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099|回复: 10

砒霜治疗癌症须知很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8 08: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砒霜治疗癌症,早有临床,不是什么新事物 .同病房的胰腺癌病友就是受益人,几次从死亡线上被其拉回,如今仍健在.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特例或是奇迹.在肯定其疗效的同时,还应了解其潜在的危害 危险,用药其间的注意事项.
     摘了点文字,利己利人.  


      砒霜
  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O3),白色,八面体状结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热可以升华,故精制比较容易;升华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为As2 O3。红砒是除含AS2O3外尚含红色矿物质的一种砒石。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价铁及硫化物则显红色;天然品经分析尚含少量锡、铁、锑、钙、镁、钛、铝、硅等元素;加工品的杂质成分取决于原料和加工过程。
      
      性状
  该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能溶于水、乙醇、酸类及碱类。加热则升散而发蒜臭。

  拼音: Pi Shuang

  【中文名称】三氧化二砷;亚砷酐;砒霜;白砒;亚砷酸酐

  【英文名称】arsenic trioxide; 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结构或分子式】As2O3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197.83

  【密度】单斜4.15;立方3.865(25/4℃);无定形3.738

  【熔点(℃)】立方278;单斜312.3;无定型315。

  【沸点(℃)】457.2

  【毒性LD50(mg/kg)】

  人经口致死量70~180毫克/60公斤。

  【性状】

  有种中变体:无色单斜晶体,无色立方晶体,无定形体

  【溶解情况】

  微溶于水而生成亚砷酸。单斜和立方晶体溶于乙醇、酸类和碱类。无定形体溶于碱类,不溶于乙醇。

  【用途】

  用于玻璃工业和制备药物、杀虫剂、除草剂等。

  【制备或来源】

  可由含砷矿石煅烧升华而得。

  【其他】

  有剧毒。沉淀出的氢氧化铁与微经灼烧的氧化镁混合物可作解毒剂。

  分类: 为砒石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

  加工:《本草衍义》:“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纍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大块者已是下等,片如细屑者极下也,入药当用如乳尖长者。”

  性味归经: 辛酸,热,有毒。

  功能:祛痰止哮,截疟,蚀腐,杀虫。

  主治: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梅毒,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8: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砒霜无疑是一种“一级”毒药,但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砒霜在治疗人类疾病方面,能够起到很多作用。历史上,早有将砷化合物用以治疗昏睡病、肺结核、皮肤病等顽疾的记载。美国纽约赛奈山医药学校的临床医学教授、肿瘤专家塞缪尔·韦克斯曼介绍说:“人们总是害怕砒霜中毒而死,并认为它是产生肿瘤的原因。但追溯到希波克拉底时代(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的名医,生活年代约为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0年,被称为医药之父),它就以这种或那种形式用来治病。砒霜的药用达到顶峰时期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所有的药师都会使用这种药品。”在19世纪的施蒂里亚,就是现在的奥地利南部和斯洛文尼亚北部,那里的农夫们经常摄取一定剂量的砒霜,用以增强他们的体魄;17世纪的英国,砷的多种化合物被用来制取防腐剂;1909年发现的一种砷化合物——砷凡纳明长期被用以治梅毒、雅司病及其他螺旋菌感染,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青霉素所代替。
奇特效果
  今天,砒霜的使用已经得到了严格的控制,但是在治疗一些寄生性的疾病时,仍然少不了砒霜的帮助。除了医学领域,砒霜的组元砷还是半导体工业中重要的元素,它多用于镓砷化合物中。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随着中医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共识,中医药中使用砒霜治疗一些肿瘤疾病,特别是急性脊髓白血病的实践也得到了证实。这种血液疾病的患者,由于体内遗传因子突变而产生畸形蛋白质,白血球的正常产生与死亡就会受到干扰。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证实,砷的三氧化合物能够使得畸形蛋白质产生自我消灭的能力,从而使白血球的生长恢复正常。韦克斯曼说:“可以说,这种药物可能是可预见的治疗此类白血病的最佳药物形式。”一些医生还认为,砷的三氧化合物对病人的副作用小于常规的化学疗法。砷的三氧化合物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诸如淋巴癌、前列腺癌或子宫癌的临床实践。 

  最近的研究还显示,少量的砷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它能促进蛋氨酸的新陈代谢,从而防止头发、皮肤和指甲的生长紊乱。美国官方开办的大福克斯人体营养学研究中心药剂研究师埃里克·乌图斯认为,少量的砷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但他补充说,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要盲目地“采取有潜在危险的方式”补充砷元素,“改善基本饮食习惯要好得多”。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8: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多种海产品,如虾、蟹、蛤、牡蛎等,体内均含有化学元素砷。一般情况下含量很小,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能使这些动物体内砷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虾体内所含砷的化学价是五价,一般情况下,五价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理论上讲,高剂量的维生素C(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毫克)和五价砷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我们常说的“砒霜”),当三价砷达到一定剂量时可导致人体中毒。

  虾体内的砷由无害向有害“转化”的过程需要大剂量维生素C的参与。只有在大量吃虾的同时,一次性服用500毫克维生素C片,才可能导致“砒霜”中毒。

  根据20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布达(FrancescoBuda)教授和他的实验小组成员,通过精确的量子计算手段发现熟透的蟹、虾、三文鱼等呈现出诱人的鲜红色的原因,是因为虾、蟹、三文鱼等都富含虾青素(英文称Astaxanthin,简称ASTA)熟透的蟹、虾、三文鱼等的天然红色物质就是虾青素。尽管虾、蟹大部分虾青素都存在虾壳中,大部分虾青素被人们吃完后随壳丢弃了,但依然会有部分虾青素被吸收进入体内。虾青素的抗氧化性即还原性是维生素C的6000倍,在进食虾过程中五氧化二砷与虾青素保持动态着平衡,如果再同时大量摄入了还原性较强的维生素C是否打破了原有动态平衡,导致五氧化二砷还原成三氧化二砷的连锁反应,而产生砒霜中毒。上述假设已经在很多科研机构在积极验证,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揭开谜底。为了安全起见,所以进食如虾、蟹、蛤、牡蛎等多种海产品时,还是不要同时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和含维生素C的食物,至少过4个小时以上再服用维生素C和含维生素C的食物。

   以讹传讹的虚假报道:维生素C+海鲜=砒霜

  ——“解毒功臣”维生素C

  最近两三年来,报端常有“维生素C+海鲜=砒霜”的报道,现代传媒,特别是网络,已经把它传遍了几乎每一个角落,且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事。

  为此,笔者就此消息开展追踪求源调查,结果发现,原来竟是以讹传讹的虚假报道。该虚假报道危害极大,如果再不及时纠正,势必贻误大众的健康,特别是好吃海鲜一族的健康。

  最早的报道来自深圳的《晶报》,时间是2003年7月1日,题目为:《维生素C+海鲜=砒霜?》文中说:

  “爱吃海鲜的朋友要小心了,不久前,有报道指台湾地区一位女士暴毙,死因很可能是晚餐吃了大量的虾,同时又服用了大量的维生素C。专家指出,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

  现在很多人都养成了每天服用维生素C片的习惯,认为维生素C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益健康。吃海鲜更不用说了,很多人面对美味,情不自禁。可这二者结合竟然会造成这么可怕的后果,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师于康医生介绍,多种海产品,如虾、蟹、蛤、牡蛎等,体内均含有化学元素砷。一般情况下含量很小,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能使这些动物体内砷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虾体内含有五价砷,一般情况下,这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但当高剂量的维生素C(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毫克)和五价砷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我们常说的“砒霜”),当三价砷达到一定剂量时可导致人体中毒。

  于医生认为,上文中提到的那位女士的情况生活中较为罕见,只有在大量吃虾(特别是可能被严重污染的虾)的同时,一次性服用500毫克维生素C片,才可能导致“砒霜”中毒。

  但是,于医生为爱吃海鲜又服用维生素C的朋友提出了一些忠告:(1)吃新鲜的海鲜。(2)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条件下,要谨防海鲜类食物腐败,也应特别注意蔬菜和水果的饮食卫生。(3)尽量由蔬菜和水果中自然获取维生素C。(4)未经医师允许,不要擅自吃大剂量的维生素C片。并非服用维生素C越多越好,一次性服用维生素C片超过4片(400毫克)或每日服用总量超过600毫克,不会增加药效,吸收率也不会增高,同时还会导致结石,使一些疾病的症状加重,如痛风等。所以,正常情况下,日服V-C片不能超过4片,一次不能超过2片。(5)服用大量维生素C片(每日超过5片)期间,忌食海鲜。(6)金属类元素容易沉积在海鲜的头部,所以尽量不要吃虾头、鱼头。”

  这里,所谓虚假报道是:“有报道指台湾地区一位女士暴毙,死因很可能是晚餐吃了大量的虾,同时又服用了大量的维生素C。”这条消息查无实据,完全是杜撰。

  既然事情发生在台湾,那么,理应看看台湾是怎么报道的。

  据台湾有关网站报道,自从这个消息流传以后,许多网民向有关医学网站发帖子咨询,网站的医生请网民提供消息来源,有网民发回帖子,查到这条消息最初是从台湾新竹县竹东镇工研院环安中心处理组资源化室林莉玲发出的。

  文章[帖子]是这样写的:

  “在繁华的街上,有家生意兴隆的服装店,它的女老板李小倩突然无缘无故的暴毙,使人们无不感到十分惊异,明明昨天还好好的,笑咪咪的接待顾客,怎么一夜之间,就奔赴黄泉呢?警局接到报案的电话,火速赶到现场,只见死者七孔流血躺在地上。经过初步验尸,断定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砒霜从何而来?警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调查。

  邻居有人说:李小倩昨天下午到医院看过病,是不是开错处方?吃错了药?结果-李小倩患有坏血病,即维生素C缺乏症。这种长期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营养缺乏症,主要由于血管壁害,产生齿龈、粘膜、皮肤以及身体其它部位出血渗血,防治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或服用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因此,医生开的处方和她服的药,无非是维生素C罢了,又哪来的砒霜?

  是不是食物有问题?

  李小倩昨天与家人共进晚餐,吃是一样的饭菜,喝一样的汤汁,家里每个人都没有异样,食物会有什么问题呢?经过进一步侦查的结果发现,李小倩开服装店这几年来,财运不错,赚了些钱,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日子过得顺心,人很乐观,同时她生性厚道,待人谦和,人际关系融洽,从未与人有过什么嫌隙,或发生过什么争执,她怎么会自杀或被人杀害呢?

  不久,一名医学院的教授被邀赶来协助破案。他询问了一下侦查情况,仔细地察看了死者胃中取物,不到半个小时,李小倩的暴毙之谜便揭晓。

  教授说:李小倩既非病死,亦非自杀,更不是他杀,而是死于无知的它杀!他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它字?它杀?大家莫名其妙?那砒霜是从何而来?

  教授回答说:是在她腹内产生的。李小倩患坏血症,医生给她开了维生素C这是对症下药,完全没有问题,而问题出在她晚餐吃了大量的虾,本身没有问题,所以她的家人吃了都没有事,但李小倩却同时服用了维生素C片,问题就出在这里!

  前不久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种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这种物质食入体内,本身对人体并无毒害作用,但是,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之后,由于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即砷酸酐,亦称五氧化砷,其化学式为As2O5,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亚砷酸酐,亦称为三氧化二砷,其化学式为As2O3,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砒霜!

  砒霜有原浆毒作用,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巯基酶的活性,并使肝脏脂肪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窍出血。所以为慎重起见,人们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应当忌食虾类。”

  该网站营养保健咨询科饶月娟营养师看了帖子后回答:

  “此篇流言乍看之下的确令多数人觉得非常恐怖,但冷静思考之后,也许您会和我有同感,觉得它比较像一篇推理小说,但如果这是一篇推理小说,作者的想象力是很丰富没错,可是专业知识不足与没有正确搜集资讯的结果变成一则危言耸听的文章。

  由于此篇文章末有署名与连络电话,于是为了询问文中所提及之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于是拨了电话至工研院,林小姐本人不在,但她的同事转述说明此篇文章并非林小姐所发出,而她也不知有这样的一篇研究报告。”

  台湾陈正育营养师对上述报道评论说:

  “关于这篇网络报导,其实根据卫生署向台北荣民总医院毒药物咨询中心查询相关文献,幷无发现任何有关维生素C引起虾类中毒的医学报告。此外,该中心表示,甲壳类如虾、蟹、龙虾及贝类如蛤、牡蛎中虽含有砷,但绝大部分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达百分之九十九,而有机砷可以很快排出体外,几乎没有毒性。然而无机砷(包括三价砷及五价砷)确实有毒,若保守估计无机砷含量为海鲜含砷量的十分之一,而虾含量若以4ppm计算的话,欲达到最低可能致死剂量二十毫克,必须一口气吃下五十公斤的虾,才可能致命。

  此外,在学理上,已纯化的维生素C与五价砷,如果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加以化学催化作用,或许有可能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变为三价砷(俗称的砒霜)。然而餐点当中所食用之维生素C及虾子,其分别所含之维生素C与五价砷量甚低,又无化学催化剂及适当之反应条件,实际并没有产生砒霜的疑虑。

  因此所得到的结论是:除非是一口气吃下220~512只以上的草虾,并且同时马上吞下极大量的维生素C,才有可能引发中毒!其实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服用维生素C,是会促使肠道蠕动过快而引发腹泻,进而将维生素C排出体外。所以要造成维生素C+虾类=砒霜中毒事件,是超困难度的挑战。”

  看来,我们大陆的消息似乎是从台湾传过来的。深圳《晶报》传播虚假消息难辞其咎。然而,这篇报道中有关对于康医生的采访却是真实报道,尽管于康医生所言完全是谬误。

  笔者于2003年曾去信寻求消息来源和询问有没有科学文献记载,两年多过去了,还没有收到于先生回音。然而,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这篇虚假报道已越传越广,居然作为一种饮食禁忌,被多种书籍、报刊、杂志“定格”。虚假消息出来了,还有专家推波助澜,它传播的速度当然会更快,传播的力度当然势不可挡。

  至于说于康医生错在何处,关键错在对维生素C的解毒功能缺乏了解。就科学性而言,维生素C+五氧化二砷(低毒)=三氧化二砷(砒霜、剧毒),也完全是虚构。

  维生素C是解毒功臣。维生素C可以解砷毒,解砒霜的毒。

  196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医生手册》是当年非常畅销、非常普及、非常实用的一本书。

  该书第三章第十一节为“常见职业病和职业性毒害”,在第255~256页“砷中毒”一节,提到:

  “在以白砷制土农药时,在熔炼砷矿石和焙烧其他含砷矿石时,均可能发生中毒。

  白砷是亚砷酐(AS2O3),为白色粉末,能溶于水。毒性较砷酐(AS2O5)高,比硫化砷(如雄黄)的毒性更高。”

  这里的所谓白砷、亚砷酐(AS2O3),就是俗称的砒霜。

  在治疗急性型砷中毒的项下有6项措施,其中第4项为:静脉注射加维生素C500毫克的25~50%葡萄糖溶液20毫升,必要时可隔4小时再重复注射。

  对慢性型砷中毒:采用对症状疗法、维生素疗法(维生素B和C)和增加体力的措施(如营养)。”

  由此可见,在1969年之前,维生素C是排解砷毒的有效措施。对急性砷中毒一般用量为500毫克,必要时可4小时一次。500毫克在今天看来量并不大,但是在那时已经是超大剂量了。

  砒霜中毒在当时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制作土农药时,二是服用砒霜自杀。用维生素C解砒霜毒原理何在,书中没有讲述,或许那时只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未可知。

  在有关解毒原理方面,维生素C可以解许多化学物质的毒。

  我们的肝脏是负责解毒的最大器官,其次为肠和肾。肝脏通过过滤血液、合成及分泌胆汁、中和有毒物质这三个途径排毒解毒。

  在中和有毒物质方面,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起到关键的作用。而要解毒酶有活性,据研究,需要大量维生素C(此外还需要适量铜、镁、锌)。

  肝脏还生产一种叫谷胱甘肽的解毒物质,许多金属毒物和非金属毒物都是脂溶性的,要排解必需将其转化为水溶性形态。而谷胱甘肽即担负这一使命。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C可以提高机体谷胱甘肽的制造量,有效参与解毒。

  在解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对肝脏有伤害的自由基,而维生素C恰恰是最强力的自由基清除剂

  有关专业书籍均提到,维生素C可以解多种金属毒和非金属毒,比如汞、砷、铅、镉、铬、苯、酒精、亚硝酸等。

  维生素C本来可以解砷毒即解砒霜的毒,但在虚假新闻的渲染和“专家”的推波助澜下,竟然成了制造砒霜的“祸首”。这不是把功臣打成罪犯吗!?虚假新闻何其毒也!

  正确的结论是:吃了海鲜要吃维生素C,因为海鲜往往有毒,而维生素C可以解毒。

  [其他]

  关于“一次性服用维生素C片超过4片(400毫克)或每日服用总量超过600毫克,不会增加药效,吸收率也不会增高,同时还会导致结石,使一些疾病的症状加重,如痛风等。”也是错误的。

  有关结石,服用维生素C不会引起肾结石,请参阅《现代营养学》第八版。有关痛风,维生素 C 可将叶酸转化成亚叶酸(folinicacid),以便储存叶酸。叶酸是蛋白质分解成胺基酸所必需,又是核甘酸形成嘌呤 ( purines )所必需,若缺乏维生素C,则嘌呤代谢会失常,痛风形成机会增加。维生素C还可降低血清尿酸的含量。

  不过砷毒性具有积累作用,如果长期这样的吃法,即使每次量较小,也依然有慢性中毒的可能.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8: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急救措施
  1.发现有人误食砒霜中毒,要尽快催吐,以排出毒物。催吐方法是让病人大量喝温开水或稀盐水(一杯水中加一匙食盐)。然后把食指和中指伸到嘴中和舌根,刺激咽部,即可呕吐。最好让患者反复喝水和呕吐,直到吐出的液体颜色如水样为止。

  2.可把烧焦的馒头研末,让病人吃下,以吸附毒物。也可大量饮用牛奶(3-5瓶)、蛋清(4-5个)以保护胃粘膜。

  3.砒霜中毒后,能否作适当的急救处理,这是决定病人生与死的关键。而后应快速送往医院,因为现代医学对砒霜中毒已有了特效解毒剂──二巯基丙醇,它进入人体后能与毒物结合形成无毒物质。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2-1-19 07: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谢谢诶楼主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2-1-19 1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我家先生的中医主治医师给我们一个建议:吃蟹壳粉,也就是把吃蟹留下的空壳清洗干净,然后晒干、磨粉并装入胶囊,每天服用3次,一次2粒。说是有较好的抗癌作用。

不知道是不是基于“虾青素”、“砒霜”这个原理?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2-1-19 12: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一般虾、蟹类含虾青素的食物1000克的虾壳中含80-100毫克虾青素,鳌虾类含虾青素的食物是所有虾、蟹类虾青素含量最高的,鳌虾类含虾青素的食物1000克的虾壳中约含800-1000毫克虾青素。不过除了油闷大虾等少数烹饪方法能把虾青素从虾、蟹壳中滤出一部分,其大多数虾青素随虾壳、蟹壳被丢弃了。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2-1-20 08: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丈夫一岁 发表于 2012-1-19 12:27
一般虾、蟹类含虾青素的食物1000克的虾壳中含80-100毫克虾青素,鳌虾类含虾青素的食物是所有虾、蟹类虾青素 ...

你们这样吃蟹壳粉有效果吗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11-24 03:48 , Processed in 0.0509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