗凯甲沟炎严重  这次还是低估了 简单用头孢粉处理可一下
还是有些严重

不过还好检查  安全通过

这次  9291 连阿西  吃了两天
阿西副作用太大了  直接血压飙升  先停一下 观察
单药9291   100毫克   妈妈加油!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23: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血小板减少常见原因

  (1)生成减少

  肿瘤、白血病或者淋巴瘤侵犯正常骨髓成分,导致巨核细胞数量减少;抗肿瘤所致,常见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卡铂等都可以造成血小板减少。此外,电离辐射可以影响所有骨髓成分,因此放疗患者也会常见血小板减低。

  (2)外周破坏

  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滞留增加

  通常情况下,脾脏贮存了循环池中30%的血小板,当有脾大和脾亢时,循环中高达90%的血小板会滞留在脾脏中。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常伴有脾亢。

  临床该思考哪些问题

  (1)患者是否存在出血?

  血小板计数<50X109时伤口出血风险升高;<20X109/L时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增高。尽可能通过全面查体和化验结果做出判断,双侧眼底、全身皮肤和粘膜有无出血点,有无潜血阳性等等。

  (2)该张化验单数值是否真实?

  去伪存真,排除实验室错误(标本凝固或弄错患者),必要时进行复查。

  (3)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的明显诱因?

  近期的化疗或放疗都会使血小板生成降低,肝癌、肝硬化等往往继发脾大也会导致血小板滞留。

  (4)是否使用一些潜在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部分抗生素、肝素、噻嗪类利尿剂、西咪替丁(泰胃美),还有卡托普利(开博通)等等。

  应对血小板减少措施

  (1)根据是否存在出血(包括潜在出血倾向)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确定是否有危及生命的、需要输注血小板的出血症状。如没有严重的出血,血小板减少又为免疫性原因,则要避免过早输注血小板。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输注血小板往往无效,而且反而会进一步激化免疫攻击而加重血小板减少。

  (2)免疫介导的破坏

  如果怀疑是这种情况,所有非必需的药物和输液都应停用。不要忽视使用导管和三通管时用肝素冲洗以及护士应用肝素封管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3)针对潜在原因的治疗

  常见潜在原因有实体肿瘤继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白血病、淋巴瘤等。此外,肿瘤继发感染、DIC也是常见现象。

  若原因明确为肿瘤病情进展浸润所致,合理抗肿瘤治疗或许可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

  若原因尚不明确,可行外周血涂片、凝血功能检查、D-D等,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检查。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延长可见于DIC和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而在ITP和TTP的患者中这些检查是正常的。在血小板计数减低的患者中,出血时间往往是异常的。FIB减少和D-D升高提示DIC。

  (4)输注血小板

  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或者骨髓增殖性疾病可以应用。通常在血小板计数小于20X109/L,或者下降幅度很快其值小于50X109/L且有出血倾向时输血小板。对于那些需要多次输注的患者,给予单采血小板以减少供体暴露,降低抗体产生的风险。

  (5)重组人白介素-11

  主要针对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在非骨髓恶性肿瘤的患者化疗继发骨髓抑制后使用,可降低患者对输注血小板的需求。疗程根据血象变化可以持续使用14~21天。化疗引起的严重血小板减少则需输注血小板。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7-11-14 09: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
五年多的努力战斗不容易,向你学习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7-11-14 23: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楼主真的太幸运了 希望老人家一直坚持下去 但我爸就没那么幸运了 同样病情四次化疗后身体吃不消了 中药保守治疗 近期已经入院一月 在基因无突变情况下吃9291无效 瘦骨如柴 都不能动不能翻身了 老天 我们怎么就没那么幸运啊啊啊 我心痛爸爸 不想看他那么痛苦的煎熬着 真的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12-28 19:39 , Processed in 0.05547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