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4-17 11: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2、剂型、剂量及给药途径
目前已经作为药物进行研究的二氯乙酸盐包括其钠盐[4,81-10,12-17,19,20]、二异丙胺盐[1,22]、二氯乙酸酯和离子复合物[3],而用于临床的只有二氯乙酸二异丙胺。二氯乙酸二异丙胺既可静脉注射,亦可口服。剂型包括注射液[4,8,9,13-17,19,20]、口服液[13]和胶囊[10]。注射液为10%的水溶液,或为含0.45%或0.9%氯化钠的水溶液。由于二氯乙酸盐味道很苦,故其口服液多为糖浆或在其水溶液中加人人工调味剂。此外,亦可将固体二氯乙酸盐直接装入胶囊。考虑到使用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可能影响维生素B1的代谢,有必要补充维生素B1以减少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的副作用[23,24],如在5%或10%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口服液中相应加入0.2%或0.4%的维生素B1,以0.1%苯甲酸钠作防腐剂,并以0.05%的磷酸盐缓冲液将该制剂调至pH 3.5[13]。对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显示,其水溶液在摄氏100度以下、pH 2.5—5.5之间都较稳定[13,25]。由于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和碳酸氢钠都可用于缓解乳酸酸中毒,前者能够主动抑制乳酸生成,促进乳酸代谢;后者则可以被动而迅速地调节体液pH值,因此可将两者配伍使用,从而增加疗效,弥补各自的不足,如伍用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可减少碳酸氢钠的用量、降低高钠血症的发生率[14]。此外,动物实验显示,二氯乙酸酯或离子复合物,可以延迟二氯乙酸的释放,并能口服用于降低血糖和乳酸水平,抑制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合成。二氯乙酸的同系物,如一氯乙酸、三氯乙酸和其它短链脂肪酸,也有类似的药理活性。但由于它们的毒性大于二氯乙酸,故排除了作为药物应用的可能性[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