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的首位。据2007年甲状腺癌流行病调查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约为3.1/10万,女性为10.6/10万,年新增发病率为16%。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甲状腺肿瘤的80%。
Ret原癌基因定位于10号染色体10q11.2,含21个外显子,全长约60kb,编码一种跨膜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其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肾脏发育、神经嵴细胞增殖分化及肠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Ret原癌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激活机制为基因重排,迄今为止,已发现至少10余种类型的Ret/PTC重排,所有重排都是由DNA损伤导致的Ret基因酪氨酸激酶域与不同基因的5’末端融合而成的。Ret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发生基因重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中Ret原癌基因分别与同一染色体的H4及ELEI基因重排后产生了Ret/PTCl和Ret/PTC3型癌基因,而Ret原癌基因与17号染色体的RIa基因重排后产生了Ret/PTC2型癌基因。在这3种重排方式中,Ret/PTC1、Ret/PTC3重排基因约占所有重组基因的90%,且前者更为多见。Ret原癌基因发生重排后其编码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功能区可发生持续的激活,通过下游信号的传导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MEK1
MEK1基因定位于15q21。ME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是Ras-Raf-MEK-ERK通路中重要的信号分子,目前已发现多个亚型,MEK1和MEK2是MEK家族的两个成员,其中MEK1和MEK2激活ERK,在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分化、肿瘤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ERK信号通路研究中,常以MEK1/MEK2作为肿瘤治疗的靶标,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MEK1)是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传导通路中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詹启敏,2005年)。MEK1是MAPK的上游激酶,参与调节着此通路,具体通路为Ras-Raf-MEK1-ERK1/2。在肿瘤的发生中,发现了由于Raf、MEK1等基因的突变,导致该通路持续活化,这被认为是引起肿瘤无限增殖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Fukasawa等,1997年);目前发现MEK1在许多肿瘤中有过度表达,MEK1的活化可使哺乳动物细胞发生转化。另外,在裸小鼠,活化性MEK的组成性表达可减少细胞对生长因子的依赖性,自主生长及诱导肿瘤形成(司履生等,2002年)。目前,针对MEK1的抑制剂也处于临床试验中,如:MEK抑制剂——AZD6244(阿斯利康公司)是一种小分子的MEK选择性抑制剂,能抑制由MAP2K1突变诱导产生的ERK活化。
RET
韩国首尔国家大学基因组医学研究所Ju等研究发现:针对1例EGFR、KRAS、ALK基因均为野生型的33岁男性非吸烟肺腺癌患者的肝脏转移灶,研究者通过转录组测序的方法,从52种融合基因变异中发现了最有意义的KIF5B-RET融合变异,并进一步从20例EGFR、KRAS基因野生型肺癌患者中发现了2例含有KIF5B-RET融合变异。值得注意的是,针对KIF5B-RET这一在NSCLC中发现的新融合基因,该研究还进一步发现,转染表达KIF5B-RET融合基因的Ba/F3细胞显示出了RET的高表达和磷酸化活化,而体外实验发现,多靶点药物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及凡德他尼均能抑制该细胞的增殖。2012年2月,《自然医学》(Nat Med)杂志连续有3篇短讯(Brief Communications)报告了肺癌中的RET融合基因及其临床意义。这与之前Ju等在《基因组学研究》(Genome Res)杂志上发表的肺癌KIF5B-RET融合基因的报道一致。这些研究明确提示,肺癌中存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新分子亚型RET融合基因型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