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PCI很微小的意义在于:对于检查看不到的早期脑潜伏灶,可以尽早杀灭,因而比不做PCI通过检查发现转移灶的情况早治疗了几个月,但对于总生存期没有多大影响;同时,做PCI后一段时期内可以避免因疏忽脑部检查而耽误了对脑转的及时治疗。
但是做PCI的坏处主要是:不管有无早期脑潜伏灶,对于PCI后身体其他部位癌肿控制不力的患者,发生脑转的概率仍然很高,但因为PCI的原因而必将影响对脑转的治疗,毕竟PCI剂量不足;对于没有早期脑潜伏灶且后期身体其他部位控制较好的患者,白白承受了PCI的副作用,影响脑部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脑预防放疗所产生的神经毒性对于有长期生存可能的患者的预后不利。更重要的是,脑部全脑放疗有个终身剂量,患者只有一次全脑放的机会,再脑转后只能采用立体定向放疗姑息处理。这唯一的一次全脑放机会,是放在脑预防阶段,还是放在脑转后,都是需要患者及家属认真考虑的。
基于以上基本原理,关于是否脑预防,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是否应该脑预防,个人建议如下:
1、部分人不建议脑预防:这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个性化治疗的角度来考虑的,且适用于那些分期肯定、经过规范治疗且治疗效果较好、有长期生存可能的I、II期患者,以及部分治疗效果较好、深入理解以上原理的III期患者。这部分患者可以选择不做脑预防,但要定期随访:空窗第一年每二三个月检查脑核磁,第二年时间可拉长,如发现脑转,及时根治方案施治。
2、除外的情况,听从医生建议吧,让做就做,没让做就不做。再展开阐述一下:
2.1纠结性格的,不做脑预防的话太纠结难受了,那就做吧,做了就消停了。
2.2小细胞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且小细胞极易脑转(生存2年以上的患者中,脑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50%-80%),大部分III期及IV期患者的预后很难超过2年,这是残酷的临床现实。所以,这部分患者不如放弃侥幸直面现实,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果断行脑预防放疗,起码大大降低了日后脑转成为生存短板,或日后颅外复发而脑转成为雪上加霜因素的风险。
权威专业论著《小细胞肺癌》指出:“循证医学的I类证据已经证实了PCI能够降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并能延长患者生存。因此,对经治疗后包括手术加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达到CR或PR的患者,应该推行PCI,因为这部分患者最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但是,接受PCI的小细胞患者中,仍有三分之一会出现脑转移,这部分患者接受再程头部放疗的有效率不到50%,预计生存期仅为4-6个月。”
3、进一步释疑——为什么临床大数据支持脑预防,而我用以上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反的?
“循证医学的 I 类证据已经证实了 PCI 能够降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并能延长患者生存。因此,对经治疗后包括手术加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达到 CR 或 PR 的患者,应该推行 PCI ,因为这部分患者最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但是,接受 PCI 的小细胞患者中,仍有三分之一会出现脑转移,这部分患者接受再程头部放疗的有效率不到 50% ,预计生存期仅为 4-6 个月。”
为什么临床大数据支持脑预防?是因为大部分患者不做脑预防后,却又耽误了二三个月一次的脑核磁检查,等脑部有症状了肿瘤已经很大了,再脑放预后也就差了。比对来看,大数据上自然不做脑预防的预后不如做脑预防的。
但是,如果大家选择不做脑预防,并加强随访检查,发现脑转及时治疗,那么,我相信结论会改写,即大数据上应该是不做脑预防更有利。理由是,首先,“生存2年以上的患者中,脑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50%-80%”,反过来说,有 20-50% 的患者不会脑转,如果这部分人做了脑预防,就影响了生存质量(神经毒性),影响了体质(免疫力),进而影响了预后。再者,对于那些免疫力较差(肿瘤细胞较顽固)且已有了早期潜伏的患者,因事先无法确知有潜伏而以脑预防剂量进行预放,在行PCI后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后期仍然出现脑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由于脑预防剂量不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