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阿孟的妈妈

癌症自助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00: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第八章 癌症患者的身心照顾

第一节 身体照顾

一、疼痛

1、  什么是疼痛?

国际疼痛研究会1986年把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地感觉和情感经历。80%的癌症末期病人都会有此症状。疼痛是很主观的,因此要相信病人真的感觉到疼痛,应避免曲解病人的描述和表现。

疼痛会赵成严重的危害,各期癌症病人都应接受止痛治疗。各个临床期别的癌症病人都有可能出现疼痛,而疼痛对他们造成的危害是相似的。癌症疼痛不仅使病人感到难受,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影响。例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失眠、焦虑、恐惧、抑郁、不愿与人交往、各种生理功能减退、活动能力下降、对生活和治疗失去信心等。疼痛对身体、生理和心理方面造成的损害,不仅明显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治疗的实施和效果。部分病人因疼痛未得到满意控制而失去耐心,甚至放弃根治癌症的机会。

对于各种癌症病人的疼痛都应该积极治疗,疼痛治疗可减轻病人的痛苦,还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癌症治疗的顺利完成。抗癌治疗本身能控制疼痛。但止痛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根治性抗癌治疗显效前,也有必要积极进行止痛治疗,以使抗癌治疗能顺利完成。此外,对于已失去根治性抗癌治疗机会的病人来说,止痛可能是部分病人唯一可接收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止痛治疗可使肿瘤病人在无痛状态下长期带瘤生存,争取治疗时间和机会。

2、  疼痛的原因

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外,尚有癌症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精神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大多数疼痛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

3、  治疗癌痛的目的

治疗癌痛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缓解疼痛所引起的痛苦,因为癌痛可限制活动、减少食欲、影响睡眠、加重患者衰竭;二是缓解、减轻心理负担,减少因癌痛引起的孤独、焦虑、忧郁、恐惧、绝望甚至轻生的思想,增强治疗信心,从而延长生命。

4、  癌症止痛的用药原则

1)按时给药

2)按阶梯给药

3)口服给药为主(无损伤性给药)

4)剂量有小到大,根据止痛疗效确定

5)个体化给药

5、如何区分疼痛程度

1)轻度疼痛:一般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2)中度疼痛:常为持续性疼痛,睡眠已受到干扰,食欲有所减退。

3)重度或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睡眠和食欲严重干扰,晚间入水困难,疼痛加剧。

6、何为WHO癌痛药物治疗三阶梯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癌痛解除计划”向全世界推荐了一种三阶梯方案,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即轻、中、重度疼痛分三阶梯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加以治疗。所谓止痛药就是指那些具有缓解疼痛作用的药物。这种止痛作用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不能去除引起疼痛的原因;但又不能否认,止痛药在癌性疼痛的止痛上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药物治疗上,癌性疼痛常用的药物有两类:一类是非麻醉止痛药,在一般药店可以直接买到;另一类是麻醉止痛药,需要医生特殊的处方才可以得到。麻醉止痛药主要用于中度和重度的疼痛,止痛效果明显。

第一阶段为非阿片类药物加减辅助药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

第二阶段为弱阿片类药物加减辅助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

第三阶段为中、强阿片类药物加减辅助药物(如:吗啡、美施康定、多瑞吉)

7、阿片类药物用于何种疼痛,它有何有缺点?

主要用于治疗中度之重度癌痛

优点:镇痛性能强,剂量易于调整,它对躯体和内脏疼痛都有效,对持续性钝痛的效果优于间断性锐痛,可消除由疼痛引起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缺点:由药物依赖性,即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权衡得失,如合理使用,利大于弊。

8、服用阿片类药物会不会上瘾

通常是不会的。“成瘾“是指以来麻醉性药物来麻醉自己,满足生体、情绪以及心理上的需求。使用麻醉性止痛药来控制疼痛是基于疼痛的原因,无论病人使用多大的剂量或频繁地使用,都及少上瘾。

9、阿片类药物有那些用药途径

以口服药物为主要途径。当病人病情恶化不能进食时,或由于呕吐暂时不能进食时,可用直肠给药或者透皮贴剂给药。

10、应用阿片类药物直通有那些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头晕、排尿困难、嗜睡。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呼吸抑制。最令人担心的是“成瘾性“问题。

不良反应的处理:

(1)便秘:首先要预防性的给药通便。当病人决定用阿片类药物长期止痛治疗,就要同时给予通便药、缓泻剂等。如:麻仁润肠丸、果导片、番泻叶等。同时,嘱其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适当多饮水,保证大便1-2天一次,不干燥。如已出现便秘,要给开塞露药或灌肠处理。

(2)恶心、呕吐:一般为一次性的,3-5天可逐渐耐受。如果在此期间,恶心呕吐严重,可予对症处理。如给予胃服安、氯丙嗪、vb6等药物治疗。

(3)排尿困难:从小计量开始可以避免。一旦病人出现尿潴留,可给予一次性导尿或注射一次新斯的明,然后,嘱其定时排尿(如4小时排尿一次)

(4)呼吸抑制:是阿片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很少发生。因为对于呼吸抑制本身存在耐受性。一旦出现,可给予1/10的纳络酮静滴拮抗治疗。

(5)成瘾性:是最令人担心的不良反应。首先必须严格区分成瘾性。国内外大量临床应用经验表明,用吗啡等治疗癌痛,成瘾者极其罕见。

11、为什么癌痛治疗不能使用杜冷丁?

因为杜冷丁在体内代谢产物是“去甲哌替啶”,这种物质没有多少镇痛作用,但在体内代谢的半衰期很长(13-18个小时),如果长期应用,其代谢产物会在体内蓄积,引起神经毒性,轻者可引起烦躁、焦虑、肌颤,重者可致癫痫大发作。除此之外,杜冷丁镇痛只是吗啡的1/8--1/10,注射使用有效时间短,只有2.5-3.5个小时,反复注射可使局部组织硬化、发炎、易成瘾,且不符合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9 18:56:43编辑过]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00: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QUOTE:
以下是引用miss_mjl在2008-8-12 21:23:43的发言:
我打字也可以,只是不知怎么帮,是要自己买本书吗?

这本书不太好买,有好几个病友委托帮他们买都没有买到,如果有病友能买到可以给大家一个信息。

另外,如果miss有传真我可以给你发几节过去。谢谢你的帮助。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9: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第二节  心理照顾
  一、 宽心秘诀
  1、 癌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关
  主要是不良情绪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在健康人的体内,虽然正常细胞也存在着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的可能,而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在这些细胞增殖之前,及时地将它们破坏和消灭。但是,如果人的情绪或其他心理因素长期不好,则会降低体内的免疫功能,从而对癌细胞的肆虐束手无策。
  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保持豁达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绪,培养健全的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是非常有用的。诚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州立癌症研究所所长约翰 卡茨伯格所说:“如果人们从儿童时期就会克服紧张心理的话,癌症的发生就会相应的降低。”
  2、 认识情绪的本质
  当疾病来临时,我们会有许多的感受、想法及行为反应,其中情绪与生理、思想、行为等密切相关。如果情绪处理得当,我们便能拥有面对压力的能力,反之则可能产生伤害自己或别人的结果。
  ① 情绪是发自内心、属于个人主观的感受。因此,面对同样的压力时,有些人会难过得不得了,有些人却只有淡淡的哀愁而已。无论如何,对当事者而言,情绪都是真实的,并无好坏、对错之分。
  ② 情绪会影响行为表现。生气时是大声说话、不耐烦。高兴时眉开眼笑,都是受情绪影响的行为表现。
  ③ 情绪常是暂时的。情绪会经疏导或其他因素而减轻,而未经疏导情绪则可能压抑或转移,长期累积下来容易伤害自己或别人。
  ④ 疏导情绪的方法:语言表达、写日记、哭泣、大笑、听音乐、做运动、看电影等。
  ⑤ 常见的压抑情绪——忍着不哭、明知伤心却强颜欢笑,这样通常会使自己消耗更多心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也就更萎靡了。
  ⑥ 转移情绪给别人,如生气时对别人产生报复心、内疚时过分弥补他人、受伤时过分依赖,都是将未处理的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往往造成关系破坏,使自己更难过,陷入恶性循环中。
  ⑦ 较好的处理情绪方式:先辨别内心情绪,再用一种不会伤害自己及别人的方式宣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重新拥有生活的动力。
  3、 如何克服烦闷的情绪
  烦闷是现代人带普遍的一种“常见情绪”。在这种心境下,人好像对自己作的一切作为都不能认定其积极的意义所在,因而表现出时而想干这个、时而又想干那个、时而什么都想干、时而又什么都不想干的无序状态,发致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产生烦闷的最直接因素通常有两个: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或者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值得。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工作最容易开心。这是因为工作本身虽然常常不能直接给人以乐趣,但工作的性质却使人们要面对或参与一种具有挑战性并带有技能与技巧的活动,于是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烦闷的情绪就必须从自己的工作着手,在其中倾注自己的热情、责任心与智慧,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充满挑战性与刺激性的活动。
  当然,可能有不少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仅需要自己部份的智力、精力或能力。当人的才智超出了工作的需求,他就会感至烦闷。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可以设法使自己的能力与工作要求相符,或者干脆改换单位去做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总之,人需要通过从事自己所热爱的工作来发现、证明、创造自己,充分动用自己的心智、扩展自己和潜能,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消除烦闷的情绪。
  同样地,在业余生活中要把自己的业余爱好及活动当做本职工作一样来对待。现在有不少人,业余生活安排得单调枯燥,回家后就以看电视、读小报、闲聊来消磨时光,久而久之难免会感到乏味无聊。因为人们不能总是从旁观别人的生活中获得乐趣,那样的话他必将丧失生活的投入感与参与感,其结果往往是别人生活得越辉煌灿烂,就越觉得自己生活得渺小空虚。所以在业余生活中,人们同样应该具有一种积极的、富创造性的和挑战性的精神,使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4、 如何解除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与因连续工作而致使肌体能量消耗的生理疲劳不同,它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伴随着肌体生化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心理疲劳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对于产生心理疲劳的性质,轻者出现厌恶或逃避工作、学习、生活的症状,重者还可出现抑郁症、神经衰弱、强迫行为以及诸如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改变的现象。
  产生心理疲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学习、工作过量。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国快及高度度竞争性,尤其是青年人害怕在竞争中失败,由此导致心理的紧张与疲劳。此外,繁杂的信息轰击、住房拥挤、噪音、工作条件恶劣、疾病、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事业遭到挫折等等,也都是诱发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
  要解除心理疲劳,人对自我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估计和要求。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过急,凡事要讲求一个适度,根本办不到的事不要硬拼蛮干,避免长期负荷运转。
  若心理疲劳是由于工作过于单调机械所致,这说明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把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使自己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改变工作的性质,或者去另谋职位。
  对于心理疲劳,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通过各种富于强烈情绪体验的活动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内容,如散步、看电影、聊天、读书等,避免因从事的活动过于单一而产生单调、消极的心境。
  5、 如何消除烦恼
  生活中的烦恼会给我们带来哀怨、惆怅等不良情绪,消磨生活的动力。当它苦苦纠缠我们的身心之时,我们应毫不犹豫地采取一切有效的行动,将其立刻“驱逐出境”。
  我有一位朋友,每遇生活压力或挫折时,就去看电影,而且他选择看的电影全是些“苦戏”和“悲戏”。他说:我选择特别伤感的片子,可以大哭一场,哭完后心中的郁闷和烦恼就一泄而光。其实,人想哭的时候,就应该尽情地哭出来,因为眼泪会将苦恼冲淡。
  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心有不快之事时,或登高远望,或海过凝思,或到大森林漫步,常常会有解除烦恼的神奇效果。确实,当我们昂首仰视浩渺的宇宙时,当我们居高俯瞰大地时,心灵往往随之坦荡了、宽广了,人世间的那点恩怨喜乐在这广阔的空间中是那么微不足道,仅值一笑而已。
  “一吐为快“可以说是消除烦恼的好办法。可以找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一张纸发泄一通,这样心情会舒畅许多,没过几天烦恼就烟消云散了。
  6、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的标准
  古代先贤没有明确指出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标准,但是我们可以从古人丰富的养生思想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养生方法中基本上都包含有“养心”的内容,通过分析这些养心方法,我们可以总结出古人心目中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 经常保持乐观心境:“心恬愉为务”,“和喜怒而安居处”。
  ② 不这物欲所累:“志闲而少欲”,“不惧于物”。
  ③ 不妄想妄为:“谣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
  ④ 意志坚强,循理而行:“意志向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
  ⑤ 身心有劳有逸,有规律地生活:“御神有时”,“起居有常”。
  ⑥ 心神宁静:“恬淡虚无”,“居处安静”,“静则神藏”。
  ⑦ 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乐其俗”,“好利人”。
  ⑧ 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
  ⑨ 涵养性格,陶冶所质,克勤自己的缺点:“节阴阳而调刚柔”。
  7、 西方心理学家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的4个标志:
  ①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 有幸福感。
  ④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的效率的生活。
  8、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 力争自我的成长
  ② 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③ 人生观的统一
  ④ 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
  ⑤ 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⑥ 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9、 心理学家马斯洛等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 充分的安全感
  ②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③ 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④ 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
  ⑤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⑦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 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
  ⑨ 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⑩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二、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医疗上越来越重视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有利于恢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整。人的精神情绪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于肿瘤的治疗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照顾不仅要重视身体照顾,而且也应该重视心理照顾,通过心理调节促进病人的健康。
  1、 心理照顾的重要作用
  ① 帮助患者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环境,为身体疾病的治疗创造的利的条件。
  ② 帮助患者克服对疾病的各种消极思想,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 对于以心理因素为主的关系,有利于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2、 癌症病人常见的情绪表现
  部分病人获知自己患上癌症时,会感到彷徨、不知所措、心情混乱及情绪起伏不定。常出现的情绪有:
  受惊和不相信:不相信!这不可能是真的。
  恐惧和不安:我会不会痛?会不会死?
  否认:我没事,我没有生癌。
  愤怒:为何偏偏选中我?为什么偏偏要现在发生?
  埋怨与内疚:如果我没有……就不会生癌
  怨恨:又不是你生病,你怎么知道其中的痛苦。
  退缩和自我孤立:别理我,我不医。
  情绪的反应因人而异。情绪没有对错,情绪是患者适应癌症过程中的一部分,这并不表示应付不了癌症。伴侣、家人和朋友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感受,在适应期间与患者一样,需要不断的支持和指引。应向医务人员求教,在他们的指导下正确地认识癌症,学习如何应付。
  3、 症病人的心理调整
  对“癌症”这个可怕的名词,人们总是带着误会和恐惧。癌症患者心理上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人生目标中断,容貌发生变化,以及身体上倦怠、异味、疼痛等,都可能引起他们不安、恐怖、压抑、不快感、痛苦等。癌症患者所具有的不安、恐惧、压抑等心理变化,存在于接受诊疗之初,贯穿于检查、治疗、康复、晚期甚至病危的各个阶段。
  几乎所有刚刚患癌症的病人,最大的忧虑就是——我会不会死?即使癌症难以完全治愈,但现代的医学治疗可以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减轻痛苦和控制病情,不少病人几乎可以过正常的生活。
  会不会很痛?我受得了吗?能治好吗?也是常见的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会给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多与医生谈论这些恐惧,他的回答及所提供的资料可以使患者减少顾虑。往往对疾病的认识越多,就越能帮助患者安心;与家人及朋友谈论自己的感觉,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担忧。
  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疾病,也不愿意接触有关“癌症”的任何资讯,这是部分病人面对癌症的方式。对渴望与患者分担忧虑的家人和朋友来说,这种方式可能令人难堪。但是时候,反而是患者的家人、朋友不大愿意谈及患者的疾病,他们表面上忽视患者得了癌症的事实,尽量少谈甚至避免谈论患者的病情,认为这样会减少患者的焦躁。这可能反而会使患者觉得自己在孤军奋战。
  愤怒、怨恨和烦躁是可以理解的,患者可以把一切不满发泄到亲人、好友身上,不必对愤怒的想法或者不稳定的情绪感到内疚,他们会了解患者的愤怒不是针对他们而是针对患者的疾病。当患者的怒意消退后,可在适当的时候向他们解释。
  治疗后,仍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去面对情绪问题。病人不但需要接受患癌的事实,还要应付癌症治疗对身体所带来的副作用,甚至癌症已经扩散的事实,尽管其中有些病人原本以为自己的病已经治愈。即使自己感觉对疾病应付不了,也无须感到失败和悲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尽量多休息,多与其他人分担自己的感受,使他们更容易伸出援助之手。
  个性特点有情绪也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意志坚强、胸怀开阔、性格乐观的人,其疾病发展较慢,疾病的预后较好;心胸狭窄、多愁善感、长期紧张、抑郁、焦虑的人,往往疾病发展较快,预后较差。因此,即使获知自己得了癌症,也不要整日愁眉苦脸,怨天尤人,长期郁闷在心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吐为快,把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就会心情舒畅。要热爱生活,保持心情开朗、乐观、以坚强的意志战胜病魔。
  4、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肿瘤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状态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对癌症康复至关重要,是癌症患者战胜癌魔、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一个人如果精神上有了癌症,对机体的侵袭。反过来,一个人如果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战略上藐视癌症,战术上重视癌症,那么他就能够成为癌魔的战胜者。
  ① 科学地看待癌症,坚信癌症可以治愈。随着科学的进步,治癌的方法层出不穷,“癌症≠死亡”已经成为现实。癌症是一种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癌症病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采用多学科综合疗法,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多数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许多研究表明,凡能正确认识癌症,保持良好心态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因此,癌症患者要坚信癌症可以治愈,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去战胜癌症。
  ② 克服恐惧,排除消沉,减轻精神紧张。许多癌症病人确诊后,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癌症,表现出消沉、恐惧、压抑、痛苦、孤独、绝望等不良的负性情绪状态。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负性情绪状态下,就会使机体的“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进入负面调节,免疫功能急剧降低,加速肿瘤恶化。因此, 要对患者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调整,使之正确对待不良的生活事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患者可以通过读书、散步、聊天、赏花、听音乐等各种方法放松自己,改变紧张、恐惧的精神状态。
  ③ 保持乐观情绪。癌症患者以坚定的信念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是向癌症挑战的关键。家属的关心、体贴、鼓励、厚望对患者情绪调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鼓励患者有意识地寻找乐趣和培养多种爱好,知足为乐、助人为乐、宽容为乐、自得其乐,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和乐观开朗的性格。
  5、 心理照顾的方法
  ① 倾听与交流。病人一系列痛苦都会使心理负担加重,家属及医务人员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在交流上,尽可能保持客观冷静,帮助病人逐步理解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动机和症结,适时进行卫生宣教工作。介绍疗效显著的病友与其交谈,增强其信心;介绍阅读有关书刊和宣传小册子,耐心讲解疾病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副反应及应对措施。如放疗引起的肤色改变或化疗引起的脱发,如果病人了解脱发、肤色改变只是暂时的现象,就可消除因此产生的不安。
  ② 尊重病人的个性和人格。深入了解病人的性格特点,尊重病人的需要,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 减少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创建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促进病人的康复。
  ④ 引导病人用写字、画画、听音乐、种花等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和健康情况的忧虑。
  ⑤ 家属应了解一些癌症及其康复、饮食等方面的知识。
  6、 放、化疗病人的心理照顾
  ① 对癌症病人的真实病情要适度保守秘密,以免病人过于紧张与恐惧。对已经知道自己患癌症的人,应给予科学的解释、安慰与鼓励,使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
  ② 对消极失望的病人要分析原因,做好心理上的安慰,做好心理调整与生活指导,排除不利于治疗的有关心理、社会因素。
  ③ 要及时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抓住时机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特点、放化疗的作用和副作用。通过帮助病人了解治愈的病例,激发病人以乐观自信的心理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让病人从悲观失望中解脱出来,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④ 病人周围的人要关心体贴病人。亲人情感的微妙变化,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如果亲人对他关心体贴,病人的悲观情绪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反之,病人悲观心理会加重。因此,对病人亲属的动员工作是扭转病人悲观心理的关键步骤。
  ⑤ 在医院,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⑥ 为病人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静优雅、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窗台上放一此花草,陶冶病人的情操。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利于病人身心休息,促进病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增强病人心理治疗效果,使病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7、 终末期病人的心理照顾
  ① 终末期病人常出现一种害怕被人冷漠和抛弃的孤独感,这时病人身边应有亲人陪伴。重视病人的微小愿望,尽可能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要求。这是对病人的最好的心理支持。
  ② 鼓励晚期病人尽量起床活动,不可过早地卧床不起,使病人在自理中得到自尊和自信。当病情迅速恶化,病人会出现愤怒和绝望的情绪反应,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应多给予关心,并注意防止发生意外。
  ③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对病人的支持,并以自我饱满的情绪来感染病人,增强病人的耐受力,减轻其疼痛及各种不适,使病人感到信任和安全。
  ④ 观察了解病人的言行举止,合理安排病人生活,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与病人交谈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
  ⑤ 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⑥ 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注意病人的卧位,防止发生褥疮。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⑦ 注意安排病人饮食。定时、定量,适当并有规律地补充调节,给予流食,如高热量(蛋糕、牛奶、酸奶)低盐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肠胃通畅。
  三、 患者家人的心理调节
  当我们身边有亲人不幸患上癌症,心情难免会有起伏。我们要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需要时可以向亲朋好友倾诉,并且在适当时宣泄自己的情绪,因此即使哭泣也是自然的。保持一定的休闲活动,让自己放松,或找时间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找出自己对生命的诠释,皆是心理调节的方式。万一发现自己不对劲,陷入情绪低潮而无法自拔,或有任何不能理解的状态,则应求助于专业人员。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9: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第三节  临终照顾
  一、 期癌症病人可能有的情绪反应
  当病人知道自己生命有限,面对死亡的压力时,往往会产生害怕、焦虑、惊吓、不相信、生气、否认事实、讨价还价、希望或绝望等情绪。因个人生活体验、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病人而言,这些情绪都是真实且重要的体会,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慢慢地,他们会逐渐发现面对各种情绪的处理方法,并了解自己的处境,找寻面对事实的力量与解释,甚至部分病人会积极面对压力,让情绪由混杂转为单纯。此时只要不伤害自己或他人,应允许病人伤心难过。
  如果病人想要和我们讨论与死亡相关的事情,表示他们已准备面对死亡威胁的事实,即病人主观认定自己能接受死亡,而不是旁人判断其能否接受死亡。
但是这些现象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压力,能非常镇静且理性地做决定或交代后事。因为死亡如同一道强光,相当具有威胁,与其逼迫他们面对,不如让当事者用自己的方法及步调去理解和体会,旁人无须给予太多的压力。过多的建议及引导可能反而使当事者更害怕、退缩。
  二、 家人如何面对临终病人
  ① 不建议,不批评。
  ② 尽量体会他所处的情境。
  ③ 了解他面对死亡的态度
  ④ 与他讨论其他所期待的事情
  ⑤ 依照他的意愿和步调给予支持与鼓励
  ⑥ 保证他任何心情都能与我们分享
  ⑦ 告诉他即使想哭或想宣泄情绪都是自然和正常的
  三、 如果家中还有年幼的孩子,家属该怎么做
  孩子是用他们自己和眼光来看待死亡的,所以会不停地猜测并且好奇为什么会发生。大人往往认为小孩子不懂,而避免与他们谈论或干脆隐瞒。
  事实上,孩子是用大人给予的信息,架构他们自己的结论,而且孩子会记忆大人的情绪反应,如看到大人偷偷地哭,便会认为哭泣是应该要躲起来。孩子有时会自责是否因自己无知或犯错,而使得亲人死亡,因此可能出现奇怪的行为,如自责、自怨等,长大后也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无论如何,教导并给予孩子适当面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
  1、 正确而适当的信息
  如果告诉孩子亲人是到很远的地方旅行,孩子会害怕旅行,并且认为一旦去旅行就会一去不回;如果告诉孩子亲人只是睡一个很长的觉,孩子会害怕睡觉后像病人一样睡不醒。所以要和孩子说明死亡是一个人的身体停止了动作,不会吃、不会喝、不会有快乐伤心、不会感觉痛苦,也不会再醒来。
  2、 保证
  孩子往往会在亲人(尤其是父母)过世时感到不安、被遗弃,甚至认为是自己做错事而被惩罚。有的孩子也会装作若无其事,怕让大人担心。事实上,孩子此时非常需要大人的保证,告诉他们,大人对他的爱不会改变。
  3、 示范情绪的分享,并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听孩子倾诉,并且和他们一起哭、发泄,会让孩子感到安全。但孩子情绪易平复,所以也要接纳他们像平常一样的游戏嬉闹。鼓励孩子表达情绪的方法不一定要用语言,画图、扮家家酒、唱歌等都可以。不强迫孩子哀哭,孩子不流泪不一定就代表不哀伤。最好表示出自己和他有同样难过的情绪,让孩子不觉得孤单,并尽心照顾他们。
  4、 在正确、安全的环境下与孩子讨论
  和孩子一同说故事、回顾逝者、看照片遗物,会让孩子有机会抒发情感。尽量维持日常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不至于无所适从。教导孩子时不要用生病或过世的亲人来责骂孩子,例如:就是因为你不乖,所以他才不要你了!
  四、 临终的表现
  家人通常会担心无法处理病人的突发状况,尤其是在家休养或临终病人的家属,会特别忧虑病人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因此,家人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即将面对病人病情恶化的事实,应主动询问医护人员可预见的情形有哪些,好让自己有所准备及调适,避免慌张和措手不及而导致遗憾。
  要预测一个人死亡的情况是极困难的事。每个病人会依个别或疾病状况而发生不同的征象与过程,但还是有一些应注意的征兆,可帮助家人适当地进行处理。
  1、 临终时的表现
  病人可能会很安详,犹如睡觉一般,静悄悄地过世。但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形,如肺癌的病人则有可能因内出血而形成吐血现象、排出大量黑色糊状或暗红色大便等。
  2、 濒死的征象
  有些人会神智一直清醒,有些人却渐进地昏迷或迷糊、不安等。此时病人通常脑部缺氧、知觉迟钝并极度衰弱,因此睡眠时间越来越长,且不易叫醒,对于时间、地点、人物会混淆不清,或躁动地翻来覆去,看到一些幻影,这些都是血液循环衰竭所导致的现象。这时家人不用太紧张,可请医生适当使用一些药物使病人从躁动中安静下来。
  由于神经肌肉失去控制的能力,大小便容易失禁(最好勤换尿布,保持病人舒爽)。手、脚、皮肤渐渐冰冷或微呈紫蓝色。有时全身冒冷汗、盗汗。呼吸减慢,有时一下深、一下浅地张口呼吸,或不规则地有数秒钟暂停的现象。有时会因呼吸道分泌物缺乏水分滋润而较为粘稠,积在喉咙或气管产生吵杂的呼吸声(此时不要帮病人抽痰,因为即使抽也抽不出来,只是增加痛苦;仅需将头抬高30度,每5∽10分钟变换病人躺卧的姿势;有时药物也可以减少这种声音),同时心跳逐渐减慢,变弱或加快成丝脉,脉象会变得很细微。
  3、 大出血
  家人需保持冷静,并陪伴在旁。无论是口腔吐血或其他地方出血,先协助清洁,保持干爽,最好不要让病人看到血,以避免病人惊慌害怕。此时伴随而来的可能有血压下降,这也有可能是临终的征象。
  4、 昏迷
  家人仍需注意病人的需要,例如以水注唇、保持口腔湿润,协助病人翻身或转动、维持舒适的姿势,随时清洁便溺物、使皮肤干净清爽等。病人虽然昏迷,但适当的触摸与声音(音乐)可以安慰病人。通常病人仍有听觉,家人可尽量和他说说话,如告诉他谁在身旁、大家都非常爱他等。
  5、 不吃不喝
  病人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衰竭,会愈来愈没有食欲。不必强迫病人吃东西,因此即使进食也无法消化吸收。水分则需适量地给予,但接近临终会连水分也无法吸收。此时不必打点滴,因循环衰竭,打针不能被吸收。总之,顺其自然,以病人舒服与意愿为首要的目标。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8-9-4 21: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谢谢,,拜读了,,受用!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8-9-5 16: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辛苦了,阿孟的妈妈,谢谢!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8-9-21 09: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非常感谢您!感谢奇迹!你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8-11-4 10: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认真阅读中!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12-24 20:45 , Processed in 0.0633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