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1637|回复: 292

老妈加油(2014年6月、2015年7月肺部复发两次后行手术,目前术后3个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4 18: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心随境转 于 2015-12-20 11:44 编辑

      2013年是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年初老妈开始咳嗽,伴有嗓子干痒痛的症状,身为护士的她自己断定为感冒,去药店买回感冒药,吃了两周不见好转;于是又自行断定自己是咽炎,持续服用相关中药、西药,服药期间嗓子的症状好转,但咳嗽一直持续。(所谓医者不自医啊。)因为我没有和爸妈同住,只知道她咳嗽,不清楚她咳嗽得究竟有多厉害,所以偶尔电话叮嘱她去看医生,并没有督促。(这是我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如果当时陪妈妈一起去,就不会拖到转移.)

    直至3月23日(周六)老妈咳嗽时无意摸到颈部淋巴结肿大,才于3月25日(周一)独自去县医院。当老妈叙述病情为咳嗽,嗓子干痒痛,医生就要准备开药了。老妈告诉他颈部淋巴结肿大了,医生才停笔摸了摸,然后问我妈:“你打算做什么?” 我妈说:“做个CT吧”。(无力吐槽了,尽管我妈也在医院工作了一辈子。) CT一拍,CT室的医生就直接告诉我妈要做增强,高度怀疑肺癌,且肿瘤包裹血管。(就这么直截了当滴告诉我妈了。。。)我完全无法想象老妈当时的心情,她拒绝在县医院做增强CT,回家憋了半天,各种给我爸发脾气之后,终于告诉了我爸。(我爸一直就少根筋。。。)当晚下班后,老爸再确认我回到家中后,才告诉了我,瞬间我从天堂掉落地狱。。。想过一万个结局,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老妈才55岁,刚退休享受晚年生活。
   
     当晚我立即联系省医院的朋友,第二天去呼吸科看医生。无奈前一天的CT片子还没有拿到,医生也没法判断,只是安慰我妈说癌症这东西是慢性病,包块不是一两个月就长出来的。颈部的淋巴结也有可能是结核导致的。(我们都怀抱着这最后一丝希望,希望是肺结核。)四川省医院没有病床,门诊检查又费事;于是再次拖人于27日去四川省肿瘤医院检查,胸科主任一看之前在县医院的CT片子就立马收住院了,随即开始全套检查(纤支镜头取样活检、颈部、腹部B超、 头部、胸部、腹部增强CT、 骨扫描、 颈部淋巴穿刺免疫组化)。

   4月1日愚人节,我妈确诊右肺下叶小细胞肺癌伴(肺门、纵膈及右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真的是天大的玩笑。医生无奈地对我说:“只能说你妈运气不好”…的确运气不好,本人不吸烟\家里也没人吸烟;生活工作在没有工业的地区;饮食清淡、多炖煮, 小细胞却找上了她。我回家只对老妈说了一句话,准备开始化疗。

治疗前检查结果记录:
   免疫组化: CK+     EMA+    CGA+     SYN+       CD56+       TTF1-      P63-    LCA-

2013年4月1日CT影像描述:右肺门区软组织增厚及领进右肺下叶见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分叶状,病灶密度不均,较大断面范围约5.5*4.2cm,明显不均匀强化;肿块与右肺门及纵膈内隆突下肿大淋巴结分界不清,病灶周围肺野见斑片影、条索影,右肺下叶基底段见浓厚片影,较大截面约为1.0*1.6cm,有强化。右肺上叶见较高密度小斑点影。右肺门及纵膈内及右颈根多个增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较大截面约3.0*3.7cm.未见心包或胸腔积液。

肿瘤标志物:其他都正常,只有NSE稍高 (39.51ng/ml)

2013年6月5日化疗2周期后CT复查影像描述:右肺门见少许软组织影,未见明显强化。右肺下叶见软组织条片状影,不均匀强化。左肺下叶见小斑点影,未见结节及占位影,纵膈内见数个小淋巴结影。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影。双颈部见数个小淋巴结影,较大者约0.6CM。颅内、肝胆胰脾及双肾未见确切占位征象。

2013年7月17日化疗4周期后CT复查影像描述:右肺门见少许软组织影,未见明显强化。右肺下叶内见少量致密条片状影,不均匀强化。左肺下叶见小斑点影,未见结节及占位影,右肺门及纵膈内见数个小淋巴结影,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影。心脏大小未见异常,心包未见积液。
诊断意见: 同2013.6.5旧片相似。

2013年9月17日化疗5周期后胸部核磁结果:右肺下叶些列区见不规则片状等T1稍长T2信号影,增强可见强化;双侧胸膜稍增厚。纵膈及肺门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心脏及大血管形态、信号未见异常。扫及胸廓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及强化灶。


NSE记录
日期             NSE
2013.3.28                39.51ng/ml
2013.8.22         8.81ng/ml
2013.12.10      15.21ng/ml
2014.1.13               12.6ng/ml
2014.2.25               14.66 ng/ml



治疗记录:
2013年4月4日——4月8日:第一次化疗,自己百度了一些资料,知道标准方案为EP,主管医生也告知EP方案。结果第二天用药我才发现具体方案是洛铂50mg d1 + 依托泊苷100mg d1-5 (同时使用胸腺五肽、异甘草酸美)。当时百度了一下也有这么用药的,就没有多说什么。我妈对化疗超级敏感,用药的第二天明显不咳嗽了,并且脖子上的肿块也摸不到了。本来医生说间隔14天做第二次,没想到我妈的骨髓抑制太厉害,化疗一周后一度跌到1300,一路打升白针,但是针一停就又跌下去。(其实由于我们家的饮食长期是以素为主,化疗前我妈的白细胞就只有3200,当时医生说白细胞低一点也没什么大问题,就没有做处理)。为了给老妈升白,我们试了中药、艾灸(我自己在家操作)、鳝鱼骨头汤(真的很腥,我试了一口胃里就翻江倒海),打惠尔血(老妈嫌每天跑医院,把药拿回家,在她的指导下,我给她打)。第一次化疗,老妈的头发就几乎掉光了。


2013年5月14日——5月18日:因为严重骨髓抑制的问题,第二次化疗和第一次间隔了40天,主管医生说必须换方案,怕我妈身体受不了,改成奈达铂 100mg d1 + 依托泊苷100mg d1-5 (同时使用胸腺五肽、鸦胆子油乳剂)。我问医生问什么不可以用更为常见的顺铂或者卡铂,他回答时我妈身体弱,受不住。在医院还是得听医生的话,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接受了。由于第一次化疗后,老妈一直服用地榆升白片,5月18日查血,白细胞3.02, 医生开药连打3天升白针后出院(白细胞9700)。这次化疗中,老妈的胃口、精神状况还算好,每天很努力地吃东西。6月5日预约头部、胸部和腹部CT检查。


2013年6月5日:6月1日查血,白细胞2590,开了三天的升白针回家。6月5日查血白细胞8840,红细胞、血小板正常。
                          CT复查,影像科的报告要明天才出,主治医生下去看了片子说肺部的肿瘤几乎看不见了,颈部还有一个较大的淋巴结,建议继续原方案化疗2次,再看有没有必要放疗。


2013年6月7日——6月11日:第三次化疗完成,方案依然是奈达铂100mg d1 + 依托泊苷100mg d1-5,化疗期间每天有查血,第三天发现白细胞降到3100,开始打升白针。不良反应主要还是恶心、便秘。6月10日挂了华西医院的专家号,建议做完4至6个周期后开始放疗。

严重的骨髓抑制又来了,6月13日查血,白细胞1420, 惠尔血已经打上了,老妈前几日因为化疗的副作用没怎么吃东西,今天开始早上鸡蛋、豆浆、午餐晚餐增加鸭子、每天一斤牛奶,睡前一晚鳝鱼骨头汤,希望血象快点恢复正常。

2013年6月17日,白细胞1600,继续三天连打惠尔血,打到7000多,爸妈回自己的家了,留我一个人忐忑不安,因为我妈总是想着省钱而不配合吃一些东西。

2013年6月24日, 白细胞2190,继续三天惠尔血,饮食上早上加入海参一条。
昨天回父母家看望,得知我妈为了省钱没去打新鲜的牛奶,而是买的超市便宜得枕头包牛奶,顿时火大了,认真严肃地给爸妈谈了白细胞低对后续治疗的影响,告诉他们7月底我会把同层楼邻居家的房子租下来,让他们住,尽量给他们自由空间,免得两代人因为生活习惯的问题发生不愉快。老爸再次提起了让我要宝宝的问题(我今年30岁了,本来打算今年要宝宝,结果妈妈病了。我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怀孕,给妈妈一个希望和寄托未尝不好,但是我真的怕如果妈妈的病情中途急转直下,我又大着肚子,到时候谁照顾谁?)昨天一生气,当时爸妈的面坚定地说今年不要小孩了,老爸让我不要犯傻...

2013年6月28日——7月1日:第四次化疗开始了,这次化疗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因为之前老妈的白细胞一直很低,所以我们以为可能会再休息几天,6月27日去医院查血,结果让我妈和我惊呆了,白细胞2万,这是从来没有的数据,之前再打针,白细胞最多到8千多,所以决定如期开始第四次化疗。因为没有准备,我和老公都要上班,老爸前一晚回到自己家中,所以老妈独自去的医院,老爸9点在医院和妈妈汇合。中午老妈吃了两个馒头还有一些蔬菜,下午2点半,奈达铂出场,老妈一看那个遮光口袋就心生恐惧,赶忙躺下睡觉。希望她不要太难受,祈祷一切顺利。7月1日查血白细胞2300,医生停了第五天的VP16. 7月2日查血白细胞2660,没有继续下降,还是打了一支升白,明天出院。

主治医生今天建议手术,姑息性的切除原发病灶,清除与肺相关的所有淋巴结。害怕原发病灶包含非小的成分。胸腔镜操作难度系数太大,因为化疗后肺周纤维化,容易出血;所以开胸手术的可能性较大。我妈现在生存质量不错,害怕这姑息性的开胸大大影响生存质量,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2013年7月3日:去医院办理了出院手续。昨天主管医生没有给我解释清楚。今天去找了主管医生上一级的医生。他的解释是:4个化疗后,如果肺部达到完全缓解,不做手术。如果还有残余肿瘤,两个方案备选,一是放化疗结合;二是手术切除。预约了7月17日的胸部增强CT。如果没有达到PR,我会选择结合放疗的,老妈的生存质量第一位。医生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我好想告诉他我每天都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2013年7月8日,查血结果:化疗后第11天,白细胞1.96, 中性粒0.54, 从今晚开始连打三天升白。

2013年7月22日,因为白细胞2400,进行了三天升白治疗后,于2013年7月22日转到了放疗科,计划进行两个周期的放化同步。因为今天只是收入院,开了一些检查单,还未会诊,只是找主任看了下片子,所以具体治疗方案还没出来。主任说肺部还有少量残余,未达到CR,所以肺部的剂量为53GY或者55GY(我当时忘记记录了,所以这个数值不准备),锁骨上的部位30GY。因为放化疗同步,所以采用常规分割方式,不建议超分割。另外主任也坦言诱导化疗周期太长了,应化疗两周后同步。(但是当时我也去华西挂了专家号询问,他的建议是化疗4-6周期后开始放。)请教大家放疗方面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肺部是否三维适型,对正常组织损伤小些?放疗前是否需要再做个头部核磁和骨扫描,上次是3月底做得这两个检查了?只希望所做的选择对老妈是有益的

2013年7月25日:下午去医院和主管医生沟通,闹得不太愉快,他的放化同步方案中化疗用IP。我表示有疑问,因为我总觉得这是二线方案,现在就用太可惜。他觉得我质疑他权威,虽然我语气很委婉了。最不靠谱的是首先他说我妈是广泛期(同侧颈部淋巴转移);再者下午给我爸拼命推销分子靶向。天啊,小细胞居然推销分子靶向。
我现在决定要么转回原来的胸外科继续原方案2次化疗后,去华西肿瘤科放疗。
要么直接出院,去华西。

2013年7月26日:给原来的主管医生讲了情况,转回原来的胸外科,EP方案化疗第五次。老妈突然感冒了,暂定7月31日开始第五化。同步放化很困难了,因为没有在放疗科住院,只得先把化疗打了,我再去换个医生联系门诊放疗。

2013年7月31日:做好了万全准备,购买了Emend对付顺铂,结果哪知道查血结果白细胞只有1800,升白针伺候三天。老妈感冒差不多了一周多了,服用了一周阿莫西林,还有三天感康,白细胞由26号的5000多一下跌倒1800。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纠结啊。上午做了头部核磁,祈祷一些安好。


2013年8月3日——8月5日:头部核磁结果正常,由于感冒大跌的白细胞也在升白针的作用下恢复了。波折不断的第五化终于开始了,本来事前和医生沟通是EP,结果今天发现仍是老方案奈达铂,而且VP16减两天的量,肯能是老妈那脆弱的骨髓实在让医生不敢换顺铂。我也不再去纠结顺铂和奈达铂的问题了,毕竟已经第五化了。而且主治医生其实很负责,今天本来他休息,结果下午还是来病房看了看老妈的情况。这次用了Emend,貌似反应比以前小了,晚饭吃了一大碗面,然后说想吃西瓜,吃了小半个口口脆,然后睡在沙发上看电视。化疗完成,该好好去华西肿瘤科询问放疗的事情了,祈祷第五次化疗有效。

2013年8月4号,出现新情况,脉搏只有50左右,之前的几次化疗貌似没有出现过这个问题。老妈觉得提不起气,没有力气。百度到Emend的严重副作用有slow heart rate (降低心率) ,果然别人的成功经验不能复制啊,明天停药,希望心率能逐渐恢复正常。

2013年8月5号,减量第五化结束(奈达铂100mg d1, vp16 100mg d1-3), 由于怀疑emend导致心动过缓,今天停止服用。化疗过程中心率降到只有47,吓得我直接去找主治医生认错,这一回真的意识到个体差异太大了,他人的成功经验不一定能复制。测了血压111-68正常,医生说问题不大,让老妈最好起来活动下。在病房的时候,老妈状态很不好,中午没有吃东西,但回家后情绪好了很多,吃了一小碗饭,心率恢复到60。今天查血,白细胞2900。明天去开点扶正的中药,化疗五次,老妈明显虚弱了,双腿无力,爬楼梯很吃力。问了下中医,准备去弄点紫河车试试,下周三去华西,做放疗的准备,祈祷稳定下去。

2013年8月14日,华西门诊归来,收了入院,等待床位,计划两周后放疗。教授说虽然还有一些零星淋巴结,但是我妈的情况基本属于CR了,所以只是巩固性放疗。具体的靶区划分和剂量等他出差回来再定,刚好也让我妈的心脏恢复一下。今天做了心电图、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检查,好在都是正常的(心率6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也还不错2770,中性粒百分比51.6%。老妈最近饭量和休息都不错,第五次化疗期间瘦了两斤,已近长回来。

2013年9月2日, 老妈放疗之前的检查完毕,模也做了。 腹部B超结果正常,颈部还是有个淋巴结,与之前的检查无异。肿瘤标记物CEA有点超标3.92 (参考值<3.4), NSE 8.81。心率中古恢复到70次左右,白细胞3.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45.5%,稍微有点低。 夏天炎热,一直没敢吃紫河车,这两天虽然天气转凉,但是老妈腿上和手上有点长湿疹,觉得嗓子有痰,清不干净。今天(9月2日)按约去做了胸部增强CT,尚未拿到结果。 主治医生去美国参加学术活动半个月,这周才回来。 等他做计划划定靶区,定剂量可能还得等待两周。希望把老妈的白细胞养起来。

2013年9月17日:11号接到医院电话,让再做一个胸部核磁,看看淋巴结,预约到14号做。17号下午拿到结果:右肺下叶些列区见不规则片状等T1稍长T2信号影,增强可见强化;双侧胸膜稍增厚。纵膈及肺门未见增大淋巴结影。心脏及大血管形态、信号未见异常。扫及胸廓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及强化灶。
下面负责的医生说第一份放疗计划她早就做好了,但是陈主任看了,让再做个核磁看看。所以一切都只能等陈主任定夺。哎...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好的消息就是前五次化疗有效,淋巴结都消退了。

2013年9月27日老妈复位。放疗是调强十次,靶区为纵膈引流区淋巴,原位残余,以及颈部淋巴结。先放10次再坚持。放疗中心的人建议10月6号开始做,因为28号,1-5号都放假。好吧,让老妈好好过个国庆节。差不多同时确诊的另一个病友脑转了,我的心里开始惴惴不安,祈祷ing.

2013年10月12日,老妈放疗第七天,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复诊时,医生说还有13次,所以共计23次, 总剂量46GY的放疗。老妈说颈部的那个剩余淋巴结摸不到了,祈祷能顺利完成放疗,有个相对较长的稳定期。世事无常,生命太脆弱,老妈的同事下午四点在家觉得不舒服,120接走之后就停止了心跳。劝了老妈一会儿,希望她真的能做到珍惜当下。

2013年10月13日,老妈去医院看望同事的时候顺便查了个血常规。果然白细胞从3.7降到2.58,好在中性粒百分比是正常的,暂时不打升白,继续观察。

2013年10月19日,开始服用斑蝥和参一胶囊。

2013年11月29日, 老妈放疗结束三周了,白细胞2890,抵抗力低。一周注射两次迈普新,11月20日开始服用参莲,肠胃反应较明显,胃口不佳,恶心。一周后副作用减轻。目前还好,生活照常。12月5号去开复查的单子。祈祷一切安好。

2013年12月10日:放疗后一个月复查结果,总算阶段性胜利。
            白细胞低2100,中性粒百分比46%。
            NSE 15.21 (参考值<15)稍微有点偏高,继续观察,希望不要再走高了。
            颈部B超:右侧锁骨上区查见数个淋巴结,较大约5*3mm, 部分内可见点状强回声。皮髓质分界不清,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左侧颈根部大血管旁查见大小约为5*3mm的淋巴结,皮髓质分界可见,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余双侧颈部未见长大的淋巴结。
            腹部脏器及腹膜后B超:结果正常。
            胸部CT:胸廓对称,右肺上叶、中叶、下叶背段及左肺上叶、下叶背段见多发渗出、实变影。右肺下叶前基底段见条片状影。气管及叶、段支气管未见狭窄、闭塞及扩大,肺门大小、位置未见异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无肿大,纵膈未见移位。心脏未见增大,心包未见积液。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右斜裂增厚。(考虑肺癌放疗后改变可能)。
            骨扫描:全身骨骼显像清晰、完整,未见异常放射性分布


2013年12月23日-2014年1月7日:如愿以偿的带老妈去清迈、拜县、普吉、曼谷转了一圈。一路上老妈都很棒,食欲、睡眠都不错。就是1月4日左右开始上腹部皮肤疼痛,皮肤外观没有异样,摸或者捏又不痛,就是走路运动时皮肤表面疼痛。1月13号去华西皮肤科检查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皮肤科医生说不能确诊时带状疱疹,因为没有皮疹,并且是两侧疼痛,并非带状疱疹的单侧疼痛,让我去看肿瘤科。肿瘤科主治医师又不上门诊了,然我预约主任的号。我们都觉得有点兴师动众的,所以选择吃芬必得再观察一阵,希望不是和肿瘤有关。

2014年1月13日: NSE:12.6 (正常范围,且较上月有所下降),白细胞还是比较低3160,但是较之上月的2100也增长不少,血小板144.

2014年2月28日:催促老妈提前一周多去医院复查了。 B超、血常规、NSE、电解质、肝功、胸部CT和头部核磁。
                     NSE: 14.66 (上个月12.6)
                    肝功、电解质、血常规都正常,白细胞终于踩线及格3.56了。
                    血象B超结果:腹部正常;颈部淋巴结如前。
                    胸部CT结果有新问题:右下肺门新增少许软组织影包绕,不排除复发。
                                  具体CT报告如下:
                   影像所见:右下肺门见少许软组织影包绕,右肺中叶、下叶见磨玻璃影;右肺下叶前基底段见不规则条片状影,增强强化;肺门大小、位置未见异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无肿大,纵膈未见位移。心脏未见增大,心包未见积液。右侧斜裂胸膜增厚,双侧胸腔未见积液。

                   总结意见:1. 右下肺门少许软组织影包绕,周围磨玻璃影,与2013-12-6胸部CT对比,右下肺门少许软组织影为新增病灶,请结合临床,不除外复发。
                             2. 右肺下叶前基底段条片影,与2013-12-6胸部CT对比未见明显改变。

2014年3月5号:主任看了片子说,近支气管那个环状影暂不考虑复发,可能是血管,让继续观察。
                   头部核磁结果正常。

2014年6月:胸部CT显示肺部有新增的肿块,PET-CT确认是肺部复发,最大直径3cm,其余部位无转移,于2014年7月7日行EP化疗(顺铂+vp16)一次,接着在肺部做了再程放疗,立           体定向(SBRT)20次,剂量5000。之后再做了EP化疗3次,于11月20日做完第四次化疗后出院。此阶段我刚好怀孕,和主治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后,没有再去医院,全程我爸照顾,感觉我爸也进步了。女儿于2015年3月1日出生,妈妈很爱这个小宝贝,给宝宝洗澡的任务一直是我妈在做。


2015年8月:本来以为再程放疗能够长时间稳定,结果再次肺部复发了,还是右肺下叶基底段,大概有2.3*1.7cm。经过PET-CT确认没有任何淋巴结和远端转移,和主治大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看看能不能手术掉。因为肺部原发一直控制不好,放疗又不是可以无限制的,我也怕再次化疗无效,白白拖垮了身体,于是去看了胸外科。华西胸外科主任说可以做手术,并且再放疗的话,他也不敢做手术了。这个手术的决定真的太难做,好多病友和朋友劝我别做了,因为第一没有先例,按照我妈初次确诊的情况,3B期,根本不能从手术中获益;我爸妈起初也比较排斥。我一直抱着赌一把的心态积极做手术的准备,因为我知道不手术,继续放化疗的效果真的不好说了。正常情况下排队等胸外主任做手术要等3个月,在主治大人的帮忙下,两周等到床位,于8月31日入院,9月2号安排手术。其实在签术前同意书的时候,我怂了,脑子乱得一团麻,不敢签,到处求助。给最初给我化疗的胸外科医生打电话,他极力主张做手术;给主治大人发微信,可以他回美国了,有11小时时差,还再次打扰了小七(谢谢小七的帮助)。最后是我妈决定做,把我从医院赶走,让我爸来签字,并且给医生说如果家属不签她自己签。因为要照顾宝宝,手术当天我也没在医院,一大早7点半就被接去了手术室,快到12点送回ICU。

手术切除了右肺中下叶,清扫了淋巴结,并清理了粘连的胸膜。
术后病理报告:仍然是小细胞。syn +, CD56+, TTF1+, PCK(点状+),CK7 (小灶+),CgA -, CK 5/6 -, P63-, ki67 35%. 胸膜、支气管、主要脏器无癌累及,淋巴结无转移。



2015年12月10日:术后三个月复查,腹部BC没问题,头部核磁没问题,胸部增强CT结果如下:
                            右肺中下叶缺如,肺门区可见条状高密度影,支气管残端未见确切软组织结节及块影,左肺见散在斑片影及条索影。气管及叶、段支       气管未见狭窄,闭塞及扩大。肺门大小、位置未见异常。肺门及纵膈淋巴结无肿大、纵膈未见位移。心脏未见增大,心包未见积液。右侧胸腔积液,部分包裹。右残肺部分压迫性不张。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总结意见:
                            1. 右肺中下叶缺如,支气管残端未见复发迹象。
                            2.左肺散在慢性炎症。
                            3. 右侧胸腔积液,部分包裹,积液较旧片有所吸收,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3-7-22 22: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心随境转 发表于 2013-7-22 19:15
2013年7月22日,因为白细胞2400,进行了三天升白治疗后,于2013年7月22日转到了放疗科,计划进行两个周期的 ...


    心随,你考虑得很周到了。
    要检查头部核磁、骨扫描及腹部ct,以明确是否有肺部和纵膈放疗的指证,即证明是局限期,虽然化疗有效的情况下,出现远端转移的几率很小,但以防万一。

    肺部剂量这会儿不用明确开的是多少,医生会根据病人放疗的可耐受程度酌情增减量的。要明确和注意的是,何时对放射野进行调整,来重点加强放纵膈。

    因为你们是同步放化,所以要明确化疗是否减量还是同剂量。同剂量的话,密切观察红白细胞,化疗结束,即可用上胸腺肽,以在放疗期间提高免疫力,有些人会因此发热,你也要注意一下。放疗的时候,注意保护食道,因为放射性食管炎比放射性肺炎出现得早,可以发生在放疗期间,而放射性肺炎发生在放疗期间的几率会很小,个人认为是无法预防的,基本出现在放疗后1个半月—3个月左右,表现为白色细泡沫痰、咳嗽增多,处理方式基本是激素治疗或自行吸收,以后者为佳,因激素本身对肿瘤有促进作用,且“抗菌素、激素用时间长了>7天就有可能菌群失调,如霉菌感染”(转自一岁姐)。

点评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7-25 18:32
有爱,就有奇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8: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心随境转 于 2013-5-24 18:54 编辑

妈妈治疗2个月了,从最初的六神无主、惊慌失措到今天能够比较理性、平静地面对、接受这个事实,多亏了奇迹论坛和各位病友及家属的帖子。感谢丈夫一岁、kaiming28、sh3900、为了心爱的妈妈、龙三哥、箫子、sequen、枫月镶云,是你们的帖子和回复帮我驱散了迷雾,给了我信心和希望。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3-5-24 19: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阜阳
化疗有效,肝、脑无转移,预后还是较好的。
不像大城市的医生,内地医生方案都偏保守。其实顺铂血液毒性不大的。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sequen 发表于 2013-5-24 19:05
化疗有效,肝、脑无转移,预后还是较好的。
不像大城市的医生,内地医生方案都偏保守。其实顺铂血液毒性不 ...

的确是这样的,刚确诊时完全像无头苍蝇一般。觉得只要能够立即开始治疗就行,后来也曾拜托朋友去华西咨询过医生,华西更是一床难求,还是乖乖在肿瘤医院治疗。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3-5-25 09: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跟我爸一个情况。我爸没有转移到颈部,就是纵膈淋巴增大。用的是标准的ep,诺欣顺铂+依托铂甘。也挺敏感的。听版上朋友说,这对预后有利。

我爸第一次化疗后白细胞最低3.2,我们家也是长期吃素。不过最近饮食已经改变了,要补充营养,面对下一次化疗。我爸能做到能吃,能拉,能睡。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3-5-25 09: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希望阿姨治疗顺利,身体安康。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0: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小宋 发表于 2013-5-25 09:03
跟我爸一个情况。我爸没有转移到颈部,就是纵膈淋巴增大。用的是标准的ep,诺欣顺铂+依托铂甘。也挺敏感的。 ...

并肩作战吧,希望爸爸妈妈都平安。我妈现在也很努力第吃,每天坚持两个鸡蛋,豆浆、酸奶、鱼汤、蔬菜、水果、瘦肉。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0: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safe1314 发表于 2013-5-25 09:42
希望阿姨治疗顺利,身体安康。

谢谢!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6-18 08:08 , Processed in 0.0913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