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后知先觉

有关癌症的科普知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6: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几种一生防癌生活方式  1、盯住你的BMI 脂肪细胞会制造并释放荷尔蒙,可能促进癌细胞生长。研究已证实食道癌、胰脏癌、肠癌、停经后乳腺癌、肾脏癌和子宫内膜癌都与超重有关,即使体重略为超重,也会增加罹患这类癌症的风险。   亚洲人最好将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18。5至22。9之间。BMI计算方式为《体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   2、每天流汗30分钟 这是最经济实惠的防癌方法。不需练出6块腹肌、不一定要跑马拉松,只要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5天即可。健走、跳舞、骑单车、爬楼梯、各种运动都可以。   运动可以调整血液中睾固酮与雌激素,保护女性对抗与荷尔蒙相关的癌症,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加拿大研究发现女性若有规律、适度运动可降低30%罹患卵巢癌风险。运动另个好处是促进肠子蠕动,减少粪便积存停留在肠子时间,降低大肠癌风险。   3、喝绿茶或咖啡 绿茶有助于防癌早已获得证实。因为绿茶含有儿茶素及维生素A、C等抗氧化剂因此有防癌功效,这些防癌成分绿茶含量最多、其次是乌龙茶、红茶最少。   咖啡也可以降低某些癌症发生率。美国、加拿大、日本各有最新研究发现,咖啡有助于降低罹患肝癌、肾细胞癌、乳癌、女性得大肠癌的机率。   4、新鲜蔬果 特别强调新鲜的蔬菜水果。世界癌症基金会建议尽量从饮食中摄取营养。   目前已证实足量的蔬果纤维,可预防大肠直肠癌,并减少乳癌、食道癌等数种癌症的发生率。蔬果的纤维素能减少肠内致癌因子、改变肠中菌种生态,避免癌细胞形成。   建议6岁前儿童,每天应摄取5份新鲜蔬果;超过6岁学童、少女及女性成人,天天要吃7份蔬果;而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则应每天摄食9份蔬果。蔬菜类1份约为生重100公克,水果类约为150公克。每日的蔬菜摄取量,应该比水果多1份。   5、跳开脂肪诱惑 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指出,所有饮食构成要素中,脂肪与癌症关系最强烈,特别是乳癌、大肠癌与摄护腺癌。   少吃脂肪有些技巧,比方选低脂或脱脂鲜奶;以豆类或豆制品取代部份的肉;把肉皮、肥肉、外层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或鲜奶油不吃;吃面用少许麻油代替肉燥;烹调时蒸煮烤卤取代煎炸方式,都可以减少许多脂肪量。   6、多吃鸡、鱼,少量吃猪、牛、羊 牛排、红烧蹄膀、涮羊肉,虽然很美味,但请尽量少吃些。研究已发现比起不吃或很少吃红肉的人,大量摄取猪、牛、羊等红肉的人罹患大肠癌风险增加30%。最好每周红肉总摄取量不超过500公克,而一块普通大小、8盎司的牛排就是240公克。也应戒除烟熏7、戒烟、戒酒 抽烟者请立刻戒烟,不抽烟的人要避免二手烟。抽烟是肺癌主要危险因子,并与食道癌、胃癌、头颈癌、摄护腺癌、大肠直肠癌、肝癌、子宫颈癌与乳癌相关。    二十、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根据国外文献记载,约34%~44%的癌症病人有明显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 ,其中18%的病人符合重症抑郁发作的诊断。如何帮助癌症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摆 脱情绪困扰,改善生活质量,是肿瘤、精神、心理等学科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癌症病人应当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呢? 日本著名医学专家伊丹教授指出:“惧怕死亡和疾病是非常健康的心理,没有这种害怕心理是不正常的。对惧怕的心理不要去管它,重点应放在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上。”鼓励癌症病人,以建设性积极态度生活,从而达到治愈癌症及其它顽症之目的。   人患病后,心理活动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 依赖性增加,被动性加重,行为变得幼稚;   (2) 自尊心增强,患病后总认为应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照顾,亲人们应为其做出奉献   (3) 疑心加重,甚至认为别人低声说话就是在谈论他的病情等等;   (4) 还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情绪易激动,焦虑和恐惧,害怕孤独等等;   癌症患者家属是癌症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们关心照顾病人的细微程度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癌症病人家属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当医生为病人确认并把病情告知家属后,家属应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向医生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挑起照顾病人的重任,并协助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2、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会产生悲观、恐惧及紧张的情绪,有的甚至抱着消极态度,拒绝治疗,等待死亡。这里家属要耐心疏导,帮助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树立起战胜癌症的信心,接受并配合治疗。    3、要十分注意病人饮食调养,为病人提供可口美味、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病人在手术后放、化疗过程中,体力、食欲下降,饮食调配尤为重要,它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有利于康复。    4、在接受治疗中,病人十分痛苦,有的病人可能会脾气很大,家属要忍耐和理解,分担病人的痛苦,尤其在病人病情恶化甚至无望时,家属更应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    5、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治疗期外,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家属要配合病人完成每次随访。   暗示疗法可直接进行,如上面的例子就是直接暗示;也可以与其他治疗结合进行,比如,各种药物、理疗、气功等等配以暗示疗法往往会有想不到的效果。暗示疗法又可以分为"他暗示",即通过他人实施的暗示和"自我暗示",即病人自己把某一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一些临床医学专家们发现,通过想象(自我暗示)可以提高免疫细胞数量,对各种病人(大到癌症,小到感冒)都有不同的疗效。如美国有一个脖子上长了恶性肿瘤的女性患者,医生断定她只能活3个月,后来在一位医学心理专家的建议下,采用了"想象疗法",她每天静坐在床上,心无杂念,专心想象脖子上的肿瘤是一个恶魔,而自己体内的白细胞是勇敢的骑士,正在挥舞利剑向恶魔进攻,并不断将恶魔逐渐消灭干净。每天想象2-3次,一年之后,病人并没有如期死掉,而是神奇地康复了。据美国专家统计,159名被医院宣布活不到一年的癌症患者,经过想象疗法治疗,最少活了20个月,有1/4的病人部分或全部恢复了健康。想象疗法的原理可能是利用大脑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想象使体内的免疫机能得到改善,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疾病的进展。目前想象疗法在国外已成为治疗"绝症"的必要的处方,这张处方至少可以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精神上的压力,对康复无疑是有益的。   使用暗示疗法时,一定要有医学心理学的专家指导,切不可乱用;另外,医生的语言,表情等固然能作为暗示手段以治疗疾病,但不良的暗示却可以产生严重的后果;此外,暗示疗法对于不同人可产生不同的效果。   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病人往往集中精力于病情及可以带来不良情绪的问题上,   如经济负担、子女赡养、老人照顾、人际关系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鼓励病人培养   相应的爱好,如种花、养鸟、书法、美工等,将其注意力转移到   感兴趣的爱好中来,不良情绪会逐步得到改善。   对癌症病人的心理支持,尤其是对于胆小的病人,害怕问问题打扰医生的病人,易获取不良信息的病人。家属在向癌症病人进行心理支持时,向病人提供有关 化验、诊断、治疗副作用、预后、医疗费用等信息。同病人讨论疾病可能引起的强 烈的负性情绪反应,尽可能动员不同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病人。探讨战胜不良情 绪反应的措施,消除病人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并给予一定的保证与支持,使病人减 轻因癌症及其治疗而出现的适应不良。   在对病人进行心理支持时,家属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知道自己应如何面对病人;如何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如何与临床医生及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必要时可向医生了解病人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反应,产生各种心理行为反应的原因,了解各种不良心理行为的各种处理原则。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抗焦虚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或麻醉药等,减轻那些因癌症诊断或治疗而继发的适应障碍,严重的焦虚,严重的抑郁、精神分裂症,疼痛,恶心与呕吐,失眠等。家属应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认知方法及教会病人一定的正确行为。帮助病人改变因癌症诊断、治疗、康复期间的不良认知和不良行为。可让病人学习有效的心理应付方式,解决总是的技能,使病人能够顺利地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何应付出现的化疗副作用,如何面对肿瘤切除后的形体变化等。经常与病人讨论,使病人表达所有他们关心的有关疾病的问题及表达与疾病相关的害怕、悲伤、惯怒等情绪。由于癌症病人大多数均具有“C”型人格特征及障碍,他们常常缺乏表达他们自身害怕、焦虑以及他们经常地感到孤独,并常常独自承受着各种恐惧情绪。应给癌症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表达所有的情感及所关心的问题,并接受情感支持。家属应鼓励病人多与病友交流,通过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使病人学会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通过病人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使病人改善性格,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明确癌症诊断和开始治疗时,对病人进行早期心理支持,这样可以提高病人   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如何对癌症病人的复发进行心理保护复发是癌症病人最恐惧的事,往往给病人带来的精神创伤比在癌症的初次确诊时更严重。由于病人具有失眠、食欲减退、焦虑症状,并且是再次出现,这样病人的抑郁情绪则更加严重。有些病人则陷入深深地绝望之中,认为自己不会再治愈。对此,家属应向病人应向病人讲明,复发的癌症还有希望治愈,对此不能失去信心。另外,家属也不能失去信心,并把其希望从言语、表情下意识地流露出来后,这样病人在与家属的接触过程中,可以从中受到鼓舞,体会到希望。医生应当为病人再次拟定治疗计划。家属要鼓励病人继续为治疗尽一番努力,并应努力帮助病人在心理上适应癌症的复发。帮助病人制定出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步骤。在消除病人不良情绪时,应作为病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使其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承受住心理和躯体上严重的反应,争取癌症有较好的预后。   所有的癌症对复发充满恐惧感,常有 首先应该使患者认识到,建立起有益于康复的心理状态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而是一条变化莫测、蛇蜒崎岖的道路,我们鼓励患者,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治疗上,不要两眼只盯着医生,而应该唤起自已,调动自身的能量去遏制癌症的死灰复燃。   另外,让患者牢记的两件事情:   第一,必须向能够帮助自己重获健康的每一人伸手求援,向家人、好友、医生护士要求多的爱护和照料,请他们理解和宽容你的情感需要和情绪波动,你与绝望搏斗的力量和勇气正是来自他们宽厚的爱心和支持。   第二,不要想象疾病的最终结果,决不做任何重大的决定。如果你认为将来会会象现在这样痛苦不堪,必然会自暴自弃,加剧生理状况的恶化。   请你记住,恐惧和痛苦都是暂时的,由此带来的烦恼与绝望也必将过去。一旦难关度过,你会平心静气地思考眼前的障碍和克服的方法,你应该把全部精力用于证有你能渡过难关,你有能力正视和考察病复发的原因和意义。不要把复发看成是治疗的失败,而应把它看作是体内富有心理暗示意义的生理信息。这些信息的意义可能是:   1、患者可能无意误解的屈服于情绪冲突,病情的复发提醒你,需要解决冲突,以及请专家帮助做更进一步的治疗。   2、除了病重的时候,患者可能平时尚未找到满足自己情感需要的方法,请仔细回忆疾病带来的“好处”,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适宜方式。   3、患者改变生活方式过程中,可能求胜心切,造成了心理紧张,复发便是身体向你发出的警告,欲速则不达,要量力而行。   4、患者在获得明显好转后,自鸣得意,放弃了先前的标准,又被紧张事件所裹挟,人们常习惯满足一时的需要,而难于将新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复发恐怕就是对人们的惩罚吧?   5、可能患者并没有真正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仍干着跟自己过不去的蠢事,复发就提醒你别欺骗自己,要把自己的正当需要和健康当作头等大事,认真对待。   以上列举仅为疾病复发带来的一部分信息,癌专家们可帮助患者搞清楚复发的全部信息意义。然而,最重要的是患者必须积极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清楚了解这些信息的内涵,如俗话所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另外,患者认真检查复发前那段时间的生活和情绪的变化,出了什么事,自己的做法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家人和朋友对事件和你的做法有何评价,这些对你检查复发原因都大有帮助;这样做也可以重新评价自己在康复过程中的努力成果。以便调整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   对癌症病人关怀过度主要表现为:   第一,明显在患者面前表示怜悯与同情,与其交谈过于小心翼翼,如目光不敢对视、顾左右而言它等等,患者会因此联想到自己与常人的区别及自己已被排斥于社会正常生活之外,那些内向、敏感的患者此种感觉会更强烈。   第二,关怀照顾过于无微不至,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都包办代替,这样易使患者感到自己已是一个废人,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有些患者还会产生依赖心理,日久必会造成功能丧失,导致癌症治愈后的生存无能。   第三,有意隔断患者与社会的联系。如过于严格地限制探视、禁止患者看书读报、缩小其活动范围等等,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病人孤独感更强烈,甚至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   第四,不适当的忌口,如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正常的夫妻生活也被婉拒剥夺,如此最易导致营养不良和精神异常。   实际上,癌症患者只要不是病情特别严重,不是特别治疗时必需采取的辅助措施(如实施化疗和个人治疗时需要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完全没有必要限制其正常活动,饮食也毋需忌口,而应让他们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功能锻练,鼓励其从生活自理开始向社会靠拢,则完全有益于康复。在今天,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癌症带来的病苦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或减轻,各种有效的治疗能够大大延长其生存时间,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像众多的“抗癌明星”在抗癌俱乐部中愉快地生活,有的人甚至比患病前取得更大的成绩就是证明。

[ 本帖最后由 后知先觉 于 2009-11-1 20:50 编辑 ]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11-1 13: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呵呵,后知先觉,辛苦了。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走出癌症治疗误区
   ■误区一:迷信偏方盲目就医
  ★提醒:癌症治疗已有规范
  ■家属对患者隐瞒病情
  远离致癌的52种植物
  石粟、变叶木、细叶变叶木、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猫眼草、泽漆、甘遂、续随子、高山积雪、铁海棠、千根草、红背桂花、鸡尾木、多裂麻疯树、红雀珊瑚、山乌桕、乌桕、圆叶乌桕、油桐、木油桐、火殃勒、芫花、结香、狼毒、黄芫花、了哥王、土沈香、细轴芫花、苏木、广金钱草、红芽大戟、猪殃殃、黄毛豆付柴、假连翘、射干、鸢尾、银粉背蕨、黄花铁线莲、金果榄、曼陀罗、三梭、红凤仙花、剪刀股、坚荚树、阔叶猕猴桃、海南蒌、苦杏仁、怀牛膝。  
        误区一:低估酒精的致癌作用
  该项包括29个国家、29925名成年参与者的国际性调查显示,在高收入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人们往往低估酒精的致癌作用,有42%的人认为饮酒不增加癌症危险。与此相比,低收入国家(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中15%的人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国、黎巴嫩、乌克兰、多米尼加共和国、墨西哥等)中26%的人持相似观点。在高收入国家,59%的人认为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过量饮酒更危险。而事实上,研究结果显示,蔬菜水果的保护作用不及酒精的危害作用。
 
 误区二:精神压力和空气污染的危害作用被夸大
  在高收入国家,57%的人认为精神压力的致癌作用比酒精强,78%的人认为空气污染是比酒精更强的致癌危险因素。而实际上,并没有证据显示精神压力是癌症的危险因素;空气污染与过量饮酒相比,也只是一个较弱的危险因素。

  误区三:癌症=绝症
  在中、低收入国家,人们对癌症的看法更加悲观。在低收入国家,48%的人认为癌症没有什么治疗办法,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在中等收入国家,39%的人持相同看法。与之相比,高收入国家中仅17%的人有此看法。
  这种错误的看法可能影响到人们参与癌症筛查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误区四:治疗癌症是医生的事
  在低收入国家,75%的人认为在制定治疗癌症的方案时全都是医生说了算,仅8%的人同意患者应该与医生一起做决定。与之相比,经济发达国家中72%的人认同患者与医生共同决定的模式。

  总结:行为因素危险被低估
  UICC候任主席希尔(Hill)认为,上述结果反映了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尚存在许多误区。人们低估了行为因素(过量饮洒、肥胖)的危险,夸大了环境因素(压力、空气污染等)的致癌作用,这对今后开展癌症相关教育很有启发。相关人士还应该加强对行为危险因素的宣传,促使人们意识到改变生活方式对降低癌症危险的重要性。

[ 本帖最后由 后知先觉 于 2009-11-5 21:57 编辑 ]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希望这些资料能够给患有恶质病的病友以启发和科学指导,也给我们健康人一个健康启示!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1: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原帖由 灿烂仆人 于 2009-11-1 13:24 发表
呵呵,后知先觉,辛苦了。

只要是对大家有益的事情辛苦也值得!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11-4 18: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赣州
感谢后知先觉的帖子,书本上看不到的文章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11-29 20: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12-13 11: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谢谢提供的资料,仔细地看。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6-28 18:21 , Processed in 0.06154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