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妈妈,75岁。最初发现肺部异常是在2009年的5月,CT印象是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内前段见片状磨玻璃密度阴影,边缘不清,2cm。
2、病理类型、初诊结果(分期及转移情况等)妈妈不知病情,没做病理,不知分型,考虑是支气管肺泡癌,属于肺腺癌。2016年1月CT显示右肺下叶两处结节影,内见点状低密度,周围见毛刺及分叶,大小约2.9×2.8cm,双肺内散在片状磨玻璃密度及条索影。同年8月体感不好,9月CT显示已经脑转移,有水肿面,走路缓慢拖地,特别爱睡觉。9月18日开始服易,15个月后CT显示主病灶增大。疑似局部耐药。
3、是否手术:否
4、基因检测结果(如有,可附报告):无
5、治疗过程简述:妈妈最初发现肺部异常是在2009年的5月份, CT印象是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内前段见片状磨玻璃密度阴影,边缘不清。双肺野散在多发,大小不等磨玻璃密度小结节灶,边缘不清。呈随机分布。右肺上叶前底段见一囊状透光区,壁光滑锐利。气管及支气管通畅。纵隔内间肿大淋巴结钙化灶。心脏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扫描见肝脏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到沈阳医大二院影像科给出的CT印象是两肺散在小结节影及小磨玻璃密度影,纵隔淋巴结钙化。右上肺囊肿。怀疑是肺炎或转移病变。医大一院胸外给出的是肺周边结节影,2cm,伴双肺多发小结节。怀疑肺CA伴肺内META。做了个血液肿瘤标记物,AFP 4.93,CEA 为3.98, CA125为8.64,CA199为 8.79,CA72-4为2.5.均在正常值..但没做痰检和其它血液如NSE,CYFRA21-1检查。权威医生给出的CT征象:双肺内比较大的病灶有三处,右二左一,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三个病灶都是边缘模糊不清,有细长毛刺.紧接着妈妈断断续续的服用中药1年多,没有做其它实质性治疗。之后两年的CT没有太大的变化。再之后的几年后背偶尔有些不适。到2015年中妈妈感觉咳嗽和背部不适感也频繁了。 2016-01月做了CT开始出现了病情进展,肺窗:右肺下叶两处结节影,内见点状低密度,周围见毛刺及分叶,大小约2.9×2.8cm,双肺内散在片状磨玻璃密度及条索影。右肺中叶见囊状无纹理透光区。 纵隔窗:胸廓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双肺门未见增大,纵隔居中,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心脏形态结构未见异常,主动脉管壁及冠脉走行区可见条状高密度影。左肾见高密度影灶。 右肺下叶结节伴空洞形成,建议增强及支气管镜检查 咨询了一位权威医生,明确说肺新增一个结节,不太像好东西,当时家里事情多,当时没做进一步检查。妈妈的体感也开始不对劲了。2016年7,8月份开始特别爱睡觉,后来走路拖地走,身体有些倾斜。2017年9月胸CT显示,双肺透过度不均匀,肺纹理增多,支气管壁略厚,肺内见散在索条影,右肺中叶及下叶各见一片状密度增高影,CT值分别为30-43HU及23-38HU,范围分别为2.9*2.7cm及5.4*2.7cm,边缘不光滑,并见索条影,其内并见细支气管扩张影,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外侧段支气管亚段阻塞。双肺内见多发磨玻璃密度小结节及结节影,较大病灶长径约2.7cm,边界欠清,右肺上叶前段见一类圆形薄壁过度透过区,直径约4.5cm,边缘锐利,左肺上叶前段见囊柱状扩张支气管影,其内见点状钙化灶。左室略大,主动脉迂曲,管壁钙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走形区见钙化影。右肺门及纵隔可见淋巴结。Th1椎体左侧可见一梭形软组织密度灶,长约2.2cm,CT值为33HU,边缘光滑。左侧前锯肌内见类椭圆形极低密度影,长径约为1.9cm,CT值为-104HU。甲状腺双叶内见多个类圆形低密度灶,CT值约为14HU. 增强扫描:早期右肺中叶病灶呈轻度强化,CT值约为41-44HU,延迟期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CT值约为49-55HU,54-69HU.早期右肺下叶病灶呈现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约28-58HU;延迟期病灶进一步强化,CT值约62-70HU,约66-76HU. 结论: 1.右肺中叶及下叶病灶,考虑支气管肺癌可能性大结合临床。 2.双肺多发结节,注意转移瘤,定期复查 3 .双肺局限性纤维化,左肺上叶前段支气管扩张。 4.右肺上叶前段含气囊肿。 5.主动脉硬化,左室略大,左冠脉钙化。 6.右肺门及纵隔可见淋巴结 7.Th1椎旁结节,建议MR检查。 8.考虑左侧前锯肌脂肪瘤,定期复查。 9.甲状腺内低密度灶,结合相关检查。 颅脑CT显示右额额叶病灶,考虑转移瘤,脑内多发慢性腔隙性缺血灶 双侧脑室前后角旁脱髓鞘性改变 左侧筛窦炎 2016年9月18日开始服用易,效果明显。服用易的一年多。2017年12月15日CT显示:双肺透过度不均匀,肺纹理增多,支气管壁略厚,肺内见散在索条影,右肺中叶及下叶各见一片状密度增高影,CT值分别为40HU及34HU,范围分别为3.5*2.4cm及2.2*1.7cm,边缘不光滑,并见索条影,其内并见细支气管扩张影,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外侧段支气管亚段阻塞。双肺内见多发磨玻璃密度小结节及结节影,较大病灶长径约1.9cm,边界欠清,右肺上叶前段见一类圆形薄壁过度透过区,直径约4.5cm,边缘锐利,左肺上叶前段见囊柱状扩张支气管影,其内见点状钙化灶。左室略大,主动脉迂曲,管壁钙化,升主动脉增宽,横径约为4.2CM.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走形区见钙化影。右肺门及纵隔可见淋巴结。Th1椎体左侧可见一梭形软组织密度灶,长约2.2cm,CT值为28HU,边缘光滑。左侧前锯肌内见类椭圆形极低密度影,长径约为1.9cm,CT值为-104HU。甲状腺双叶内见多个类圆形低密度灶,CT值约为24HU. 结论:1。右肺中叶病灶较2016-9-18片增大,右肺夏夜病灶较前2016-9-18片缩小,建议CT增强检查 2.双肺多发结节,部分病灶较前2016-9-18缩小,定期复查 3..双肺局限性纤维化,左肺上叶前段支气管扩张。 4.右肺上叶前段含气囊肿。 5.左室略大,主动脉硬化,左冠脉钙化,升主动脉扩张。 6.右肺门及纵隔可见淋巴结 7.Th1椎旁结节,建议MR检查。 8.考虑左侧前锯肌脂肪瘤,定期复查。 9.甲状腺内低密度灶,结合相关检查 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双侧侧脑室前角旁,右侧额叶可见小片低密度影,部分境界清晰。双侧侧脑室增宽,中线结构居中。脑沟脑裂增宽。 双侧侧脑室旁可见斑片状,对称低密度影,境界清晰。 垂体饱满 诊断印象:1.考虑脑内多发腔隙性缺血灶及白质脱髓鞘改变 2.垂体饱满。请结合临床,必要时请MR检查 标志物只做了CYFRA21-1 值为2.49,正常范围0-3.3;CEA值为2.36,正常范围0-5.2;NSE值为16.9稍高于0-16.3正常范围。其它未做。 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
6、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目前体感,前胸时不时的有触碰按压痛,位置应该是右肺中叶病灶附近,不适感有半年。皮疹比较严重。面部和头部经常会有小硬包,此起彼伏的,时轻时重。目前疑问,看服易前和服易后的影像对比有增大的有缩小,主病灶增大,是真的耐药了还是易对该病灶本身无效。不知病友有没有相似的病历。下一步用药有什么好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