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平衡行走

肺癌的辅助治疗详细说明和资料(妈妈鳞癌上易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8 21: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不错,比较全面。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11-5 1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亚太地区
之前你说不能上传照片,是不是尺寸太大了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11-5 22: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黑河
慢慢学习中。在这里面我真的学到了不少,真是闲时间太少了。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09: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不好意思,最近一直加班比较忙,没有过来及时更新。我会一直更新我所有新的这方面的资料的。希望能对各位有帮助,另外我想说坚持,耐心和对人生充满希望这是最重要的!即使有好的方法如果不坚持依然是枉然,病人需要信心和支持,我们也应该从浮躁的生活中给他们以宁静的空间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爱的人一切都好!

妈妈最近恢复的不错!练气功已经2月有余,有天她说她白头发也少了很多,我觉的这个肾气总有关。接下来说说五行和五脏的关系。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09: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行与五脏

五脏六腑及血气状况的自我判断(肾与膀胱篇)

肾与小便,“恐伤肾”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关系。俗话说“某人被吓得屁滚尿流”。《内经》说:恐伤肾。可见恐惧惊吓会伤害肾气,以至于肾气失去了对膀胱的控制,导致了尿裤子。更大的恐惧,还可能造成大小便同时失禁。
肾气不足,常会有尿频,尿急的现象(比如正常饮水的情况下,夜尿三次以上)。这是因为膀胱运转的动力根源在肾,肾气不足就会导致“膀胱不约”,收束无力,因此尿频,滴沥不尽。
“恐伤肾”,肾气不足的人会性格比较懦弱,缺乏自信,胆小,容易受惊吓。

肾与寒气
《内经》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虽说比较怕冷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最深层的原因还在肾气不足。不少毛头小伙子冬天穿得不多,也没觉得冷。可是许多老年人,天气刚刚转凉,就厚衣上身,还要带上帽子防寒。区别就在于小伙子肾气足,火力壮。
因此,如果您很怕冷,天一凉就手脚冰凉,很可能肾气不足。还有一种情况是冬天会出现手足心多汗潮热的现象,这是肾的收藏功能降低,能量(阳气)外泄的原因(肾阴虚),不少这样的人比较怕热,脉象却是浮而虚的,此为外热里寒之象也。

肾气与精神状态
有个网友让儿子练了一段金鸡独立,结果有了意外的收获:儿子的学习成绩竟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肾生骨髓,上通于脑,“脑为髓之海”,是由骨髓聚而生成的。练习金鸡独立可以引气血下行,起到了固肾补肾的作用。肾气足则脑髓健,孩子因此变得专注而聪明,学习成绩提高。
相反,如果肾气不足,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思维混沌,记忆力减退,总感到有困意,却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睡睡醒醒。常感到疲倦,工作力不从心,效率下降,引来上司的不满。

肾气,前列腺炎与早泄
肾(水)不足的一个结果就是心(火)虚旺,心神不宁。心神不宁就更容易为外界色情刺激所干扰,一接触就有感觉,甚至性念刚起就会有遗精,滑精现象,进而形成早泄。由于心火浮动,心神容易被色诱所扰,前列腺极容易反复充血,收摄失度,因此相当多的前列腺炎是肾气不足,心肾不交导致的结果。

肾与头发
《内经》说:肾之华在发。如果头发干枯,没有光泽,一洗头就大量掉发,很可能肾气不足。

肾与骨骼,牙齿。
《内经》: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齿为骨之余。老年人多肾气不足,因此骨质比较脆,容易骨折;儿童先天肾气储备丰富,因此身体柔软。
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骨病均与肾密切相关,或是肾气不足,或是化学药物损伤肾气等原因造成。肾气不足,则骨气不坚,因此提拎重物时会感觉很累,不能坚持。
非牙床肿痛型的牙痛,牙髓痛,牙根外露较多,容易松动脱落多与肾气不足有关。

肾与腰痛腰酸
《内经》说:腰者肾之府。腰痛并不一定是肾气不足导致的,但如果您具有上面列举情况中的几种,同时常感到腰痛,坐两个小时就觉得腰酸,那很可能是肾虚导致的。《内经》说:(腰)摇转不能,肾将疲(惫)矣。正是很好的说明。

肾与心跳过速
心悸,心动过速有很多原因,但如果您具有上面列举情况中的几种,您的心动过速很可能与肾虚有关。这是肾气不足则心火虚旺的原因。
蹲的时间稍微长些,直立后会感到两眼发黑,头晕耳鸣也与肾气不足有关。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09: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脏六腑及血气状况的自我判断(肝胆篇)


肝胆篇


1.
从油脂的角度观察。

我们知道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储存在胆囊里,排到肠胃里用以代谢油脂。在饮食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如果肝气郁结,肝火过旺透支了肝血,肝脏分泌的胆汁会减少;胆经淤塞,胆汁流入肠胃也会减少,这些都会导致油脂代谢失常,使身体看起来多油。

比如皮肤油性大,头发油或油脂性脱发(油脂渗出头皮,污染了发根),血脂高(可能是油脂过多,渗入血液)。。。。。。

比如吃饭口味上非常厌恶油腻,或者看到油的就恶心,很可能是肝胆功能减弱,体内有太多的油脂难以分解,身体本能的排斥油腻食物。
尝试去敲打大腿两侧的胆经是排毒的好方法,胆经在大腿的外侧,一般就是裤子外侧的那根“经”的位置。一般要敲打多次,早晚各200,让胆经加快运行。要用用手握拳,用拳来敲打,腿部的脂肪比较厚,不然会没有效果。这个方法也有瘦腿的功力。


2.
从经络线路观察

掐按脚上的太冲穴,轻微酸痛属正常。此穴为肝火疏泄之端口,很痛,刺痛,没感觉都说明有淤堵,可断为肝火旺或肝气郁结。

对照经络图,偏头痛,头胀的部位正是胆经和三焦经所过之处,胆经和手臂上的三焦经都是肝火宣泄的通路,可断为肝气郁结导致胆经,三焦经不通畅,不通则痛。

对照经络图,两肋正是胆经所过之处,两肋隐隐作痛,或者胀痛都说明肝气郁结,胆经不畅。

腿部侧面,外脚面的疼痛,麻痹等。此为胆经所过之处,不适感觉多与胆经淤塞有关。

眉毛,眼睛外侧容易长斑,长疙瘩、红点或黑痣。比如黄褐斑,蝴蝶斑,老人斑等。对照经络图,此处正是胆经,三焦经所过之处,这说明两经血气流动不畅,微循环差,以致产生沉淀,形成斑点;或血液中浊物渗出皮肤,引发炎症,成为红疙瘩。


3.
其他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黄帝内经).

眩晕症,较轻微的包括晕车,晕船,坐旋转木马容易呕吐,头重脚轻,容易跌倒等,都可能跟肝火旺,血气上逆冲头,滞留不下,造成厥逆有关。


口苦。

身体里最苦的就是胆汁,中医认为,口苦常常是胆汁外溢造成的,胆汁外溢的原因通常是肝气郁结,导致胆经淤塞。


眼睛红,血丝多。

肝火旺的结果。熬夜者需要透支肝火来维持精力,导致肝火旺。肝开窍于目,所以熬夜后眼睛血丝多。

酒伤肝是因为酒性大热,造成大量血液向头面体表奔流,肝血因此也被透支,肝火亢旺,所以酒醉者常常面红,眼睛红。

如果既没饮酒,也没熬夜,眼睛还是常常血丝多,说明就是肝火过旺的体质。


爱眨巴眼睛,眼睛比较浑浊,眼睛发胀,发涩,有外突感。

肝开窍与目,说明肝胆功能不太好。发怒就会肝火旺,怒目圆睁,如果您不发怒也总感到眼睛发胀,发涩,有外突感,说明是肝火旺的体质。


易怒,烦躁,常常有无名火,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发脾气。

《黄帝内经》说:(肝)在志为怒。肝火旺的人就容易发怒。如果常常怒火中烧,又不能发作,压抑在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


指甲粗糙或有灰指甲。手上的筋总是鼓出来的,青筋暴流或虽不突出,但颜色很青。

这在中医叫“爪甲不滑”。“肝之华在爪(黄帝内经)”,意思是说肝胆功能强健,手和指甲都长得好,平顺而有光泽。反之,则肝胆状况不好。肝色青,青筋暴流或青筋虽不突出,但颜色很青为肝火旺。


身体不再灵活,关节屈伸不自如,偶然扭伤会觉得很痛,且恢复的慢。容易抽筋,痉挛。

《黄帝内经》言:(肝)其充在筋,肝主筋。肝胆的状况很不好时,会出现“(筋)緛短为拘,弛长为痿”的现象,也就是筋抽在一起了,身体僵直(如强直性脊柱炎等),或者筋萎废不用,手脚瘫软,好像不听使唤。

体力严重透支的运动员时常会出现抽筋的现象,这是因为肝藏血,体力透支实际上就是在不断调用肝脏所藏的血气能量,当透支达到极限时,肝血供应接近枯竭,肝的机能急剧下降,于是人便开始抽筋(肝主筋,肝气已无法有效调控一身之筋)。如果您并没有剧烈运动,却时常出现抽搐、抽筋,震颤、手足蠕动及肌肉姻动等症状,那多是肝胆功能不好的体现。


阳痿与早泄

阳痿一般有三种类型,其中两种与肝气郁结或肝火旺有关。

a.
单纯肾亏型。肾气太过虚衰,以至于身体拒绝再度勃起,以保存肾气。

b.
单纯肝郁或肝火旺导致的。男性生殖器乃宗筋之会,肝火旺或肝郁会导致宗筋收摄失度,驰纵萎废(肝主筋)。

c.
肾虚肝旺复合型。就是以上两种情况并存,共同作用的结果。




喜欢喊叫,或觉得大声欢呼唱歌很舒服,很过瘾。

肝主“呼”(黄帝内经),肝气郁结不舒,呼喊能够宣发郁结之气,所以舒服。


脾胃不好

肝旺脾虚的人相当多。俗话说“某人一生气就吃不下饭”,生气就会导致肝火旺,气血上涌,“怒发冲冠”虽有些夸张,倒也能形象地说明肝火旺,气血上涌的现象。肝胆脾胃同在中焦,气血上涌的结果必然是脾胃供血减少,因此消化变慢,有吃不下饭的感觉。

脾胃功能和肝胆功能联系极为紧密,如果您不生气时脾胃也不太好,就要想想自己可能是肝火旺,或肝气郁结的体质了。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1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五脏六腑及血气状况的自我判断(脾胃篇)

脾胃篇

1.“三浊”与脾胃
《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是说多数浮肿和胃胀,腹胀之类的肿满病,与脾密切相关。体内湿浊引起的不适和病变,也大多源自于脾虚。
这里重点说说“湿”。常常听到人们提起“寒湿”,“湿气”,“湿浊”,“痰湿”等概念,这些提法基本相当于中里老师所言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中里的提法通俗易懂,更能方便大众。
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很多半成品会渗入血液,流向全身各处,成为三浊的重要来源;还有一种是脾胃不好,运化能力差,食物残渣蕴积在肠胃,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一部分废物渗入血液,成为三浊。
这些三浊危害巨大,可能淤塞经脉血管,可能堆在肝脏促成脂肪肝,可能随血液上头影响睡眠(胃不和则寝不安),可能堆积成脓瘤肿块,可能滋生病菌病毒等等,完全称得上是万病之源。
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正好指明了方向,调治各种“湿浊”之病,健脾胃绝对是上上之选的方便法门。

2.
肌肉状况――脾主肉
脾主肉--《内经》。肌肉松懈,没有弹性,或者肌肉少而肥肉,囊肉多,说明脾胃不好。
一种情况是脾胃不能将食物转化成气血来濡养肌肉,未充分消化的半成品转变为肥肉,囊肉,堆在身体各处;
另一种更差,如果脾胃很弱,甚至不能化生出足够的血气来维持身体的基本运行,身体就会透支肌肉里储存的糖来救急(肌肉是个巨大的糖库,是身体的能量仓库),出现肌肉消烁的现象。一些大伤元气的人,比如经历化疗,放疗,大型手术的病人等等,也会因为血气严重不足,出现类似现象,他们的肉都是松垮夸的,肌肉透支殆尽。

3.
观察婴儿看脾胃
婴儿的脾胃功能是比较弱的。粥汤类最容易消化,所以刚出生时只能喝奶,渐渐的才能喝粥,吃些细碎而软的食物,到一定程度才能吃干饭。到了儿童阶段依然爱吃甜食(脾之味为甘,甜味是脾对应的味道)。由此可见,对于脾胃虚的人,吃粥饧类和细碎而软的食物是很好的对治方法。――反过来讲,如果你只有吃这类食物才觉得舒服,或嗜好甜食,就说明脾胃比较虚。
4.
嘴唇――脾开窍于唇。
“脾开窍于唇”,“脾之荣在唇”(内经),脾胃很好的人,吃下食物没一会儿,嘴唇就会变得红润不少;反之,如果嘴唇发白,没血色,很干,爱爆皮,裂口子,明显外翻(脾不束肌)等等,就说明脾胃不好。

5.
鼻头和鼻翼。
鼻头和鼻翼是脾胃在面部的反射区。酒为大热之物,所以长期过量饮酒的人就会鼻头鼻翼发红,俗称“酒渣鼻”。
胃经夹鼻而下,鼻翼发红的人常常是胃中有热。胃热的人通常还会容易饥饿,口臭,牙床红肿疼痛等症状――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胃经湿浊盛,气血上逆,发于头面口腔。深层原因还是脾虚。脾的运化能力不行,使食物蕴积滞留在胃,再加上肠道不是很通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积久化热化腐所导致;
如果鼻头没有血色,特别白,是脾虚无力化生血气之象,有贫血的可能;
如果鼻窝总是很脏,发黑,油乎乎的总象没洗干净似的,或是长疙瘩,说明胃经血气浑浊,湿浊盛,浊物沉淀在鼻翼鼻头。从美容得角度来说,真的想根除“黑头”,调理脾胃才是治本之法。


6.
腹泻和便秘。
前面讲过,胃热的深层原因还是脾虚。有很大一部分便秘也和胃热有关,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干,所以出现便秘。有的朋友做了推腹法以后,发现排便顺畅了很多,这是因为推腹法促进了胃肠蠕动,加速了食物残渣的下行。如果配合每天敲打足三里,按摩小腿脾经,在中脘拔罐,效果应该会更好。

大便常常不成形,很稀,溏泄,这是脾胃虚寒的原因,而且很可能是脾肾双虚的情况(肾气不足就会引发各种虚寒症)。对治的方法包括温灸中脘,足三里,关元等穴,每天饮用一杯生姜大枣红糖水,温胃通经,散寒补血,利用推腹法除三浊,运脾胃等。

7.
眼袋。
人在正常时间睡眠时,血液归肝解毒。熬夜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使血液归肝解毒减少,因此血液变得浑浊;
另一方面,熬夜时思维活跃,大脑会调用血气维持精力,血气上行的结果是脾胃供血必然减少,消化受到抑制,因此会有更多的消化半成品渗入血液,这也会导致血气浑浊。
胃经是血气很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
从熬夜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肝胆和脾胃的相关性。下眼袋的大小,颜色深浅,暗沉还是光泽都能反映脾胃的状况。如果眼带大,浮肿,或者颜色暗沉,发黑都表明脾胃不好,湿浊盛。

8.
痘痘。
观察经络图,脸上两颊容易长痘痘的地方正是胃经经过的地方。痘痘多,通常是胃经气血上逆,湿浊渗出面部皮肤的结果。靠在脸上涂抹药膏来消除痘痘,可解一时之急。就像在沸腾的饺子锅里浇点凉水,水可以暂时不扑出来,但要想根除,就必须把下面的火关掉。怎样把火关掉呢?除三浊,敲打胃经,健脾胃既可。

9.
肝旺脾虚和脾肾双虚
脾虚很少单独出现,总是和其他脏腑的失衡联系在一起。最常见的就是“肝旺脾虚”和“脾肾双虚”。
总的来说,容易烦热,爱发脾气,易怒(不发出来,憋在心里也算),便秘,容易出现咽喉肿痛干痒,舌头起泡,口舌生疮,牙龈红肿溃烂等上火现象的,多属“肝旺脾虚”型,需要疏肝健脾同步进行;
而腹泻,大便稀软,溏泄,怕冷,精神不佳,健忘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食欲不振的,多属脾肾双虚型。需要健脾胃与补肾固肾同步进行。
当然了,也有肝火旺,脾虚,肾虚同时出现的,比如既怕冷又怕热,既爱发脾气又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这就需要疏肝,健脾,补肾三管齐下了。


敲打胃经其实就是推腹,我觉得这对排毒的效果绝对是很好的,特别是化疗以后的人。推腹后再在腹部两侧敲打一下。一般来说需要一定时间的,不是说两下三就推好了,这点我要提醒,不管是按摩还是敲打,我觉得都要作为一种和自己身体沟通的方式,学会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我以前看过一本杂志上说如果喝水前对水说谢谢你让我的身体更加好,那么身体对水的吸收会更加好。这或许说起来有点悬,但是如果配合自己的心理的暗示,完全静下心来,相信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0 10: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A.调情志,静心安神类
《黄帝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则十二(脏腑)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意思是说,心就象一国之主,如果昏庸无道,底下的大臣(其他脏腑)再贤明,国家(身体)也治理不好
,必然危机四伏,乃至丧邦灭国。可见有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何等重要!把调情志,静心安神类列为第一,用意正在于此。
调情志,静心安神的方法在前系列文章里已经多处探讨过,比如《鼻端调息法--专业而简单的养心妙招》,《打坐篇》,《寒凉之祸与燥热难耐(上中下)》,《引气血下行》,大家可以查阅参考,此处略。



B.疏肝类(肝胆类)

1.      推腹法(沿两肋下沿向下推和侧面腰腹部向肚脐方向推,有很好的疏肝作用);

2.
推腰法。双手反掐腰,然后提到接近腋下的位置,顺着腰腹部向下直着推摩,推到臀部侧面就可以了。肝经是属阴的经络,因此除腿上的部分以外,大部分线路都在身体的较深层循行。胆经是肝火冲发的通道,位置离体表较近,所以疏泄肝火、解肝郁通过胆经梳理是比较好的选择。对照经络图就会发现,推腰法所过之处正好覆盖了胆经在腰腹部的循行路线,能够很好的降胆经之火(肝火的外现形式),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3.      把指甲削平,掐按太冲穴,把痛点转移到行间穴是最直接的疏泄肝火的方法(偏重左脚)。太冲穴乃肝经原穴,是疏泄肝火极重要的端口。为什么要把太冲的痛点按摩转移到行间穴呢?《内经》说:肝病者。。。。。。(针刺)取之行间(穴),以引肋下。肝气郁结不舒的人,常常两肋隐隐作痛,针刺行间穴就可以疏解这种郁结。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针刺疗法显得有些专业。用按摩的方式把太冲穴的痛点(因为淤堵,所以会痛)转移到行间也有类似效果,且易于操作,所以适合推广(中里提倡的这个方法,显然是源自《内经》,又能加以变通,为的是能服务更多的人,真是精细而慈悲的人!)。
健康者的太冲穴掐按起来,应该是有酸痛感的。如果太冲穴完全没感觉,可能是此处肝经阻塞到了麻痹的程度,可以向上循肝经寻找敏感穴位,重点按揉。也可以推揉腿上的整条肝经,以打通经络。另外,揉地筋法也有类似效果,可以哪个好用选哪个。

4.      金鸡独立法,转脚腕法,热水泡脚(最好用桶泡,水线高,更好些),可引血下行疏泄肝火。这是因为肝火旺会导致血气上冲逆行,引气血下行的各种功法能反其道而行之,非常对症。

5.      敲胆经+拨阳陵泉穴。前面已经讲过,肝经胆经互为表里,肝胆相照,胆经是肝火的出气筒,因此疏通胆经可解肝之郁气,可降肝之燥火;
按摩三焦经手臂上的敏感穴位或者循经刮痧。30岁以上的女性大多三焦经淤塞严重,您现在就可以沿三焦经按摩一下,看看堵的厉不历害!
三焦经与胆经同为少阳经,只不过一个在腿上,一个在手臂上。二者内有通路,同是肝火的出气筒,因此疏通三焦经与疏通胆经作用类同。
6.      健脾胃,固肾强肾均有助疏肝。也说明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

    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消化的半成品进入气血循环会大幅增加肝脏解毒代谢的负担,可见脾胃好坏与肝脏关系密切。

    肾气虚,肾藏分清泌浊的功能减弱,浊物通过小便排出体外的机会减少,滞留体内,会增加肝脏的解毒压力。另外,肾为技巧之官,它决定了五脏六腑是否能高效,充满技巧的运转,当然也包括肝脏。



C.健脾胃类

1.推腹法直接促进肠胃蠕动,还能按摩经过腹部的脾经和胃经,除三浊,通肠道,一举多得。

2.按摩小腿脾经(血海穴以下),太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穴个个用处多多,直接增加脾的气血供应,加强脾的运化能力。

3. 按摩胃经,增加肠胃气血供应,加快吸收。足三里穴是养生大穴,对调理胃病更是适合。强调一下,因为胃经气血流向是从头到脚,按摩足三里要从上往下推揉效果才好。
按摩足三里+中脘穴拔罐+按摩脾经公孙穴调理脾胃问题,效果也很不错。
胃经上巨虚穴可调大肠,下巨虚穴可调小肠,配合足三里,整条肠道都调了。

4.对于胃寒,脾胃机能虚弱的人来说,温灸中脘穴和足三里来健脾胃的效果非常好,而且直接。如果是有胃热的人,灸中脘可能会感觉不适,这种情况可以用在中脘拔罐或按摩来代替,。

5. 山药薏米芡实粥着重补充肠胃气血,生姜大枣红糖水(中午之前喝)暖胃通经散寒,
另外粥类(小米粥为佳),汤类食物比较养脾胃,肉块,干饭,干果不容易消化,容易伤脾胃。牛肉汤补虚损,健脾胃,又容易消化,是养脾胃佳品(一会儿在食疗部分另述)。

6. 疏肝即能健脾。因为肝主藏血,是个大血库,如果肝火旺或肝气郁结就意味着肝血被透支上逆,这一方面会导致脾脏供血减少,一方面由于血液回归肝脏解毒的几率减少,供给脾脏的血液会浑浊不清,两项叠加,脾脏的运化能力必然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生气(肝火旺)就吃不下饭(脾虚),甚至胃痛的原因(脾虚运化不利,导致食物积存在胃,化腐化热灼伤胃壁的原因)。
现实中肝旺脾虚的人相当多(尤其是女士),疏肝和健脾就像左右手,要配合进行,效果最好。

7. 肾虚脾也不会强。‘肾为做强之官,技巧出焉”(内经),肾气充足与否决定了五脏六腑是否能高效,充满技巧的运转,当然也包括脾脏。脾肾双虚是很多男士的体质特点,尤其是胃寒、大便不成形的人,必须健脾补肾同步进行才行。



D.固肾强肾类

       肾(气)为先天之本。就像种子里蕴含的生命力,如果它饱满,就容易长得笔直高大;如果它干瘪,就可能长得矮小弯曲。
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孔子的告诫真是如雷贯耳啊,如果年少之时只图一时之快,放纵不加节制,及至壮年,未老先衰,百病丛生可知矣。

       所以补肾固肾的前提是节制(包括不看色情图片或电影,戒除手淫,性生活适量不放纵等),就像一个漏水的池子,如果不先减少漏损,注入再多的水也只是浪费资源而已。

1.      金鸡独立法,静心补肾,身心同治,故列为第一。强烈建议练习金鸡独立时听古琴曲等宁静的音乐,收心补肾效果极佳。
其他如:坠足法,引血下行三部曲,热水泡脚,马步站桩等补肾效果都不错。这是因为:引血下行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补肾和降肝火。而在中医看来,肝肾同源,肝火之根就在肾,肝火旺的内因常常是肾的收藏能力下降导致的。阳气不固,因此容易摇动外泄。
肾又主管腰部以下的气血循环(例如肾虚的人常常腰膝酸软,下肢清冷),引气血下行刚好能引来能量(血气),赔补肾藏。

2.      温灸关元穴。现代人很多都是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体质,虚火旺于上,肾阳耗于下。温灸关元穴正好收炎上之虚火,补肾中之真阳,引火归元,破肾中之寒邪,壮一身之元气。

3.      在后背肾俞穴拔罐(隔一段时间拔一次),同时按摩复溜太溪穴。单独按摩复溜太溪也可以。原理如下:肾俞穴为肾在膀胱经上的开口。膀胱经纵贯整个后身,是人体排毒的大通道(因此刮痧拔罐等排毒之法总是首选膀胱经)。膀胱经上的各种“俞穴”,比如肾俞、心俞、脾俞、胃俞等等实为各脏器在膀胱经上的泄毒口,因此在“俞穴”上拔罐或刮痧,就是在帮助脏器排毒,肾俞自然也不例外。而按摩肾经上的太溪、复溜两穴是引导血气补肾的好方法,这边厢拔除内藏之邪毒,那边厢补以新鲜之血气,新旧更替,营入浊消,实乃妙招也。
另外,单独按摩复溜太溪补肾也可以;用温灸法灸太溪穴也是不错的选择。


4.      疏肝,打坐静心可补肾。腰为肾之府(第),盘膝打坐可使气血自然的汇聚到腰腹部,因此能够补肾。肾主收藏,疏泄过旺之肝火,宁静散乱之心神,都有利于减少耗损,加强身体精华能量的收藏涵养。

5.      黑芝麻、黑豆等食物可以补肾。  


E.养血气类

1.吴清忠先生的一式三招(早睡觉+敲胆经+按摩心包经)养血气法,风靡网络,出版后又成为这次“中医养生热”的第一个高峰,可见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尤其是早睡觉,实在极其重要。这是顺应自然生息的法则,让身体自我修补,增长血气的妙招,可以说达到了“无为而治”,“无为自化”的高境界。

2.脾胃乃后天之本,血气化生之源,脾胃不好,再补的食物也无法转变出足够的血气,反而容易成为消化不完全的垃圾,到处为患。所以调理脾胃是养血气的重中之重。

3.食疗。
山药薏米芡实粥,养血气,又性味平和,可以长期食用;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加减三种成分的配比。
生姜大枣红糖水。
生姜六七片,大枣四五枚,红糖一钥芍,加水煮开成一杯即可。这个食疗方能温胃散寒,温经补血,对于脾胃虚寒的人非常合适。强调一下,此方一定要早晨或中午之前喝,这是因为过了中午,人体的血气就趋于收藏下降了,与本方温通之意相违。另外,对于经常腹胀的人,可不加红枣。

牛肉汤或清炖牛肉。
《内经》说:脾之畜为牛。也就是说,牛是与脾脏相配的牲畜,牛肉是脾脏喜欢的肉类。《本草纲目》认为(黄)牛肉,甘,温,安中益气,养脾胃。中医认为牛肉可补诸虚百损,治虚损羸瘦,脾弱不运。。。。。。将牛肉炖烂(三小时以上,这样容易吸收),瓢掉浮油,喝汤食肉,大补虚损;
强调一下:如果是脾胃很虚的人,牛肉就让家人吃吧。毕竟牛肉的纤维比较粗,对于你那很虚的脾胃来说,实在是不小的负担。你只需瓢掉浮油,喝汤就可以了(长时间的炖煮,营养基本上都在汤里了)。
小米粥。
小米,古时称稷(粟)。《内经》说:脾脏对应的谷物是稷。也就是说,小米是脾喜欢的谷物。中医认为有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的作用。可用于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本草纲目还记载了一个病例,有个非常虚弱的人,没有用药,只是每天吃小米粥,结果不久身体就都恢复了,小米粥之功可见一斑。
有人说,小米是偏凉性的吧,会不会伤到脾胃阳气?没错,小米是偏凉性的,不过做成小米粥以后就属于温性的了(本草纲目:小米粥,味甘,性温,平,无毒),且滋味平和淡泊,易于吸收。
炖汤做菜时可放些当归(补血),大枣(补血),黄芪(补气),阿胶(补血),灸甘草(补脾益气,调和五脏六腑),党参(补气),这些药材或补血,或补气,养中和胃各有所长,大家可根据自身状况斟酌取用。

F.保护心脏类(含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 按摩心包经(偏重左侧)。如嫌麻烦,《人体使用手册》里还有一个简化版,就是先按摩膀胱经昆仑穴,再按揉任脉檀中穴(其中的原理在《气韵生动――将除烦解闷进行到底》)一文中已有交代。

      2. 按顺序在后背的厥阴俞(心包的俞穴)---->手臂上的心包经,-à任脉的檀中穴刮痧。因为刮痧也会消耗一些血气,因此对于血气很虚者或老人,要准备些人参生脉饮备用,以防“晕刮”。
在这些部位刮痧,其实就是在清理心包经上的淤堵,用物理的方法把沉淀在相关血管壁上的淤血浊物“刮”出来。比起那些扩张血管的药物(这些药物往往为了疏通个别部位,就要付出扩张全身血管的代价),不仅效率高,更有针对性,而且比较安全,副作用小。

      3.金鸡独立等引血气下行之法。如果是上实下虚,上瘀下虚的体质,往往是上半身血气偏于雍滞黏稠,下半身则虚衰不足,引血气下行正好泄有余补不足,增加上半身(尤其是心脑血管)血液的更换率,减少血管的淤堵。

      4.固肾补肾。如果肾气虚,心火就会虚旺,出现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多梦失眠的状况;肾气足则心脏跳动舒爽,不急不缓,心肾相交,气定神闲。补肾静心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关系,应配合进行。

5.疏肝即能保护心脏。因为肝经和心包经同为厥阴经,肝经在腿上,心包经在手臂上,是一条路的两端。肝经疏泄平和,心包经也会安定,不宜淤堵。
中里老师的文章《再也不怕风烛残年》绝对算是预防心脏病的完美演绎。声情并茂,腾挪流转,游刃有余,谈笑间妙手制痼疾。大家一定要反复参悟,定有所得。如果想针刺穴位治疗,最好找专业针灸师,以便稳妥。



G.除三浊类
此类在《多管齐下除“三浊”》一文里做过专门讨论,此处省略。


H.疏通经络类
按摩,刮痧,拔罐,形体导引,意念导引均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前面各类都已包含,此处就不重复了。值得强调的是,前面介绍的瑜伽“拜日式”功法,具有综合性的疏通经络功能,简单高效,一举多得。
补充一
:问:为什么没有提到养肺?
答:按摩肺经,取嚏法,练习腹式呼吸都是很好的健肺方法。中里在提到肺经时说:“肺经――人体最容易受伤的经。因为肺主皮毛,是人体最外层的防卫,也就最容易受伤。《内经》还说:肺为五脏之华盖。肺就像伞盖一样罩着五脏,因此外面的风雨袭来,最容易受损的就是肺脏。
别的国家敢不敢欺负你,不在于你边境线上的城墙是否坚固,而是看你的国家是否强大。因此,健肺最好的办法是调好其他脏腑,身体正气提升了,肺脏的抵抗力自然就强健了。中里曾提到“调诸脏即是治肺”,真是拨筋见骨的洞明之见。
当然了,对于大量吸烟之类的人,那又当别论。
补充二:问:我看我哪都有问题,都需要调理,分不清主次,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办?

        答:那咱们就从养血气,健脾胃开始,气血增长了,身体自会按照该有的顺序修补身体。
补充三:问:用了这个方法怎么没效果?

        答:您换一个不就得了。很多方法都可以相互替代,不必拘泥。比如刮痧不好使,咱们可以拔罐或拍痧;敏感穴位和经络图比照有点偏离,那您就遵循“离穴不离经”的原则按摩;练金鸡独立头晕,咱们改练跪膝法或坠足法。。。。。。
补充四:
问:听你说了一大堆,好像感觉中医不错,挺厉害。既然如此,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均寿命比现在低很多呢?
联合国有一项调查说,人们能否健康长寿的因素中,只有8%与医疗有关,其他大部分原因都是自己的习惯和生活环境造成的。古代社会生产力较低,绝大多数下层人民恐怕连温饱都达不到,基本上是生活在“饥寒交迫”的边缘(我记得棉花传入中国较晚,中原地区的普通农民能穿上棉衣,大概是明朝以后的事了)。这样一个生活条件,却是不能指望平均寿命能有多高,就象现在的非洲,有一项统计说,其1997年的平均寿命仅为36.62岁,我想这主要就是贫困、生活条件低下导致的。
有人又说了,古代皇帝要什么有什么,还有最好的医生,最名贵的药材,寿命也挺短啊,这又怎么解释呢?这个问题问得好,恰恰说明了“人们能否健康长寿的因素中,只有8%与医疗有关”的说法有道理,说明“求医不如求己”的极端重要性。
为什么大多数皇帝短寿呢?原因主要有三:
1.宫廷险恶,勾心斗角,图谋夺权者藏在个个角落,还会有一批较正直的大臣天天挑错,精神上难以安宁。
2.后妃三千,佳丽如云,想不纵情声色都难,身体虚耗是必然的。
3.全国的军政要务都等着他决策,奏折堆得象小山,你说累不累?
。。。。。。
大家看了这几点,估计也能理解皇帝们的“苦衷”了,都不容易啊。一笑。


1.
反过来讲,古代不少通晓养生之道的人,虽然物质生活条件可能很艰苦,却十分长寿,有的还活过了100岁。这其中有一些是读书人,也有比较注重养生的道士,也有身心清净的高僧,而且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无疾而终,潇洒而去的,真是应了《内经》里的话: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我们知道,僧人和一部分道士是不能吃肉只能吃素的,按现时的一些理论,应该营养不良才是,怎么可能百岁高寿呢?我想,这就是内心平和,生活规律,身心合一的力量吧!
人生是有高境界的,如果我们盯着“正常标准”,“合理范围”学,作得好,也就是达达标而已;做得不好,就只能“等而下之”了。为什么不多学学那些顶尖水平的人呢?就像跟着霍元甲学功夫,跟着肖邦学钢琴,一定能比上一般的普及班来得强。而且我们有这个条件:先辈们早就把养生的精髓写在《黄帝内经》等经典里了,它们一直就在身边。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12-25 09:47 , Processed in 0.06362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