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组客观有效率(ORR)优于GP组(53.5% vs. 42.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811),吉非替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显著优于GP组(5.9个月 vs. 5.8个月,HR=0.737,P=0.0063)。在中位时间点PFS曲线交叉,该交叉点部分是由于EGFR基因突变导致PFS的差异引起的。
吉非替尼治疗组中,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亚组(26例)的中位PFS显著短于有突变亚组(27例)(2.1个月 vs. 7.9个月,HR=0.385),而在GP组则无这种差异(5.5个月vs. 5.8个月,HR=1.223)。两个治疗组的总生存(OS)相近(HR=1.029,P=0.4278)。吉非替尼组中位OS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0.3个月和73.7%,而GP组分别为23.1个月和76.2%。值得注意的是,GP组80.7%的患者其后接受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吉非替尼组3/4级毒性反应较少(28.3% vs. 67.3%,P<0.0001)。
分子靶向药物的维持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Cappuzzo再次报告了SATURN研究的数据,1949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了含铂两药化疗方案;889例患者在治疗后疾病无进展。收集这些患者的肿瘤组织,并根据EGFR表达、分期(ⅢB期 vs. Ⅳ期)、PS评分、化疗方案和吸烟史进行分层。患者随机分配至厄洛替尼组或安慰剂组接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
Milos等观察到,其研究中43例患者因腹泻、皮疹等副反应而减量使用厄洛替尼,351例患者继续使用150 mg/d的剂量。减量组和正常剂量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2.8%和0.6%,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14%和9.1%,疾病稳定(SD)率分别为53.5%和 48.4%,临床受益率(70.3% vs. 38.7%,P=0.048)、PFS(3.9个月 vs. 2.0个月, P=0.024)和OS(14.7个月 vs. 4.9个月,P=0.003)均有显著差异。
与联合安慰剂组相比,联合凡德他尼组的PFS显著延长(HR=0.79,P<0.001),ORR较高(17% vs. 10%,P<0.001)。根据癌症治疗功能性评价-肺癌(FACT-L)量表,凡德他尼组的症状恶化时间(TDS)也显著改善(HR=0.77,P<0.001)。在腺癌和鳞癌亚组中,联合凡德他尼组的PFS均得到相似改善。
ZEAL研究显示,凡德他尼联合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NSCLC,并未达到其主要研究终点,即两组的PFS无显著差异(HR=0.86,P=0.108),O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0.86,P=0.219),但凡德他尼组的ORR(19.1% vs. 7.9%,P<0.001)和TDS(HR=0.61,P=0.004)显著改善。
与联合安慰剂组相比,联合凡德他尼组的PFS显著延长(HR=0.79,P<0.001),ORR较高(17% vs. 10%,P<0.001)。根据癌症治疗功能性评价-肺癌(FACT-L)量表,凡德他尼组的症状恶化时间(TDS)也显著改善(HR=0.77,P<0.001)。在腺癌和鳞癌亚组中,联合凡德他尼组的PFS均得到相似改善。
ZEAL研究显示,凡德他尼联合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NSCLC,并未达到其主要研究终点,即两组的PFS无显著差异(HR=0.86,P=0.108),OS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HR=0.86,P=0.219),但凡德他尼组的ORR(19.1% vs. 7.9%,P<0.001)和TDS(HR=0.61,P=0.004)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