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952|回复: 9

谈谈一线上靶向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8 1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了手术、放疗、化疗也在进步。这些进步跟靶向治疗比较起来,还是靶向治疗的人活的时间长?

  张力:靶向治疗目前在临床上用的还是晚期病人,吴院长提到的疗效主要是针对可能我们认为最能够获益的病人,有基因突变的人群,没有基因突变的人群也会从靶向治疗中获益,但是这种获益可能没有突变的人群获得多。

  我们什么时候用靶向治疗,如果是对最容易获益的人群,我们主张一开始就用,不要打化药。如果对获益比较小一点的人群,我们主张先化疗,然后再做靶向治疗,使这些人群先从化疗获益一点,再用靶向治疗获益一点。因为大家毕竟知道70%的病人并没有基因突变的,这类的病人是先要打化疗,因为化疗是选择性没有那么高的治疗手段,可能对所有人群都是获益人群。如果没有效的话,再考虑用靶向治疗。这样的话,让每一个病人都有治疗和获益的机会。

---------------------------------------------------------------------------------------------------------------------------------

最近搜狐采访的多位专家都提到了一线上靶向的言论,包括吴一龙,支修益等
奇迹里面的多位一线上靶向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4-20 0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我爸爸一线上靶向,效果很好。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耐药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9: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一线上靶向是不是有这样的优势
1.效果好,看报道说,一线有效率76%,而化疗后上靶向只能有48%
2.一线靶向有效的话,可以争取到时间去补身体或者增强身体免疫力,为将来的治疗打好基础
3.二线化疗的话,靶向有效期间积累的身体和营养应该是有用的,如果能多坚持几个月,那么再用靶向有效的几率就大了,
将来如果靶向药选择多了的话,可以好几种靶向交替使用,中间夹杂化疗,这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4-30 15: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有理想是好的   呵呵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09-4-30 15: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the 于 2009-4-27 19:48 发表
一线上靶向是不是有这样的优势
1.效果好,看报道说,一线有效率76%,而化疗后上靶向只能有48%
2.一线靶向有效的话,可以争取到时间去补身体或者增强身体免疫力,为将来的治疗打好基础
3.二线化疗的话,靶向有效期 ...

现阶段比较前卫的方法就是靶向药物与化疗交替进行。
有爱,就有奇迹!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23: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2009年肺癌研究的探索与期待   

  《医师报》:有人说2009年是风云变幻之年,那么在肺癌领域我们将有哪些期待呢?

   吴一龙教授:在2009年的春天展望未来,这是一件让人充满悬念和期待的事情。    2009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流程图可能将完成,这将极大地规范晚期NSCLC的诊疗行为。按照这个流程图,临床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然后将患者分为有基因突变组、无突变组和不确定组,再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或处置,如有突变的患者进行靶向治疗,无突变的按照组织类型给予相应的化疗等。   
-------------------------------------------------------------------------------------------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0-6-10 23: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2009年7月1日,英国将易瑞沙列为肺 癌一线用药。生命时报上看到的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0-6-11 00: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靶向药物易瑞沙在欧洲获准对非小细胞肺癌做一线治疗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15:40  北京晚报

  本报讯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10余年来临床肿瘤学中最受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而且,已经使一些病人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肾癌、B细胞淋巴瘤、肝癌和消化道癌获益。2009年7月1日,口服的小分子表皮因子酷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易瑞沙)在欧洲获准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诊断后的一线治疗。

  据了解,欧洲每年新发晚期肺癌病例超过10万例,大约10%至15%的非亚裔肺癌病例存在表皮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研究表明,吉非替尼对此类肿瘤患者疗效突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孙燕教授表示,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成了我国“同病异治”的典范。靶向治疗必须找到合适的靶点,疗效才能发挥,表皮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在欧洲和亚洲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0%至15%和30%至40%,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类型的肿瘤对吉非替尼高度敏感,这类病人还可以不必首先选择化疗,而且该药可用于其他治疗后的维持治疗,从而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

  早在2005年2月28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已经批准吉非替尼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阿斯利康(中国)特药销售和市场副总裁张颖女士表示:“吉非替尼在欧洲的成功上市,将满足更多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求,意味着表皮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患者将第一次拥有一种优于化疗的一线治疗。阿斯利康(中国)也将努力让吉非替尼在中国市场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http://news.sina.com.cn/c/2009-07-24/154016008352s.shtml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6-25 15:03 , Processed in 0.0605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