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Viola0820

肺腺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5: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Viola0820 于 2014-6-25 18:59 编辑

今天妈妈来电话说,CT结果出来了,颅扫,骨扫没有问题。医生怀疑转移到肾上腺去了。
现在一个方案是化疗,一个方案是用靶向药。到底应该怎么办?

靶向药物治疗
所谓靶向药物治疗就是使药物瞄准肿瘤部位,在局部保存相对高的浓度,延长药物的时间,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而对正常组织细胞作用较小。目前,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有化疗药(如缓释化疗药,脂质体化疗药),化学消融药(如无水乙醇,冰醋酸,盐酸,硫酸等蛋白凝固剂),基因及分子靶向药,中药等。药物可通过多条途经给予,如经皮穿刺给药、术中给药、内镜或腔镜下肿瘤局部给药、血管介入给药、药物经皮超声电导疗法、腔内药物灌注等。同时,还衍生出冷冻化学疗法、热化学疗法、放化疗同步疗法等新的治疗方法,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明显提高了疗效。
靶向药物与常规化疗药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作用机理:常规化疗药物通过对细胞的毒害发挥作用,由于不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因此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殃及正常细胞,所以产生了较大的毒副作用。而靶向药物是针对肿瘤基因开发的,它能够识别肿瘤细胞上由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所决定的特征性位点,通过与之结合(或类似的其他机制),阻断肿瘤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增殖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杀灭肿瘤细胞、阻止其增殖。由于这样的特点,靶向药物不仅效果好,而且副作用要比常规的化疗方法小得多。使用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法称为“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
2特点
编辑

靶向药物的特点
靶向药物的特点决定了其尤其适合身体虚弱的晚期患者使用,因为这类患者的身体状况无法承受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身体虚弱,副作用很可能会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又不能通过手术对病灶进行清除(病灶已经发生扩散,很难彻底排查并切除)。
3分类
编辑

靶向药物可以分为以下2类:
小分子药物

小分子药物通常是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诺华制药生产的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肠胃间质瘤的格列卫(Gleevec,通用名Imitinib)、百时美施贵宝制药生产,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的施达赛(Sprycel,通用名Dasatinib)、以EGFR为靶点的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阿斯利康生产的易瑞沙(Iressa,通用名Gefitinib)和瑞士罗氏的特罗凯(Tarceva,通用名Erlotinib)均属此类,并已进入临床应用。美国千年制药公司生产的Velcade(通用名bortezomib)是细胞凋亡诱导剂,也属于小分子药物。
单克隆抗体

例如用于治疗HER2基因阳性(过量表达)的乳腺癌的赫塞汀(Herceptin,通用名Trastuzumab)、以EGFR为靶点的结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爱必妥(Erbitux,通用名Cetuximab)等。这类药物是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识别肿瘤细胞的。
从通用名的后缀上来看,单克隆抗体类靶向药物以“-mab”为后缀,而酪氨酸激酶类靶向药物以“-nib”为后缀。
除上述列举的已经进入临床使用的靶向药物外,另外还有多种靶向药物正在开发中。
4用药指导
编辑

靶向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导
靶向药与常规化疗药的另一个不同在于其用药的判断上。医生在给病人使用常规药物时,一般是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症状等条件选择用药,而药物的有效性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才能判定。而靶向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特征性位点结合,干预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基因信号传导通路;而肿瘤细胞是有多样性的,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具有一样的特征性位点(因人而异),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靶向药物,在使用前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基因,判断其肿瘤细胞上是否有符合条件的位点,就可以预知该药物是否会奏效,这从临床上节省了金钱和时间。这样的检测被称为“基因突变检测”。对于一些靶向药物来说,使用前进行突变检测是保证安全、有效用药的必要步骤。
例如,易瑞沙和特罗凯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肿瘤生长信号传导通路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TK)来阻断该信号通路。在易瑞沙的早期使用过程中,曾发现其有效率并不高,甚至因此而被美国药监局叫停;对临床资料的统计表明,这两种靶向药物更适合东方人、不吸烟者、女性和腺癌/肺泡癌患者。随后,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患者的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并且K-RAS基因没有发生突变的时候,易瑞沙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否则疗效不明显。因此,现在美国药监局现在已经强制要求在选择使用这两种靶向药物之前必须先进行EGFR和K-RAS基因的突变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用药,这有些像我们打青霉素之前必须做皮试一样,是安全、合理、有效用药的保障。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在服用易瑞沙之后普遍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其他类似的需要进行突变检测的药物还有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爱必妥(Erbitux)和维克替比(Vectibix),用于治疗肾细胞癌的多吉美(Nexavar)等,它们需要检测的基因不尽相同,但都只有在患者符合相关条件时才能奏效。
5临床应用
编辑

我国多种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
在我国,多种靶向药物都已经进入临床应用,早先医生是根据临床经验判断用药(例如对于易瑞沙,一般是亚洲人、女性、不吸烟、腺癌更容易受益),最近一两年来用于指导用药的相关基因突变检测也已逐步开展,靶向药的用药指导逐渐步入了正轨。虽然现在国家还没强制要求检测突变,但北京已经有多家医院和公司开展这样的基因突变检测了,比如307医院、北京肿瘤医院,还有一些有相关资质的公司。检测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其中各家机构都能做定性检测,优点是价格较低,但只能以一定的灵敏度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含有突变基因(比如百分之几以上就显示阳性);依照中国抗癌协会的推荐,采用定量检测更好,目前只有雅康博等少数几家公司能做,定量检测能够准确检测出符合要求突变的基因在样本中所含的比例(只有这部分才能被靶向药物杀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高,检测费用也高一些。
突变检测一般使用肿瘤组织(新鲜的或石蜡包埋的都可以,一般手术时医院都会保留相关样本)作为检测样本,也有用血和积液做样本的情况,但由于不是病灶样本,检测效果没有保障。
6临床使用
编辑

靶向药物的临床使用
靶向药物一般单独使用或和化疗药物配合使用。对于已经经过充分临床验证的靶向药物,在临床上可用作一线、二线、三线治疗,而对于新的靶向药物,尽管已有资料表明其有效性,但还未经过充分的临床验证,一般用于二线、三线治疗(即常规化疗无效后的治疗)。靶向药物的使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当临床上已经显示靶向药物已经没有明显效果时(例如连续用药一年后),说明癌细胞已经产生了耐药性,这时应停止使用靶向药物。
目前靶向药物的价格仍高于常规化疗药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靶向药物的推广。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5: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Viola0820 于 2014-6-25 16:13 编辑

据说靶向药吃满10万块之后是免费的,有这个说法么?
刚查了,说是易瑞沙吃满9万块,差不多6个月的药量后,可以申请赠药。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08: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Viola0820 发表于 2014-6-25 15:23
对于这个一期B,一开始掉以轻心了。
昨天看到个帖子,低分化的肺腺癌1期B也是有很大危险的,因为会远端 ...

不能空窗的话,就只有在脑转骨转之前赶快上靶向药了。化疗我爸已经经受不起,副作用明显大了很多。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09: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7月初爸爸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了化疗。但放疗了一次,副作用很大,比前几次的反应都大。而且白细胞降得厉害,之前都没有这个状况。我跟妈妈都认为爸爸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了,更何况还有后面的化疗。出院时CEA指标在4点几,降下来了。
7月中下旬,老爸化疗后休息了一周多,又上无锡101医院去接受放疗了。因为两侧的肾上腺都有肿瘤占位,医生建议先做一侧的,再做另一侧的放疗。怕引起肾脏方面的问题。
7月下旬,回去做检测,CEA又上到7点几了。医生建议说,看病人的身体状况,可以吃靶向药。并且,推荐了凯美纳。又开始纠结吃易瑞沙还是凯美纳,两个要都不便宜。

今天妈妈说爸爸去学郭林气功了,看来硬汉子的爸爸抵不妈妈,还是被说服去了。而且,病友也推荐老爸到上海胸科医院肿瘤中心看看。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4-8-7 08: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
广州中山大学那家不是全国最好的吗?为啥这么近不去看看?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0: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Viola0820 于 2015-3-23 21:03 编辑

吃了3个月的凯美纳,也就是到11月份,CEA指标还是无情地从7点几,上升到20多。医生也不置可否,有用还是么用。11月下旬,本来看到20多的指标,我们建议爸爸还是要入院做治疗,真的不行再次化疗。但是爸爸不肯,因为我们12月21号给他订了寿宴,他觉得有可能自己住院了就出不来了,非得扛着不去医院。爸爸在家想来说一不二,也听不进劝。我们也只能放任自流。倒是12月21日寿宴办完,妈妈才说实话,爸爸最近尿液是酱油色的,眼白也有黄色。于是赶快送院。医生诊断说是胆汁淤积,有黄疸。于是,在人民医院肿瘤科安排了手术,肝部穿刺,接了引流管出来。但是,医生也说,这个管子是没有办法拿下来的了,直到人去了。好吧,我们也寄希望于此,只要病情慢慢控制。但是扫描的结果是,爸爸已经脑转,全身多处转移,特别是腹腔,只是还未骨转。也就是在1月初,医生第一次给了寿命的判断1-3个月。感觉真的如晴天霹雳,让人无法接受。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1: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也就是在2015年1月初人民医院的医生联系了101医院,做脑部放疗,爸爸已经走不动了,所以直接住院治疗。而且,因为凯美纳的无效,101医生又建议换了一种配方做化疗。因为又做化疗又做放疗,本来精神尚可的爸爸,现在又黑又瘦的了。后来,慢慢调养了1-2这周,1月24日那周回家,因为在医院的调养,爸爸的精神好点了。但是,也许化疗住院期间隔壁床的病人有感冒,貌似又传给了我爸,导致我爸化疗之后低烧不断,时而高烧。这个阶段反正就是在好与不好中徘徊。而且,医生在1月份出院前又下评论了,说能不能撑过新年也是个问题。
2月7日那周回家看他,爸爸又瘦了一圈,之前一直有劝他再去医院检查一下。但是,他不肯,有烧就自己偷偷吃退烧药。他还安排了很多的身后事,2月10日左右,总算同意又去人民医院住院了。化疗之后,也总算能赶在2月18日大年夜回家过年。这个新年总算过得还好,他去敬老院看了奶奶,而且,家宴的时候也说不吃的东西要开始吃一点了,酒也开始喝一点了。我们都以为他想通了,也许是因为想看到小二子的出世吧。
不过新年过后,3月初,他的情况就每况愈下了。还是持续38度左右的烧,自己吃芬必得退烧。而且据说晚上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也许是因为右侧引流管的关系不能换边睡,他左边的肩膀经常疼痛。就算靠着安眠药,一晚也睡不了多久。吃得东西也越来越少。160斤的体重,现在只剩了140斤。
3月7日, 送他住进了人民医院,爸爸肝部插管的地方感染了,穿孔的部分一直有留学和黄色的液体。也就过了1-2天,妈妈突然来电话了,说引流袋了都是血,貌似大出血了。幸亏有值班医生在,打了止血针,又上了止痛针。这时候陆培华医生又下了comment,说是爸爸随时会走。虽然有心里准备,但是,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跟妈妈合计着瞒着爸爸在3月15日领了并未通知书买好了墓地,但是没告诉他。也许,他心里知道的,知识我们大家都没有说破。爸爸是何其聪明的人,但是,知道得越多也不是好事。
3月16到3月22日这周,应该是胆颤心惊的一周了。爸爸晚期疼痛的症状越来越明显了,东西也已经吃不下了。每天就是靠挂水,白蛋白,脂肪乳等维持着生命。止痛针也从1支维持24小时,到12小时,到换吃止疼片。由于不在身边,详细的情况没法了解。我只知道,从3月14日那周回家,爸爸的状态基本是坐2分钟就要躺下,躺不了2分钟又要坐起来。总是说肩膀酸涨不舒服,整个人的状态也变得有点迟钝了。3月19日我妈又突然电话我说,爸爸血压低,医生又说随时会走,让我随时准备回家。后来,3月20日,输了300cc的血,貌似血压又回升了,没有那么紧急了。3月21 日我回家,爸爸比上周又瘦了一圈。精神极差,晚期的疼痛已经不是药物完全能控制的了,还是照旧坐2分钟就要躺下,躺不了2分钟又要坐起来。我仔细看看他已经瘦的皮包骨头,握着他的手我就忍不住哭了,这个曾经宽大的手掌现在已经骨瘦嶙峋的。爸爸没说话,但是,我知道他是在跟我做无声的告别。我让女儿也跟外公握握手,女儿不知道含义,但我知道,也许再也看不到了。3月22日,因为要返回上海,上午带女儿又去看了爸爸,他因为吃了止疼药,基本处于昏睡状态。直到此时,我才知道何为真正的目光涣散。就算是在这种昏睡的状态,他还是在不断地呻吟。只是不再坐起躺下,做这种无谓的动作了。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1: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3月23日,跟妈妈电话。其实医生早在1星期前就放弃我爸了,只是还没有下最终的逐客令。其实,目前的状况很矛盾啊。爸爸的状况,如果挂水,还是可以维持1个月左右的吧。但是连医生也说,每天挂白蛋白就是吊命的,没有其他意义。但是,难道真的如爸爸清醒时交代的,带他回家么?回家不挂水,不打止痛针,最后就是疼死。不忍心啊~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6-28 13:03 , Processed in 0.05923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