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刘小宝

特耐药后大量胸水,2992无效,上索坦中(亲爱的爸爸于2012年7月23日去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9 22: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楼主加油。最开始发现病情的阶段很重要 和家人一起努力 不要过于紧张 要多分析多问问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2: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谢谢WOHKN,咱们大家一起加油。爸爸确诊已经五个月了,我从最初的绝望无助到现在的积极学习探索,每天一有时间就在论坛里学习。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老天会看到的。好人会有好报的!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技巧】治疗各种肿瘤所致打嗝的最新,有效办法(2009-09-03 18:40:26)标签:肿瘤所致打嗝 杂谈   分类:经验介绍

用中药:天麻汤或柿蒂汤
常用的有
1:短时间喝大量雪碧等含气饮料
2:拿个塑料袋捂住口鼻不停的呼吸,到憋不住为止
3:足三里封闭。氯丙嗪,异丙嗪,利他林等
4:巴氯芬口服。商品名叫郝智,脊舒
5:实在不行,请麻醉科会诊,隔神经封闭
还有一些书上说的转移注意力,手压寸关等方法实际处理病人效果不是太好
注意了 要是膈神经受到肿瘤侵犯,以上的方法都是无效的。
常用临床方法:1.压舌板刺激  2.异丙嗪等药物肌注
1.心痛定 10mg舌下含化
2.力他林  10mg 肌注
补充一点,我们临床上肿瘤病人用激素后,有时也会打嗝!
膈肌痉挛,阿托品0.5mg肌注
肌肉注射氯丙秦
或者口服舒必利
多数有效
个人体会:临床上偶碰到过几例打嗝较重的患者,其中印象深的一例是胃癌(已故),一例是肺癌(在院),我用的方法是开始用异丙嗪肌注,无效后阿托品0.5mg肌注,上述两种方法基本可控制,如果还有间断打嗝,可予以郝智片口服(慢慢增量,不可一下子给到2片,可从半片起始,2日后加量至1片
大牛哥_生命码:
2009-09-03 21:16:20 另外对于其他较轻微的打嗝,可予以中药四磨汤口服,效果佳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2: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大会主席吴一龙教授谈中国肺癌研究和诊疗现状

    2009年8月27日至29日,第十一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在天津召开。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是我国肺癌诊治研究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1200余名参会者围绕2009国际肺癌分期、肺癌治疗新方法、肺癌早期诊断和分子标志物检测、Ⅰ期及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学科治疗、中国临床试验以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失败后的处理等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大会期间,还进行了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换届交接仪式,新一届委员会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肺癌诊疗及研究工作向前发展。大会报道详见B2、B3、B7、B8版。

    据大会主办方透露,本届大会原本估计会有600名左右参会者,结果实际注册参会人数超过了1200名,我国肺癌研究及诊疗领域的活跃程度可见一斑。不过,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吴一龙教授更关注该领域的不足之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的医生个体经验可能已经和国际接轨,但作为一个整体,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

    可手术肺癌:晚期病例过多

    吴教授说,近20年来,我国报告的肺癌外科治疗5年生存率一直没有显著改善,而国际上却在不断提高。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我国肺癌外科治疗中局部晚期的病例仍然偏多,其比例达30%~40%,然而在国际上该比例为20%左右,而且相关指南已明确指出,手术对这样的病例疗效不佳。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吴教授认为,重要原因在于对治疗方法的评判标准存在差距。现在还有医生满足于“肿瘤切下来就好”,但这样的标准一般只用于良性疾病,对于恶性肿瘤,不仅要“能切下来”,还要保证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吴教授说:“我们提倡晚期肺癌手术不应该太多,如果我们有意识地这样去做,我们自然会关心怎样发现早期病例。这就像一个连锁反应链条,我们扯动链条的一头,整个链条自然就会动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推动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

    早期肺癌:过度治疗

    近年来,随着肿瘤内科的发展,人们对药物治疗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但有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偏差。例如,以前认为辅助化疗对ⅠB期NSCLC有效,但近来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这样治疗的益处并不大,从长远看化疗药物甚至会带来损伤。2008年发表的一项评价Ⅰ期肺癌辅助治疗疗效的研究对患者追踪了7年,发现死亡的患者大多不是死于癌症,而是化疗的毒副作用。“但是,我们很多医生仍然对ⅠB期患者进行辅助化疗,他们觉得把能用的治疗措施都用足了,患者出问题就不是他们的责任了,”吴教授认为,“这种行为并没有遵循循证医学证据,而是推卸责任。早期肺癌的过度治疗实际上也触及临床中的一个问题——医生是从保护自己出发,还是从患者利益出发。”

    局部晚期肺癌:治疗策略混乱

    “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目前是最乱、最不规范的,问题也最多。”吴教授用一句话概括了我国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现状,“就是先进的设备和落后的治疗策略之间的矛盾。”

    局部晚期肺癌一直是各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外科、内科、放疗科都可以进行治疗。1995年,学术界总结认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是最好的。但现实却是并没有一种强有力的纽带在各学科间维系协调,造成了目前的混乱局面。在吴教授看来,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甚至有些退步,“2005年福建省肿瘤医院所作的荟萃分析,搜集到的文献都是比较同步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而2005-2009年发表的文献居然还有以单纯放疗、单纯化疗作为标准对照,这样的研究甚至还发表在我们的权威期刊上,这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晚期肺癌:研究治疗不规范

    晚期肺癌治疗领域以内科治疗为主,吴教授认为我国的该领域临床研究还不够规范。例如,很多研究都标榜是“随机对照试验(RCT)”,但却未能阐述如何计算样本量,如何随机化分组,如何分层。另外,我国的临床研究,必须倡导多中心协作,现在国际上顶级的临床研究都是大规模多国多中心研究,而我国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单中心数十例样本水平。
    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不规范问题很普遍。例如,很多证据已经明确显示,NSCLC一旦进入二线治疗,选择单药化疗就已足够,而临床上却经常采用含铂双药方案,一种方案效果不佳就马上换另一种。吴教授说:“要知道我们治疗NSCLC的武器并不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下子把所有武器都用完,一旦患者疾病进展,我们就没有武器可用了。”又如,新的治疗方法出现后,大家就一拥而上,什么情况都用,比如靶向治疗。

    推行晚期肺癌的规范化治疗,单靠医生的自觉是非常困难的。吴教授透露,他们正在计划借助医疗保险来推动规范化治疗,比如靶向治疗若用于经规范检测显示有靶基因突变的患者,医保将全覆盖,如果用于没有突变的患者则将拒付医疗费用。目前,他们已经与广州市医保办初步达成共识,近期可能将在广州试行。试行一年后将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看整体用药费用能否下降,患者能否得到最好的治疗。吴教授希望,如果这种模式能达到促进规范化治疗的目的,就可能向全省甚至全国推广,从而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福祉。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4: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护肝:看ALT到什么程度
如果七八十以上
最好是用点西药
比如易善复等
如果太高了,就需要输液,可以用甘利欣,阿拓莫兰等
如果五六十,我觉得只要用点中成药护肝片就可以
还有这些药如果要停,都需要渐减
不能一下子全停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4: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借本次研讨会的平台,专家们表达了对提高我国脑转移瘤治疗水平,让脑转移瘤患者同享多学科综合治疗成果的决心和愿望。大家希望通过接下来的一系列会议,能对目前脑转移瘤诊治中的具体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给临床医生以参考,给广大患者以惠泽。

    聚焦脑转移瘤:问题与对策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307医院)江泽飞

    如何警示脑转移瘤的存在? ——“原发瘤危险因素模型”

    对于早期诊断脑转移瘤的意义,或许下面两个病例能对大家有所启示。一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在骨转移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言语障碍,检查结果提示弥漫性多发脑转移,患者甚至来不及完成全脑放疗就去世了。另一例乳腺癌患者曾在化疗后自述头晕,但临床上引起头晕的原因很多,医生是在后来检查时才意外发现患者脑部有一个非常小的病灶,经过合理治疗后患者至今仍健在。

    可见,早期准确诊断对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因此各科医生对恶性肿瘤脑转移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把握合理的治疗时机。

    目前,脑转移瘤的最佳诊断方法是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其优点体现在对水肿和较小病灶的诊断上,而CT(包括增强CT)往往容易造成漏诊,尤其是对于脑膜病灶。而且原发肿瘤部位(如肺、乳腺、结直肠、肾等)不同,诊断及后续治疗的情况也有所差异。因此,今后如果能针对不同的原发肿瘤,建立相应的临床危险因素模型,就可能对高危患者及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同时避免对部分低危患者的过度诊断。

    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规范化综合治疗新策略”

    目前,脑转移瘤的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全脑放疗(WBRT)、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如γ刀、X刀等)、化疗、原发肿瘤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支持治疗等。治疗策略多因首诊医生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同科室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上也有分歧,因此如何对脑转移瘤患者开展规范化综合治疗是当务之急。

    在放疗领域,争论的焦点多集中于γ刀治疗后是否应联合全脑放疗以及二者的先后顺序等问题。而对于脑转移灶比较小的患者,如何在手术和γ刀间进行选择也是热点之一。

    近年来,γ刀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但在没有明确诊断为脑转移瘤的情况下,不应草率地进行γ刀治疗,因为这样可能造成无法进行病理诊断从而导致误诊或过度治疗,而手术有时可能既达到病灶切除又明确诊断的目的。不过临床上还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一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2周后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但一系列检查甚至脑部穿刺均未能明确诊断。医师对其仅采取密切观察的措施,结果2周后患者症状改善,2个月后认知已基本恢复正常,因此医师推测其认知障碍原因可能并非脑转移瘤。此外,药物治疗也应有其自己的机会,但因多数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仅部分可用于脑转移瘤的治疗。如一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在经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后出现脑转移,予以放疗但再度复发后,遂给予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病情得到改善。但须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也应掌握必要的时机,药物治疗多适用于未出现严重脑转移瘤相关症状者。

    以上问题使我们强烈意识到,今后有必要通过各学科的密切合作和积极努力,在建立不同原发肿瘤的高危预警体系基础上,把握治疗先机,采取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新策略,以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使其真正获益。

    聚焦脑转移瘤:放疗的地位与挑战

    浙江省肿瘤医院马胜林

    WBRT

    恶性肿瘤多发性颅内转移的标准治疗是全脑放疗(WBRT),在美国放疗肿瘤学协作组(RTOG)的随机对照研究中,WBRT的近期客观有效率近60%,1年生存率约10%~20%。但对WBRT的最佳时间剂量分割仍有争议,目前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给予的剂量是30~45 Gy,1.8~3.0 Gy/f。增加每次分割剂量至3.0 Gy以上被认为会增加神经系统毒性。对于有较差预后因素的患者建议缩短治疗时间,一般不会增加迟发放疗反应。莫特沙芬钆(MGd)、efaproxiral等放疗增敏剂的应用有可能提高疗效,可能对部分原发灶来源的脑转移亚群患者有利,目前研究正在进行中。

    SRS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尤其适用于肿瘤位置较深无法行外科手术切除者,对WBRT后脑部再次复发时功能状态较好者和颅外病灶稳定者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放疗不敏感肿瘤(如肾癌、黑色素瘤、肉瘤等)脑转移也可从SRS获益。RTOG 90-05研究已确定,肿瘤最大直径为31~40 mm、21~30 mm和≤20 mm的最大耐受剂量分别为15、18、24 Gy。而最近的回顾性分析表明,对于直径≤20 mm的肿瘤,剂量>20 Gy不增加局控率而徒增毒性反应。

    到目前为止,尚无随机对照研究比较SRS与手术孰优孰劣。对于可手术部位伴有周围广泛脑水肿的颅内大转移灶,手术能快速缓解症状;由于后颅窝转移即使病灶很小也易引起脑积水,对小脑部位转移的肿瘤推荐行手术。对于有较好预后因素而又无法接受手术者(如转移灶位于脑干、基底核和大脑皮质功能区等),建议选择SRS+WBRT。

    SRS±WBRT

    由于SRS只是局部治疗,单独应用仍有出现新脑转移灶的可能。日本JROSG 99-1研究显示,SRS+WBRT组的6个月无新脑转移灶出现率和1年脑转移灶局控率均显著优于SRS组。有研究显示,SRS+WBRT较SRS可显著改善生存,尤其是对于不伴颅外病灶者。也有研究提示,联合WBRT后生存受益者主要为预后较好的RPA预后分级为Ⅰ级者。EORTC 22952-26001研究发现,SRS+WBRT与SRS的总生存(OS)期相似。

    WBRT±SRS

    对于WBRT联合SRS是否可提高疗效,RTOG也进行了研究。

    RTOG 9508研究对333例RPAⅠ级和Ⅱ级伴1~3个最大直径≤4 cm的颅内转移灶患者进行分层研究发现,WBRT+SRS组生存受益患者主要为单发脑转移、RPA I级、年龄<50岁、鳞状细胞癌患者;联合SRS组卡氏(KPS)评分状态稳定和提高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对于多发脑转移患者,联合SRS既不改善生存也不提高局控率。

    PCI

    关于全脑预防性照射(PCI),一些成功的经验主要来自小细胞肺癌(SCLC)。SCLC脑转移发生率高达50%,国内外研究均表明,PCI使SCLC脑转移发生率显著降低。多项分析表明,PCI能显著改善局限期SCLC患者的生存。在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的年度肿瘤十大进展之一,即是对诱导化疗有效的广泛期SCLC,给予PCI后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研究结果。

    此外,多项研究显示,PCI还能降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率,延长脑转移发生时间,但对生存无显著影响。似乎PCI的剂量为30 Gy,2 Gy/f更安全。为了减少毒性叠加的可能,PCI应避免与化疗同步使用。PCI是否可改善局部晚期(LA)-NSCLC患者生存,可能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LA-NSCLC的异质性明显,明确脑转移易发人群和PCI的适合人群,不仅可以减少“陪治”,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PCI的作用。

    聚焦脑转移瘤:机制及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胶质瘤治疗中心江涛

    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分子机制

    已知脑转移瘤细胞必须首先侵入血脑屏障,血脑屏障中的内皮细胞对侵袭的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反应,使脑源性促游走因子、中枢神经系统(CNS)源性侵袭因子分泌,突破血脑屏障,刺激CNS源性存活与生长因子分泌,从而使恶性肿瘤细胞成功发生脑转移。神经营养素(NT)在转移癌侵入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恶性肿瘤在脑内形成转移瘤的能力取决于其对NT的反应能力、旁分泌与自分泌产生神经生长因子的能力等多种因素。最近研究表明,Stat3网络参与调节了脑转移瘤的发生与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激活Stat3网络,导致转移性肿瘤的无控性增殖、抗血管形成和侵袭性生长,这也为脑转移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美国FDA近来批准了一项乳腺癌转移临床芯片技术,通过乳腺癌70个基因芯片预测乳腺癌发生临床转移的可能性。这种芯片为脑转移瘤的治疗及预防性治疗提供了新的诊治思路。研究者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获得不同组织或细胞中成千上万个基因活化模式,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学成果,可综合、全面且系统地研究疾病发病机制,打破以往“一种疾病一个基因”的模式,并强调各基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网络化机制,共同调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使研究思维方式从还原论向系统论发生改变。

    脑转移瘤的治疗

    目前对脑转移瘤治疗的争议较多。几乎在所有的文献中,有关脑转移瘤的处理都是局限的,主要是几个关键因素缺乏可比性,如系统疾病的病程阶段、神经损害症状的程度、转移灶数目和部位、瘤细胞类型或原发灶对放疗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合等。尽管如此,外科治疗仍对多数患者有好处,包括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近年来,随着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及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进展,临床对于颅内转移瘤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与原发性脑肿瘤相同,包括皮质激素、放疗、手术和化疗等。与原发性脑肿瘤相比,选择脑转移瘤的最合适治疗方法更费时,因为须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而不是仅对局部病灶。脑转移瘤治疗要考虑肿瘤大小、位置、组织学性质及患者年龄、神经功能状态、全身状况,还要考虑转移瘤向周边扩散的潜在可能性、肿瘤范围及其对治疗的潜在反应性、初始治疗对其他全身器官的可能损害等。

    影响脑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因素包括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原发肿瘤与出现颅内转移瘤之间的时间间隔,最重要的因素是原发疾病的病变程度。术前评估应包括胸部放射学检查及骨和肝脾放射性核素扫描。还需CT及MRI检查对可疑转移瘤或残留原发肿瘤进行进一步确认。尤其对有手术指征的转移瘤患者,术前对其进行严格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对决定手术过程极为重要。双倍剂量的CT造影或MRI扫描可能发现隐匿的颅内转移病灶。心肺功能评估对接受主要肺切除手术、肺毒素或心脏毒素化疗的患者是必需的。应监测所有肿瘤患者尤其是那些已接受或正在接受化疗患者的出、凝血时间。虽然可很好地预测大多数化疗药物导致骨髓功能下降的时间,但对择期手术者,化疗应及时进行,同时每天监测血常规变化,以保证当血小板和白细胞正常时进行手术。

    靶向治疗有望成为脑转移瘤治疗的新策略之一,靶点包括EGFR及其酪氨酸激酶内源性信号传导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周期通路和细胞凋亡途径等。目前已进入脑转移瘤临床研究领域的靶向药物主要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吉非替尼、拉帕替尼等。

    聚焦脑转移瘤:内科治疗进展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 郭军

    内科治疗观点的变化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实体瘤脑转移化疗的关注程度远不及放疗。在NCCN指南中,化疗通常也不被作为脑转移瘤治疗的首选。化疗要成为脑转移瘤的有效治疗,其选择的药物必须对原发肿瘤具有活性,且能很好地通过血脑屏障。但近年研究显示,脑转移患者的血脑屏障至少部分已被破坏,这是因为当颅内肿瘤特别是脑转移瘤开始生长的时候,新生的肿瘤血管失去了正常的解剖和生理特性,与正常脑组织血管相比,以这样的血管为基础形成的血脑屏障是不完整的。因此化疗药物仍可抵达脑转移部位发挥积极作用。因此,目前有理论认为,脑转移瘤本身即可造成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允许化疗药物通过并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

    化疗

    基于对血脑屏障的新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应用除传统亚硝脲类药物外的多种化疗药物来治疗脑转移瘤,并显示出良好的抗瘤活性。从当前研究结果看,化疗对SCLC和乳腺癌脑转移的有效率相对较高,对NSCLC脑转移的有效率中等,对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已获疗效肯定,但总体有效率还是偏低。临床上可根据原发肿瘤的化疗敏感性,选择脑转移的化疗药物。目前对于复发的局限性(病灶数为1~3个)或多发性(病灶数>3个)脑转移患者,NCCN指南推荐的标准化疗药物包括:替莫唑胺(TMZ,各类脑转移)、卡培他滨和大剂量甲氨蝶呤以及环磷酰胺(乳腺癌和淋巴瘤脑转移)、顺铂和依托泊苷(乳腺癌脑转移)及托泊替康(肺癌脑转移)等。

    研究显示,TMZ联合放疗能够延长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而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在2009年的ASCO年会上的一项研究认为,尽管全身其他系统进展仍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死亡原因,但TMZ联合WBRT对NSCLC伴脑转移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而且除淋巴细胞减少稍显突出外,对于其他副作用患者均可耐受。此外,之前还有多项研究将TMZ联合沙利度胺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一度获得肯定的疗效,但最终由于血栓事件的发生而不得不中止试验,因此近年来TMZ联合沙利度胺的研究又趋于冷静。

    除TMZ以外的其他化疗药物在脑转移治疗中也获得了肯定疗效。在2009年ASCO年会上,一项探讨顺铂和福莫司汀治疗NSCLC脑转移的Ⅱ期研究再次证明,化疗在控制脑转移灶方面有效。此外,还有研究采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前期化疗失败的乳腺癌脑转移,虽然入组病例数少,但也获得了显著的脑转移控制效果。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

    近年来,许多研究开始尝试靶向药物治疗脑转移瘤,但多为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在2009年ASCO年会上,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WBRT后全身化疗可改善生存,尤其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而在三阴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均为阴性]患者中并未看到这一趋势,而且研究分层发现,这类患者的KPS评分明显更差,这可能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提示,今后可根据患者一般状态评分、受体表达水平等因素来决定下一步治疗,正如其他报道所述的Ki-67或MGMT表达水平可能预测原发性脑肿瘤或脑转移瘤的疗效一样,都为个体化治疗带来了一定参照,但还须进一步证实。

    在2009年ASCO上报告的几项研究虽然肯定了靶向药物单药或联合应用对脑转移瘤的安全性,但仍需进一步证据的支持。

    《NCCN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09年第2版)摘选

     局限性(病灶数1~3个)脑转移瘤的初始治疗:

     当广泛转移并无较好的系统治疗方法时,推荐WBRT,考虑化疗;

     当疾病稳定或有适合的系统治疗方法时,推荐对其中可切除病例的病灶予手术切除后,行WBRT±SRS或SRS+WBRT或单独SRS,对不可切除病例推荐予WBRT和(或)SRS。

     局限性(病灶数1~3个)脑转移瘤的初次复发治疗:

     对于局部复发病例,若之前接受过手术,推荐手术,或者单次/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或WBRT或考虑化疗;若之前接受过WBRT或SRS,推荐手术,或者单次/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或考虑化疗;

     对于远处复发伴或不伴局部复发病例,若复发病灶数为1~3个,推荐手术,或者单次/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或WBRT或考虑化疗,若复发病灶数>3个,推荐WBRT或考虑化疗。

     局限性(病灶数1~3个)脑转移瘤的二次复发治疗:

     当系统治疗选择有限时,若之前未接受过WBRT,推荐WBRT或最佳支持治疗;若之前接受过WBRT,推荐最佳支持治疗或再照射(之前对放疗反应较好)。

     多发性(病灶数>3个)脑转移瘤的复发治疗:

     当疾病进展且系统治疗选择有限时,推荐最佳支持治疗或再照射;

     当疾病稳定或有适合的系统治疗选择时,推荐手术或再照射或化疗。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4: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今天在别的帖子里看见了个偏方,发上来大家参考下。
白花蛇舌草100g、入地老鼠100g、半枝莲50g、半边莲50g、白茅根50g 。15碗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熬6个小时成两小碗,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一碗。
入地老鼠(又叫胭脂花、紫茉莉)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15: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步行者:带状胞疹如果在出疹后3天内吃上伐昔洛韦就能在服药的第5-7天全好,吃药迟了会有较长时间的疼痛。加巴喷丁可止带状胞疹的疼痛。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11-5 19:00 , Processed in 0.04324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