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clf6019

2006-201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稀里糊涂,活过十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如云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4 12: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没想到老伯又遭遇难题,真是希望老天有眼,莫太残忍。。。
祝一切安好!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8: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南充

谢谢以上各位朋友的关心!

这次检查也是运气不好,昨天早上抽了血,不巧机器坏了,刚才才拿到报告单,托各位朋友的吉言,一切正常。再找医生开点中药保养一下也许会有作用,医生说热敷疗法很有好处,不防一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6-25 23: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00: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南充

感谢南充市中心医院陈旭和任大成两位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今天我满三岁,还得感谢南充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陈旭副主任医师和肿瘤科任大成主任医师,是他们给我带来了第二次生命。
2006年3月初我在一次长途骑车后,左肩一直疼痛加重,虽经多次门诊但都未查出原因,后来于6月12号从一个私立医院作的CT片中发现:左肺上尖部有一个4.5cm×5.5cm×6.5cm包块。
诊断意见如下:
1)左上叶尖后段软组织块影,左下叶背段结节状病灶伴纵隔淋巴结显示,考虑左上肺Ca,伴肺内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建议穿剌活检。
2)肺气肿,肺大泡。
3)右下肺少许纤维化病灶。
还要求在他们医院进行插管注药治疗。
我细读了上面报告,并能过网络搜索,并不认可上面结论,因为我并无上面对应的病症出现,唯一能认可的就只有那个包块。因此谢绝了该医院的建议,而转向南充市中心医院治疗。
6月14日住进了南充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接待我的是心胸外科副主任陈旭,入院后通过医患双方共同商议,作出了一个违反医生常归的决定“不作任何手术前的活检而直接全切一叶左肺的决定”。
人们常说:医院是一个卖方市场,只有按照医生的观点而决定治疗方案,要想超越这一决定,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实。然而陈医生却能耐心地听取了我看法和意见,在对我的病情作了细致的分析后,采纳了我的意见,当然作了一份由我签字认可的协议。通过在院12天的术前观察的各项辅助术前相关治疗,于6月26日通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终于在术后10分钟我便醒过来了。术后经过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我的体重由入院时的48公斤提高到51公斤,于8月4日顺利出院。
这次手术的成功,为我提供了过去三年生存的前提保证,我从内心里感激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陈旭老师和全体医护人员,在此特向你们致以最亲切地感谢。
术后转到了肿瘤科,接待我的是任大成主任,根据我的具体病情和身体条件(因为年岁太高,怕化疗更有损于身体的抵抗力),故采取了局部放疗20次的决定,可就在放疗期中,发现左锁骨靠近食管处出现一个20mm大的淋巴肿块,因而便再增加10次放疗,并重新准确定位,并要求尽可能不要靠近食管,没放几次,果然那个肿块便消失了。
可以说任主任是个出色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并在止痛上颇有研究。对于肺癌术后的保养、锻炼、护理和饮食,具有较深认识。在过去的三年中,几乎每月我都要前去两次向他交流我病情的变化情况,我对他的讨教,他从来都是认真听取,并提出他的看法和处理意见。
我病了,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位主任居然会成为了我的朋友。在过去的三年中,我找他们讨教的次数不下百次,处方也不少开,可就是没有挂个一次门诊号。人们常说:在现实社会中,一切都是从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我相信,因为在“我们的奇迹”(www.51qiji.com)网上,也有不少的事例,他们跟一个医生问诊,少则得化数十元,多则还是数百元。我在想我的这两位主任,难道他们就只识手艺不识银子吗?
在术后的八个月中(2006年8月到2007年3月),癌细胞曾在身体上很多部位发生过转移(比如:下肢水肿、声音嘶哑、体表出现多个肿大的包块、锁骨淋巴肿大、心跳加快到140次/分、体温每天下午增高至39.3度、背部肩部神经极度疼痛),我到我的主治医生那去时,他们除给了讲解饮食、锻炼、心情是战胜病症的三大法宝外,更主要的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只要精神不倒,战胜病魔就很有希望。
三年过去了,我没有吃过一粒抗癌药物,我的体重居然从病前的48公斤,增加到63公斤(已经稳定时间在一年半以上);这三年中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感冒;平时散步的心跳一直稳定在85次以下,静止时保持在70到75之间,唯独外出钓鱼爬坡时心跳会快速增加到120次/分(此时便立即休息片刻)。总之从2007年3月底到目前,身体状况一直保持在稳定当中。能有今天的良好生存质量,是与心胸外科和肿瘤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密不可分的,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和感激。并希望你们能发扬原川北医院(现名中心医院,也是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光荣传统精神——救死扶伤是每个白衣战士的天职。没有你们的尽心尽力便没有我的今天。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00: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南充

致病友:手术三年后的体会和感受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其差异无非是,活在世上时间的上短而已。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年轻人患了这种病后的心里压力,便远远大于老年人,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因为他们还有事业、还有家庭、还有人间的欢乐在等待着他们。所以要要求年轻朋友和我们保持一样的乐观心态,显然是不可能的。虽然从这些病友的发帖中,能看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决心,但终归与我们有较大的差距,这便是老年病员生存时间能较长于年轻病员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病员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我告诉你,我的唯一办法是:积极地寻找精神寄托的方法,把自己的爱好与乐趣放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不管这种爱好的“是”与“非”,先保命才是最重要的),以此来分散自己对病情的注意力。说明白点,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把生存的时间往后拖,只要你能拖过一年,在病情略有稳定些时,你一定要把当自己当成死过一次又活过来了,算着是捡回来了一条生命。这就叫用时间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强迫改变心态,也许第二年更属于你所有了。只要能度过了第二年,下一周期便是五年,活过五年乃至十年的病例并不少见。
第二:我的观点是“坚持与癌和平共处”,而这种和平共处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以它不侵害你的生质量为前题。即或是通过某些检查而发现了一些病情的变化,但它只要不至于造成自身很大的不适,最好还是不要去作较大的治疗动作(凡看过我手术后病情变化与发展过程表的朋友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因为人类对于癌症的认识,与它的实质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甚至于还很有可能是一个盲区,不然为什么没见过哪个权威人士,能对癌症治疗作出治愈的确切定义呢?所以目前普遍认为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便成了世界上公认的最佳手段,然而采用这些最佳手段到底治愈的比例是多少?至今也没有确切的数据报告出来。
时至今日,患了这种癌症的大人物去了,小老百姓也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前者具备了所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手段,也有第一流的专家一刻都不停地在分析、讨论与会诊,还有用不完的钱作坚强的后盾;而后者什么都没有,他们仅靠医保同意支付的一部分钱,在进行着所谓的“治疗”,除了医保所支付的部分外,其它的部分都是从家人嘴里省下来的饭钱在维持着一线求生的希望;与更有甚者他们下岗后连饭钱都没有,同样也在进行着死亡性的挣扎治疗;最为困难的是那些仅靠几付中药,甚至几个民间偏方在那里与生命拼搏着的病员。但他们生存期的延续是间,后者并不全然低于前者。为什么呢?我认为对于癌症的治疗方法与手段的选择,首要的是把病员放在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角度上去,根据病情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否则很可能走上治疗的误区。我的观点是“在还没有证实其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之前,决不人云我云”,况且这种病的治疗还存在着因人而异的普遍现象,在网上也可以看出《相同的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而得不到相同的结果的实例并不少见》。
在《我们的奇迹》网上,也有不少的朋友,并未通过一些特殊治疗,而其生存期超过两年,甚至三年并不在个别,他们正在向更长的生存期而迈进!病友们:勇敢点,未来的幸福生活在向我们招手,只要我们能多坚持一天,希望就大一天,因为世界医学界正在攻克这一难题,我们应坚信,这一天终会很快到来的——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想多活几年。
第三是:加强营养,强迫自己加强锻炼,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当我身体进入稳定期后,我采取的是强迫锻炼,用意志去战胜它,钓鱼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所以只要我能自理时,便把它作为我最大的乐趣,我想把我所走过的地方全都再重复一个脚印,虽然事实上不可能,但作为一种精神支助又为常不可呢。所以我现还是经常要外出(当然路途不会超过30公里),下车后走下坡当然不成问题,但回来时,总会遇到上坡,你总不会赖在哪里不走吧!充其量中途多休息片刻,但还是会被强迫爬上来,不然你就回不了家,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意志与体能的锻炼,以此来增强免疫力,不知能否获得成功,我不敢想像,因为没有我考虑的余地,人生终是要走到尽头的。
其实消耗时间最多的还是在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的学习上,我并不考虑学了这些东西对我有什么好处,但我却把它作为我的最大爱好与乐趣,我满有信心我决不会得老年痴呆症,这也有助于提高晚年期的生存质量——除非发生脑转移。
对于肺癌而言,烟一定不能抽,因为那是烟雾是直接进入肺部,其有害物质会加快病情的恶化。其于食品,我认为应该不会有其大害,大可不必“一日被蛇咬了,终身怕草纯”。因为所有食品一旦进入体内后,都会进行分解而转化为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废物是会被排除体外的。假若你过分去研究食物的的可食性,应该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弄得不好还会适得其反,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第四:我对肺癌靶向治疗用药的认识几乎为“0”,只是在网站上了解到一些知识,至今为止对它的看法,几乎都局限在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的方面作了一定的统计。而最终服用此药后很快将会形成耐药而失效,个人认为:凡要产生耐药性的,应该不属于治疗用药,凡治疗用药就不应产生耐药性。(这仅仅代表个人的看法,朋友们没有批判的必要,认识上的差异往往须要历史来作证)。下面以以特罗凯为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394313.html 从统计资料显示,也仅仅是在延长生命上作了一些统计,其可治愈的概率可能不会高于“七星彩”。服用一种仅能延长区区几个月的生存期的药,与其一个人的有效生存期相比较,实属微不足道。要是再用性价比来衡量更显不值。所以我认为病了的朋友,应当正视这一现实,当其你还有自理能力而经济条件又不许可的话,还不如出去走走看看,把快乐放在人生最后的时刻。也许你还有可能从这条死胡同走出来!因为像这样的事例,在你的周围并不是没有发生过,难道你就不可以真正的创造出奇迹来吗?
第五:以我为例,我是在2006年3月作了一次剧烈的运动后,而发现病情的,要是不是那一次长途骑车,谁知病情会在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当发现时恶性肿瘤已经长大到了4.5×5.5×6.5厘米,可谁又能定论出此包块到底长了多长时间呢?没有。有的也仅仅是估计加统计=荒唐。因为它的生长期,并不像树木一样有着明显的年轮,因为从我当时发病往前数一下,我还是1989年作过体检的,难道这个肿块就不可能从1990年便诞生了吗?要真是那样,我便成了带癌生活了19个春秋,我真的是很幸运了。
有人说,癌细胞的发展是很快的,但我却亲眼所见,从发病到死亡的8个月生命中,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查出癌块来,临去世前只在肾脏上发现了一个1mm的小点,据说这就是原发点,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最后我要对病友说的是:只要你能鼓起勇气,视有病为无病,乐观的过好每一天,不要过于依赖药物,尤其是无根无据的药物,那样只会是百害而无益的。更不要为了自己能多生存几个月,而给家人带来终身的痛。人生一世谁无死,大道理我说不来,我只知道一个理:“为亲人能更好地活而死,才是最幸福的”。
我这三年便是这样过来的。说实话这三年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个家庭出现两条走向死亡边缘的生命,一个是生命早已进入倒记时,一个是给钱买命,要不是网友们对我给予了我大力支援,才留住了女儿的生命。否则,可能我的精神早已崩溃,而去了极乐世界。这就是事实,千真万确的事实!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都会时刻怀念和记住这些好心的朋友!
用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本文:“生死由命,宝贵在天”最为恰当!

为了朋友们能对我病情发展的具体情况有更详细的了解,现再次重发出来.查看时,先在图中点左键,然后滚动鼠标滚轮调整大小,便可看清了。

[ 本帖最后由 clf6019 于 2009-6-26 21:1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00: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南充

致病友亲属们的几点建议

谁家的子女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而父亲却是拉着子女长大的一条牛,老婆是老公的最爱,而老婆更愿以自己的生命去换回老公的生存,这种亲情绝对无可非议,我非常理解。然而在千真成确的事实面前,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所以对亲人的报答与感恩便占据了你整个心灵。
但事实终归是事实,谁也不可否认是目前治疗肺癌的医学手段,还远远没有达到成功的水平,我想说的是: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并无高低贵践之分。正比如一场大地震来临时一样,生死并不按照个人意愿而转变。大人物、小人物、富豪者与贫穷汉都遭受到了相同的命运,只有那些幸存者才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而对于癌症与之相比却还具备一定的选择余地,关键是在于你所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适合于你亲人的自身体质及免疫状况,选对了,或许再活十年八年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一旦选错了,带给你的将会是终身的后诲。病急乱投医的办法绝不可取,有必要奉劝各位朋友一定要相信科学,虽然在目前来说还很不完善,但必仅检测手段还是先进的可信的。至于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却存在着很大的离散性,即或是相同的病例而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也很难达到相同的后果,这些都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给我们治疗上带来了很大的变数。恕我直言上面那句“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并无高低贵践之分”的下半句即是“凡患了这种病的人,非正常死亡都将是我们的最终的结局”(起码目前是这样),所不同的仅仅在于生存期的长短而已。
此时此刻我们最需要的,并非是要延续多长的生命,而是要求能提高生存质量,不至于在痛苦中苦苦挣扎。更不需要亲人们不断地把大把大把的银子,白白地送给那些把我们弄来作实验品非法群体。而是认准一条能解除我们痛苦的治疗方案,并沿这条路一直走到尽头,只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再承受病痛的折磨而静静地离去,那将是一种最大的幸福,我相信你们的亲人与我的想法必将心灵相通。
我深知你们出于对亲人的爱,怕错过所谓治疗的最佳时期,而采取最积极的治疗手段,想尽最大、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把亲人从死亡边缘上拉回来。因而不少的朋友便采用了,从手术到放疗,再从放疗到化疗,最后又转向了靶向药物治疗。与此同时还从服用民间单方到最贵的中草药,乃至于连保健品都用来当成了治疗癌症之必需品,可是换回来的未必就是好的后果。对于这样一种治疗的途径,不但不能把亲人的病情减轻,很可能还会一天一天地加重,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对癌症的认识还很不了解,而选择了不合理的治疗手段,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事实,多半则将铸成终身大错。所以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首先是不要一抓就是一大把,物极必反的道理朋友们比我多得多。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尊重亲人的意见,切忌一意孤行。
亲人们他们虽然希望能多活几天,但他们并不希望你们化去全部积蓄,还欠上大量债务去换回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这便是亲人们对你们的爱。因为你的亲人,在他离开后,希望你们能更好的活着,这才是他们的最大心愿。虽然亲人的离去,但他们绝无怪罪之意,因为你们已经尽力了,你们也没有必要感到自责,病不能治,并不是你们的错。在这里我想斗胆的说一句:或许是因科学的进步而带来了发病率的增加,而相应的预防、治疗与手段没有跟上前者而带来的恶果。(也许我的这种看法,会遭遇到很多“内行”的反对,这并不奇怪,在一个事物还没有完全被认识之前,总会存在着极大的分岐,很多科学家不都葬身于永动机之下吗?更何况对人体这个复杂的机体研究,谈何容易。在这里我想提问一下那些“行家”对电磁波的认识能有几何?亚音频能造成多大的危害?中频炉可轻易将钢铁加热到Ac1线的温度以上……鸡蛋可以做到内熟外生,难道它不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变异吗?还有更高深的宇宙线在等待着人类去研究和探讨,希望医学工作者也能去了解一二,或许对于攻克癌症更有帮助)虽然如此,但我们一定要坚信科学的进步终会战胜它,未来在你们身上发病的概率将会与日渐减,最终将会被消灭一定成为必然。
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想在那些不正规的治疗道路上创造出奇迹来。能手术的一定不要采取放疗,能放疗的一定不要采取化疗,伤害性的过度治疗不会有好的结果。那些大人物,你说他们能缺什么,为什么也同样在不长的时间里,而丢掉自己的生命?其实截今为止,癌症的病情与病理,人类对它的认识还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而病情的起因认识也不尽相同,这便是癌症难以治疗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所以我们不可强求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只求在病中能尽可能的减少病员的折磨和痛苦,则此生足也。大人物既然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又何必强求呢?我们与他们能有几多相比之处呢?既然他们都去得,我们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呢!
愚兄认为:在亲人生命的最后时刻,你们还是多把精力投放在与亲人的沟通上,给他们安排好每一天生活,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时时刻刻都在幸福之中渡过,只要能保持亲人的心情,我想他们的生存期很可能会长于难治的痛苦期。或许奇迹将会在不少亲人中发生。这也是我最为现实的观点。
上面有些话也许主观了一些,欢迎批评与指正,但我对得起我的观点,因为我的出发点是好的。
最后一句还是引用:《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来结束此帖吧!

点评

非常非常赞同您的观点,我也正在这样做。继续看您的文章。  发表于 2015-6-30 18:13
世界上还有如我意见如此相同的人啊!甚幸!  发表于 2015-1-9 19:54
字字入心啊!曾与母亲深谈,她也直言更希望带着生命的尊严和爱离开,而不是在冷冰冰的急救室挣扎,苟延残喘。曾疯狂的准备筹钱,势要拼到最后,最后发现,钱在病面前只是符号。不如母亲开心每一天来得实在,大伯加油  发表于 2014-12-6 00:49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6-26 00: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尾
恭喜老伯,手术后成功渡过了三年!
谢谢老伯给我们的帮助和鼓励!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6-26 06: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铁岭
恭喜老伯,手术后成功渡过了三年!
  “在亲人生命的最后时刻,你们还是多把精力投放在与亲人的沟通上,给他们安排好每一天生活,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时时刻刻都在幸福之中渡过,只要能保持亲人的心情,我想他们的生存期很可能会长于难治的痛苦期。或许奇迹将会在不少亲人中发生。这也是我最为现实的观点。”
   您的帖子给了我们最大的鼓励、信心,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来创造生命的奇迹。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5-7-5 07:05 , Processed in 0.0938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