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努力的小白

首页置顶99个癌症基础问题关键词方便你点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ish516</i>在2008-2-20 9:26:41的发言:</b><br/>谢谢小白和lang,我妈妈的肿瘤主要位置不好,在脑干,而我们所在的肿瘤医院只有X刀,没有咖吗刀,医生说这个位置不能做X刀,所以选择缩野.前些日子去了天坛那的北京咖吗刀中心,那边的大夫说也可以做,但要过一段时间,所以现在很矛盾.而且不知道是否做完缩野治疗后是否就没有余量在做咖吗刀了.另外小白,射波刀哪里有呢?我们在北京.</div><p>射波刀很贵的大概来回要3万多,天津有,山东鲁台,上海华山医院也有,北京的暂时没有找到,你可以去军队医院去问问看,或者打这个电话问问<font size="2"><font color="#c60a00">北京</font>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nbsp; 电话:86-10-58851111 传真:86-10-58851112 。</font></p><p></p><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无香</i>在2008-2-23 23:26:34的发言:</b><br/><p>春节前去过华山医院咨询射波刀中心的王恩敏医生和伽马刀中心的潘力医生,射波刀在浦东分院,咨询了一下费用,回答是射波刀治疗费用不收,但要住院几天,收住院费2w+,变相的把费用收回一些,原因是因为试用期间。比伽玛刀的费用都略微低几千,咨询伽玛的费用是3w上。</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3 23:35:54编辑过]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3: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font color="#ff0000" size="4">人体解剖图,另肺、肾、脑、肝、脊椎</font></p><p><img alt="" src="http://www.itren.cn/bbs/upload/2007418195830.gif" width="400" border="0"/></p><p><img alt="" src="http://www.qqjkw.com/images/disease/body/33.jpg" width="300" border="0"/><img alt="" src="http://www.qqjkw.com/images/disease/body/08.jpg" width="300" border="0"/><br/>&nbsp;</p><p><img height="223" alt="" src="http://www.qqjkw.com/images/disease/body/20.jpg" width="261" border="0" style="WIDTH: 261px;"/></p><p>&nbsp;</p><p><img alt="" src="http://www.qqjkw.com/images/disease/body/16.jpg" width="300" border="0"/></p><p>&nbsp;</p><p><img alt="" src="http://www.qqjkw.com/images/disease/body/51.jpg" width="300" border="0"/></p><p>&nbsp;</p><p><img alt="" src="http://www.qqjkw.com/images/disease/body/10.jpg" width="300" border="0"/></p><p>&nbsp;</p><img alt="" src="http://www.qqjkw.com/images/disease/body/07.jpg" width="300" border="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0 13:52:4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7: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iv class="float-left position-relative margin-top-minus-22"><span class="small">来源 </span><span class="byline"><a href="http://www.bioon.com/ShowCopyFrom.asp?ChannelID=11&amp;SourceName=新闻晨报">新闻晨报</a></span>
        </div><div class="small color-666">2008-2-18 10:16:33<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GetHits.asp?ArticleID=364861"></script>
                <br/></div><div class="clear-simple"></div><h1 class="heading">上海研究找到口腔癌治疗新方案</h1><h2 class="sub-heading padding-top-5 padding-bottom-15"></h2><!--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 id="region-column1and2-layout2"><!--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 id="main-article"><div class="article-author"><span class="small"></span><span class="byline">佚名</span>
                        </div></div><div class="clear"></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 class="first-letter-down">口腔癌的治疗有了新的治疗武器。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对外透露,由该院陈万涛研究员领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获得重大突破,研究发现并证实,拓扑酶-Ⅱ等多个基因是口腔癌分子诊断和治疗的有效分子靶点,能够对口腔癌细胞实施“个体化”射杀。 <br/><br/>恶性肿瘤在我国已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针对口腔癌的诊断标准仍是依赖传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且治疗应用的药物也多没有靶向性,所以对肿瘤特异性不高,毒副作用也较大。 <br/><br/>由陈万涛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经过4年研究,结合现代生物芯片、功能<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biology/Special/genomics/Index.shtml">基因组</a>学和蛋白组学技术和方法,成功制作了能对口腔鳞癌分子诊断、转移和耐药性判断的个体化<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cn/product/list.asp?sortid=30">基因芯片</a>。 <br/><br/>医学专家通过对口腔癌增殖、耐药、转移相关基因的功能的深入研究,发现并证实了拓扑酶-Ⅱ、维甲酸受体-β、细胞周期蛋白1、核因子-κB和Ebp1是口腔癌治疗的有效分子靶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肿瘤化疗的治疗效果。 <br/><br/>经临床应用证实,以拓扑酶-Ⅱ为作用靶点的药物替尼泊苷为主药设计的联合化疗新方案,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它传统化疗方案,目前已作为首选化疗方案应用于临床。该新疗法已在国内十多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br/></p></div>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7: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h1 class="heading">珊瑚海藻有望变抗癌药品---<span class="small">来源 </span><span class="byline"><font color="#0240a3">每日新报</font></span><br/>&nbsp;&nbsp;</h1><div id="region-column1and2-layout2"><ul></ul><div class="clear"></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 class="first-letter-down">日前,记者采访了正在探索“海洋抗癌宝藏”的苗志伟老师,他告诉记者,海洋抗癌药物研究在海洋药物研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曾有科学家预言,最有前途的抗癌药物将来自海洋。科学家们也已经研究了一些有抗癌作用的药物用于临床。但是,目前这类药物还只是作为一些西药的配合辅助性治疗,因为海洋生物中提取的物质需要有活性,有时活性达不到就影响了治疗的效果。现在,他们这个研究就是想攻破这个难关,让海洋生物药品从配角儿变成主角儿。 <br/><br/>  苗志伟说,从海洋生物中提取一些活性成分制造成药物,最大的难题就是这些物质的活性要保持住,而且“功能”要强大,这样才能和癌细胞“对抗”。 <br/><br/>  现在很多此类药物活性不够,苗老师带领的研究小组就是将化学与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把提取出的物质用生物科学的方式,改变它本身的细胞结构,提高它的活性,增强它自己的“体质”,这样它的攻击性将大大加强,可以对付癌细胞,从而从抗癌治疗的辅助地位变为主要治疗的位置。让海洋药物真正在治疗中做主角儿,这将弥补国内同类药物的空白。 <br/><br/>  用海洋生物遏制癌细胞生长 <br/><br/>  苗志伟的研究是将海洋生物体内的物质通过提取、分离等现代化学研究方法,与药物活性检测等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相结合,研制成的药物有效成分,将有效地治疗或抑制肿瘤的发生。 <br/><br/>  与西药相比,取自天然海洋生物的药物成分本身毒性含量较低,同时似乎也保持了生物的“灵性”,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出催化癌细胞分裂所需要的酶,并与之迅速结合,通过降低或抑制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或使之死亡。与此同时,它避免了人体内正常细胞受到伤害,在有效治疗病症的同时,也大大减小药物的副作用。 <br/><br/>  据介绍,此类药物可治疗癌症、艾滋病,有的还可以用于医治心血管疾病,针对肝癌、<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Search.asp?Field=Title&amp;ClassID=&amp;keyword=乳腺癌">乳腺癌</a>、肺癌等常见癌症则更为有效。目前,苗志伟的研究小组已经研制了12类海洋生物,提取出相应的成分。 <br/><br/>  科技要把海洋变成大“药房” <br/><br/>  苗志伟说,现已发现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有10%具有抗肿瘤活性。而扩大海洋生物的活性筛选,继续寻找高效的抗癌化合物,直接用于临床或作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抗癌成分,将成为海洋抗癌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br/><br/>  目前已知可供开发的海洋生物种类达20—30万种之多,而中国目前的药用海洋生物有1000多种。如从软珊瑚、柳珊瑚及海<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biology/Special/zaolei/Index.shtml" target="_blank">藻</a>中发现并获得的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从刺参(海参的一种,“八珍”之一)体壁分离得到的刺参甙和酸性粘多糖等,均具有抗癌活性。 <br/><br/>  “数以几十万计的海洋资源可被利用,它可以真正地为人们带来福音。”苗志伟说。从课题已经在2006年在科委立项到现在,由苗志伟带领几名学生组成的课题组已经进行了1年多的研究,还计划开发并研制出适用于更多癌症的专项药物。<br/></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0 17:28:24编辑过]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7: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iv class="float-left position-relative margin-top-minus-22"><span class="small">来源 </span><span class="byline">科技日报</span><br/>&nbsp;</div><div class="small color-666">2008-1-28 15:56:00<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GetHits.asp?ArticleID=364029"></script><br/>&nbsp;&nbsp;<br/></div><div class="clear-simple"></div><h1 class="heading">最新发现与创新:新技术切除中央区肝癌不出血<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2">肝区域性全血流阻断技术获全国医学优秀学术成果&nbsp; <br/>本报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博士生导师吴健雄教授用他发明<!--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的肝区域性全血流阻断新技术,为第50位患者成功切除占据肝中央区拳头大的血管瘤,该患者近日平安出院。 <br/>肝是人体面积最大的脏器,也是血液含量最大的脏器。以往在治疗肝癌的手术中,通常采用“无血切肝”的方法,这种阻断全肝血流的方法,可阻断载瘤区域肝组织的血流,减少术中出血,但也造成无瘤区域肝组织的缺血、缺氧,导致肝细胞较严重的损害。此外,发生在中央区、紧邻重要血管和胆管的肝癌,由于全肝门阻断后肝缺血的时限短,要求手术必须速度快,就较易损伤肝的重要管道,以致大出血,或术后胆瘘,肝功能衰竭,发生死亡的几率增高。 <br/>“肝区域性全血流阻断”,就是根据癌瘤所在肝脏的不同部位,在术中选择性阻断长有肿瘤的这一个肝叶或肝段的进出血流,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肝段;而让没有长肿瘤的肝叶或区域保持正常的血流。这样,就将切肝时肝组织的缺血、缺氧的范围,减少到最低限度。也减轻了手术对肝功能造成的损害,提高了肝硬化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恢复快。同时,术中配合应用先进的超声解剖器,就像让手术刀长了一双有放大功能的“眼睛”,能随时准确地解剖出肿瘤周围重要血管和胆管,并有选择性地保护肝内重要结构,减免了切肝的副损伤,大大提高了中央区肝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切除率。 <br/>目前吴大夫主持的《肝区域性全血流阻断技术在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已被确定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临床重点攻关项目,相关论文获全国医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br/></font></h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0 17:35:48编辑过]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iv class="float-left position-relative margin-top-minus-22"><span class="small">来源 </span><span class="byline">环球科学</span></div><div class="clear-simple"></div><h1 class="heading">饿死或诱其自杀?&nbsp;新手段“缉杀”癌细胞&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1><div id="region-column1and2-layout2"><ul></ul><div class="clear"></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 class="first-letter-down">新现代人提癌色变。作为一种绝症,癌症一直是科学家力图攻克的堡垒。2007年,科学家们各显神通,或借用外力,或诱使癌细胞休眠乃至自杀,或干脆设法饿死癌细胞……种种疗法使人相信,攻下这座堡垒,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nbsp;&nbsp;&nbsp;<br/>借"力"疗法&nbsp;&nbsp;&nbsp;<br/>2007年9月,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崔征博士在剑桥大学举行的抗<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biology/Special/aging/Index.shtml">衰老</a><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cn/meeting/">会议</a>上发布了他在免疫细胞研究方面的新发现。&nbsp;&nbsp; <br/><br/>该发现的思路是,有些人的粒性白细胞抗癌能力很强,如果向癌症患者体内注射来自捐献者的粒性白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就能帮助癌症患者抗击癌症,甚至可以治愈癌症。这位科学家表示,将来自健康捐赠者“超强生命力”的粒性白细胞向癌症患者体内注射,就可以帮助病人治疗甚至治愈他们的疾病,而且他相信患者很快就能从这一技术中受益,因为医院目前已经在应用分离血浆和血小板的技术来获取粒性白细胞。&nbsp;&nbsp; <br/><br/>崔征领导的研究小组从包括癌症患者在内的100个志愿者身上提取了粒性白细胞,并将这些免疫细胞分别与子宫颈癌细胞混合在一起。研究发现,在不同人身上提取的免疫细胞在抗癌方面的能力大不相同,疗效可以相差近50倍。有的免疫细胞生命力顽强,在24小时之内杀死了接近97%%的癌细胞,而有的免疫细胞生命力明显要差,只杀死了2%%的癌细胞。崔征表示,该发现将很快成为治疗癌症的医学手段,“毕竟之前的临床测试相当成功。如果该技术得到应用,将能够挽救许多生命。”&nbsp;&nbsp; <br/><br/>诱使癌细胞自杀&nbsp;&nbsp; <br/><br/>11月,以色列标靶生物技术公司研发出一种可以诱发癌细胞自杀的新型抗癌药物,科学家的灵感来自于生物体内的细胞凋亡机制。细胞凋亡是生物控制自身细胞的一个重要机制,能使人或动物体内不再正常工作的细胞自行消亡。科学家准备模仿生物体内的<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Search.asp?Field=Title&amp;ClassID=&amp;keyword=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机制,开发出一种药物,这种药物有模仿并触发这一机制的功能,对特定癌细胞引发凋亡机制,促使癌细胞自杀死亡。&nbsp;&nbsp; <br/><br/>按照这一思路,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小型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有两种功能,一是能够到达预定的目标细胞,二是到达后可引发目标细胞的自杀反应。标靶生物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雅科尼说,他一直想在生物体内寻找一种可以杀死病变细胞的毒素,只是地球上并没有一种生物会产生这种毒素。根据现代医学中的模仿人体自然生理过程的理念,他想到了<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Search.asp?Field=Title&amp;ClassID=&amp;keyword=细胞凋亡">细胞凋亡</a>机制。&nbsp;&nbsp; <br/><br/>为了使蛋白质(毒素)按要求到达预定的目标细胞———癌细胞,这位科学家将具有识别能力的生物分子与蛋白质相结合。这样,蛋白质在识别分子的引导下只进入特定的病变细胞,而不会对健康细胞造成损害。&nbsp;&nbsp; <br/><br/>动物实验显示,该药物对目标细胞可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据悉,该公司已经与印度和美国的制药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并准备在近期内开始临床试验。&nbsp;&nbsp; <br/><br/>饿死癌细胞&nbsp;&nbsp; <br/><br/>2007年初,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妇女医院工作的施密特博士和生物学家卡恩米勒对癌症Ⅰ期的病人采用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治疗:脂肪疗法。&nbsp;&nbsp; <br/><br/>早在1924年,<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Search.asp?Field=Title&amp;ClassID=&amp;keyword=诺贝尔">诺贝尔奖</a>得主德国科学家沃伯格最先发现了他所观察到的快速生长肿瘤的普遍特征,即不同于健康细胞的代谢方式———通过在线粒体中代谢糖而产生能量,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只能利用糖酵解的方式通过碳水化合物来给自己供能。&nbsp;&nbsp; <br/><br/>鉴于此,如今两位德国科学家的理论就很简单了:如果绝大多数入侵性癌细胞是靠糖酵解来生长和分裂的话,那么将食物中的糖拿掉就可以阻止癌细胞扩散;与此同时,身体里正常的细胞可以靠脂肪酸分子中叫做酮体的成分产生能量,不用“担心”无糖的环境。&nbsp;&nbsp; <br/><br/>他们给病人用一种叫做生酮膳食的食谱,几乎排除了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实验中5位病人忍受了3个月的无碳水化合物饮食后,身体状况稳定并有所改进,肿瘤生长变缓、停止或缩小了。&nbsp;&nbsp; <br/><br/>“催眠”癌细胞&nbsp;&nbsp; <br/><br/>2007年11月,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研发出了一种新的阻止恶性肿瘤生长的方法:让癌细胞“休眠”。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和免疫学教授罗伯特?施赖伯等人发现,某些癌细胞能数十年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它们不会被根除,也不会再生长。&nbsp;&nbsp; <br/><br/>施赖伯等人通过给老鼠注射化学致癌物,发现一些老鼠很快就得了癌症,另一些则只在接受注射点附近发生局部癌变,当体内免疫系统中的某些成分不再起作用后,局部癌变才大规模扩散。由此,施赖伯认为,免疫系统先前控制了癌细胞。这一研究令科学家可能利用免疫疗法人为地导入“均衡状态”,把癌症转化为慢性的、可控制的疾病。癌症就会像其他一些严重的疾病那样,通过服药长期得到控制。&nbsp;&nbsp; <br/><br/>施赖伯等人计划进一步研究“均衡状态”下的癌细胞和免疫系统,还计划在人身上和不同类型癌症<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cn/reagent/list.asp?sortid=8">载体</a>上测试他们的研究结果。<br/></p><div class="clear"></div></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0 18:16:10编辑过]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p>泰来(20512338) 18:40:58<br/>靶向治疗之“鸡尾酒疗法”</p><p>在一项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研究中,研究人员在 小鼠和细胞系模型中证明了这种联合的效果。这些初步结果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前景:表明两种不同的药物以“连续打击”的方式靶向两种类型细胞中的癌症发展过程。 <br/>&nbsp;&nbsp;&nbsp; Johns Hopkins 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在人类临床研究中单独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无法达到对靶标肿瘤的预期效果。先前的一些研究表明一类能够促使DNA缠绕正常化的药物还能够影响血管的生长。Roberto Pili博士建议,将这两种类型的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对癌症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其思路是通过干扰两种不同细胞中的血管生产过程,从而攻击癌症形成新血管的途径。 <br/>&nbsp;&nbsp;&nbsp; 癌症细胞能够从组蛋白中移走乙酰基,致使DNA一直缠绕在一起从而抑制了基因的活化作用。利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阻断这种酶移走乙酰基的功能,能够将这种错误逆转过来并使DNA能够展开且制造出所需的基因产物。 <br/>&nbsp;&nbsp;&nbsp; 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叫做PTK787 222584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进行研究,这种药物能够抑制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蛋白的作用,而这种生长因子又能引起促进血管形成的细胞信号的级联反应。 <br/>&nbsp;&nbsp;&nbsp; 研究中,VEGF抑制剂与HDAC抑制剂NVP-LAQ824一起使用能够抑制51%的培养的内皮细胞(是单独使用两种药物时的效果的两倍)。在小鼠模型中,这种联合能够控制60%的新血管形成,而单独使用时为50%。患前列腺癌小鼠中的肿瘤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35%和75%。联合用药时,抑制率为85%。这两种抑制剂对乳腺癌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54%和60%,而联合使用时肿瘤生长减缓了80%。 <br/>&nbsp;&nbsp;&nbsp; 研究组还分析了用HDAC抑制剂处理时,肿瘤和内皮细胞中基因的活化模式。他们指出这种抑制剂能够降低几种重要的与血管生成有关的基因和蛋白(包括HIF1a、VEGF、survivin、angiopietin-2和它的受体Tie-2)的活性,从而影响血管的生长</p>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h1 class="heading">NAS:适量晒太阳有益抗癌</h1><div id="region-column1and2-layout2"><ul></ul><div class="clear"></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 class="first-letter-down">紫外线一直被认为是皮肤癌的元凶,经常晒太阳被很多人认为会引发皮肤癌。美国科学家日前公布的研究成果则显示,适量晒太阳对身体有保护作用,可提高部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a href="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0801/2008011415463312.jpg" target="_blank"><img height="145"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0801/2008011415463312.jpg" width="140" align="left" border="0" alt=""/>
                        </a><br/><br/>据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证实,对体内缺乏维生素D的结肠癌、前列腺癌、肺癌和<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Search.asp?Field=Title&amp;ClassID=&amp;keyword=乳腺癌">乳腺癌</a>患者而言,适量晒太阳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生活在寒冷的高纬度国家的患者尤其如此。 <br/><br/>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澳大利亚等阳光充足国家的居民,其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比英国居民多大约3.4倍,比纬度更高的挪威等北欧国家居民多大约5倍,澳大利亚等国的结肠癌、肺癌、<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bioon.com/Search.asp?Field=Title&amp;ClassID=&amp;keyword=乳腺癌">乳腺癌</a>和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要比挪威等国的患者高20%至50%。 <br/><br/>研究人员目前尚不清楚维生素D的抗癌机制,但去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专家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维生素D的类似作用。 <br/><br/>人体内的很多维生素D是由紫外线照射皮肤而产生的,因此又被称为“阳光维生素”。但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专家塞特洛强调,短时间晒太阳对健康绝对有益,但如果晒太阳时间太长,可能会患恶性黑色素瘤。而营养专家指出,维生素D在动物的肝、奶和禽蛋中含量较多,鱼肝油中的维生素D含量尤其丰富。 <br/><br/>上述最新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来源:科技日报&nbsp;葛秋芳)</p></div>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11-26 15:52 , Processed in 0.05414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