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1-8 1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本帖最后由 龙纹 于 2018-11-8 11:30 编辑
我父也是混小(小细胞混腺癌),去年这个时候发现的,12月份开始化疗,6化28放。今年3月末做完大周期。原发病灶缩小了,但没有消失。6月末份检查,病灶没变化。10月初检查,病灶没变化。现在过去6个月了。一般混小都是按小细胞治疗的,个体差异化比较大。老木上面发的那个病例,是先化疗后效果不好做的免疫组化,而我父当时本身是10月末就检查发现了小细胞肺癌,然后直接做的免疫组化,然后不能确定又做了加强的免疫组化后,才检查出来的是小细胞混腺癌,具体的参数记不住了,不过上面病例里的ki-67只有35% ,而我父亲的这个指标当时是80%,这个是细胞活跃度的参数,可能是这个所以捷泰的母亲偏向腺癌,而我父亲当时的更偏向小细胞型。而我父当时的主治疗教授也说按小细胞治疗,并同时建议我们做检查,为后面靶向做准备。后面是正规小细胞治疗效果很明显,我们第一次,及第二次化疗就已经缩小了很多,所有最后没使用靶向。以上是我父当时的情况供您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