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1 23: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南阳
本帖最后由 大墨墨健康 于 2015-1-13 17:00 编辑
老马,脑转放疗相关知识: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给予的剂量是30~45 Gy,1.8~3.0 Gy/F。美国最常用的剂量分次方案是30Gy/10次/2周和37.5Gy/15次/3周。国内常用30Gy/10次/2周和40Gy/20次/4周。
对一般情况较差(PS较差、老年、有全身进展病灶)的患者选用短程治疗较为合适(20GY/5次/1周),情况更差的患者可考虑尝试12GY/2次/2天。
晚反应组织比早反应组织对分次剂量的变化更敏感,加大分次剂量,晚反应组织损伤加重;早反应组织对总治疗时间的变化敏感,一般来说,缩短总治疗时间,早反应组织损伤加重(临床上把肿瘤类似于早反应组织看待)。
总结一下,情况比较好的病人可以用40Gy/20次/4周的方案
情况较差的用30Gy/10次/2周方案
对于不加选择的病人,这二个方案的临床试验无区别
第二条说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在普通MRI和CT 上的表现多无特异性。CT 平扫示病灶呈低
密度 ,病灶周围水肿明显;MRI平扫 T1 相多呈低信号,在 T2 相上实质部分有低信号,而中央坏死区表现高信号。由于血脑屏障受到破坏,放射性脑坏死区在 CT和 MRI上也可增强显像,因而与肿瘤复发难以鉴别。Kumar 等将放射性脑坏死形容成两种形式,分别为“瑞士奶酪(Swiss cheese)”和“肥皂泡(Soap bubble)”。前者的特点是累及灰质和白质的广泛强化和坏死区混杂存在。而后者的特点是病变较局限的异质性增强,通常伴有一个坏死核。
可尝试用PetCT检测,放射性坏死代谢率低于正常脑组织,通常FDG或 MET摄取减少,而肿瘤区摄取明显增加。
放射性脑坏死病人如果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长期依赖激素治疗,影像学提示广泛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可行手术切除坏死组织。
当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难以鉴别,而病灶占位效应又较明显时,也应积极手术切除病灶。
这个很多病友碰到了
原发脑转放疗过的地方或者周围出现增强信号
这个可能是坏死,会与复发混淆
一般增强MRI是分别不出来的
第三条,说再次放疗
局限性(病灶数1~3个)脑转移瘤的初次复发治疗:
对于局部复发病例,若之前接受过手术,推荐手术,或者单次/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或WBRT或考虑化疗;若之前接受过WBRT或SRS,推荐手术,或者单次/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或考虑化疗;
对于远处复发伴或不伴局部复发病例,若复发病灶数为1~3个,推荐手术,或者单次/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或WBRT或考虑化疗,若复发病灶数>3个,推荐WBRT或考虑化疗。
局限性(病灶数1~3个)脑转移瘤的二次复发治疗:
当系统治疗选择有限时,若之前未接受过WBRT,推荐WBRT或最佳支持治疗;若之前接受过WBRT,推荐最佳支持治疗或再照射(之前对放疗反应较好)。
多发性(病灶数>3个)脑转移瘤的复发治疗:
当疾病进展且系统治疗选择有限时,推荐最佳支持治疗或再照射;
当疾病稳定或有适合的系统治疗选择时,推荐手术或再照射或化疗。
第四条说放疗总课题的计算
总剂量
中枢神经系统对两次照射耐受性的影响因素有总照射剂量、放射容积、两次照射的间隔时间、剂量分割、患者的年龄和有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其发生晚期放射毒性的危险比为1.4),主要是总照射剂量。目前认为,脑照射50GY为阈值剂量,因脊髓为串行器官,一旦出现辐射损伤后果严重,因此, 建议二次放疗时累积BED<130GY2,且第一次放疗BED<90GY2
这里说的再次放疗是一年内
如果说是1~2年内,可以放宽
首程照射后1~2年内可能仍有50%的初次照射剂量成为 “记忆剂量” ,故而建议累积剂量不超过90GY(BED<180GY2)才不致造成严重的辐射损伤。
如果是2年后,可以再放宽
再说一下这个剂量换算的事
一般说的放疗损伤,都是按2GY的剂量算的
而一般放疗不一定是2GY
需要进行换算。
总剂量也要换算
常用不同分割方案换算成标准放射治疗2 GY分割等效剂量。
这样才可以估计再次放疗的风险
老马(925951365) 20:15:02
看这个表
像很多病友经过全脑后加精放后,复发,想再放疗。
这个风险是很大的。
有一些临床试验。
多发,肯定是全脑放了
对于小于3cm的,伽玛刀比射波刀更好
大于3cm,射波刀和tOMO好一些
根据那么多全脑放的临床实验
效果与病人的身体状态直接相关
病人身体越差,放疗越糟糕
所以选择放疗的时机非常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