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35|回复: 2

中医与主动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6 14: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珠海
癌症自然疗法调养堂  

     何为中医?现在的人一定会说,这还不简单,用草药治病的就是中医。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完全正确。在古代根据医道高低,中医分为三品:上医、中医(中品医)、下医。​

上医,也称道医:

    上医深谙道法自然,熟知药理,洞察万物,精通阴阳五行,周易八卦,懂得调动天地灵气、四时更替、环境风水。巧借自然之力消病于无形,防病于未然,对自然之物随手拈来都能做药。上医并不以医为业,多为隐世高人,以修道体道悟道为追求,多是道、武、医博通精善,如明代的张三丰。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鲁肃说,这世上有可见之兵,和不可见之兵,所谓不可见之兵,就是草木山川、雾气云泽、风雨烈日等,诸葛亮可以草船借箭,陆逊可以火烧连营,都是借用了大自然神奇的不可见之兵。诸葛亮应该算作半个上医,其巧借东风治好周瑜之病就是最好的说明。如果不是名利所累,或者为哪一句“士为知己者死”,想必应该会高寿终老于隆中吧!上医在古代都是凤毛菱角,极少显山露水,少有人知。自明代道运终结后,再无听说,应该绝迹了。上医者善巧借天时地利人和顺势而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范仲淹少年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相医并沦,治国若治人,可见古代医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崇高。故古语曰:“上医治国”。

中医(中品医):也称人医

    中医(中品医)主张有病向内求,认为病从口入,习性养护。寻找到致病的原因,采用“主动治疗”,持戒克制,修身养性,顺应自然,把持守中,和于术数,恢复阴阳衡,就能不药而愈,达到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必然。其核心是顺应自然返璞归真,中医(中品医)清楚明白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却也能伤人身体,最起码也要耗费人的气血才能被人吸收。所以其核心理念是有病尽量不用药、少用药,实在要用药,也要用在最恰当的时候,以达到药半功倍的效果。故中品医不善草药,但通药理,懂针砭灸罐之术。由于人性的贪欲,人们更愿意有病向外求,求神医神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食色性也!向外求,只是花点钱;时间也短,药到病除后可以“生活依旧”;向内求,却要节欲断念,修身养性,费时费事太难做到。在远古的时候,向外求就已经成为主流,所以很多圣人就提出要“修身养性”,不光是为了快乐幸福,更是为了要远离疾病。随着生活水品的提高,人的欲望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少人愿意修身养性,节制欲望,中医(中品医)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特别是现代,人们对神医神药的依赖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改变自己的习性就能不药而愈,虽然现在很少有人能理解和相信,但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故古语曰:“中医治人”。

下医,也称术医:

    下医以外求为主,精通草药,主要外借草药之力,內施针砭灸罐之术。对病情危重者,能做到药到针下病除。也包括只识草药,靠偏方走天下的草医。或只善针砭灸罐之术,帮人通络排毒,减轻病痛的术士(现在称理疗师)。下医懂得一心钻研草木针术,将草木针术用到极致。从古至今,医术精湛者人才倍出数不胜数,因为符合人性的需求,有了市场,慢慢成了一种谋生手段,得到了迅速发展。因为是技术活,后来演变成代代相传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将其看成是中医的全部。术医为了生计,不会向人们推崇中品医的防未病及不药而治的理念.今天上医及中医(中品医)已经被当成了神话,被称为玄学,湮灭于历史岁月之中,被人遗忘。故古语曰:“下医治病”。

    ​大家都看过扁鹊的故事,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扁鹊是尽人皆知的神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扁鹊的两个哥哥也颇懂医理。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 3 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于病情发作之前,就告知如何避免,听他话的人都不会生病。而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感觉不到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看上去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在我们乡里流传。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用麻药让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我的两位哥哥。”文王叹道:“你说得好极了。”按扁鹊的话说,大哥属于上医,二哥属于中医(中品医),扁鹊自己属于下医。但最出名的是扁鹊,最无闻的确是大哥,依次是二哥。这故事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了有病向外求,求医问药。很少有人能有病向内求,改变不良习性,做到不药而愈。

主动治疗(针对慢性病)

   中医治病的方针是:“内病靠养,外病靠治”。内病指由于长期的环境、心理、生活习惯等,使得身体的内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慢性疾病,外病指由细菌、病毒、风寒暑湿燥或外伤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急性疾病。对于慢性病,中医治疗的核心是:“七分养、三分治”。这个“养”字绝不是简单的休息,补营养或吃好、喝好、睡好等。“养”指的是培补正气。削弱病气,就是“主动治疗”。何为主动治疗?顾名思义,主动治疗就是有病向内求,主观上找出违背自然产生疾病的根源,即不良的生活习性,加以改之,铲除疾病土壤,使身体内部环境逐渐改善,同时培补正气,养精蓄锐,使身体得以自行恢复,达到不药而愈。而被动治疗恰恰相反,是有病向外求,不寻求主观上的改变,只寄希望于神医神药。现在的人都习惯被动治疗,认为被动治疗是治病的唯一途径。主动治疗即可防病于未然,又能治病于必然,在古代提倡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其实就属于主动治疗,受到有识之士大力推崇,提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贤达志士很清楚,没有健康的身体和优良的品德,其他都是空谈。所以过去读书学智慧懂得遵道,读书人一般都知道洁身自爱,克制节欲,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现在读书是学知识为赚钱,对道视而不见。黄帝内经有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主动治疗是一个系统疗法,包含:心疗、食疗、起居、运动、理疗、药疗等等。里面每一项都需要有极大地智慧,其目的就是培养你有一个良好的人生观,使得正气充盈;培养你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消除了疾病产生的土壤,自然就能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必然。所谓能外其形骸,天不能病也!

   《内经》“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的核心,即“邪伏防发,既病防变”。“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所以比较容易治疗。倘若不及时治疗,病邪就会由表入里,逐渐加重,正气受到严重耗损,以致病情危重。因此,有病之后,就要争取时间及早调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局部到整体,防微杜渐,这是人所尽知的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所谓“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弭患于未萌,是为上工。”但是当病已成,且是大恶之疾,上医又该如何应对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多数人理解为:当人体被外邪侵袭,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外邪是由表入里,由轻到重,步步深入的,其传变的一般顺序依次是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藏。传至五藏,终至难治。所以越早治疗越容易。但笔者认为这种理解虽没错,但过于肤浅。大恶之疾,病已入五藏,入五脏之病已如洪水猛兽,来势汹汹。若针锋相对,必然祸及五脏,岂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可能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得不偿失。治病如打仗,当避其锋芒,攻其弱项,上兵之道也。故善治者治皮毛,不善治者治五脏;善治者治人,不善治者治病。善治者首先要找到疾病产生的源头,予以截堵,铲除疾病的土壤,切断病气的输入。其次,培补正气,压制和削弱病气。最后,在最恰当之时,施以针药,对疾病发起总攻。以达事半功倍之效。正气者,百病之死敌,上工之利器也!正气的重要性可以用两个真实故事来阐明。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被元朝俘虏后,宁死不降,为削其斗志,敌人将其关入一土牢,土牢宽八尺,深三丈二尺,四面都是土墙,只有一个很小的门户,冬天阴冷,夏天闷热.一下大雨,牢房积水盈尺,水退以后,炎热逼人,垃圾和腐烂的尸体,空气中充满着湿味,霉味,臭味,简直使人无法忍受,一年多时间,文天祥居然没生一点病,他自己也觉得奇怪.忽然他悟出了真谛:因为自己有精神上的修养,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就是天地间的正气.有这种正气,就可以战胜种种邪气.百病不侵。于是文天祥提笔写下了他那篇气壮山河、千古不朽的《正气歌》。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两个病人去医院化验,一个得了癌症,一个没啥病。但医生填化验单把两人的名字写调了。结果没病的那个看到自己得了癌症,没多久就吓死了。而那个得癌症的以为自己没病,却活的好好的。正气一破,病气必猖,势如破竹,纵是华佗在世亦无能为力矣。这两个真实的故事,说明了正气和精神对人健康的重要性。所以有了病,首先不是打针吃药,更不是手术等自毁长城的做法,而是培补正气。特别是得了恶疾,身体已虚不受补,不管这个药好不好,你吃药就等同吃毒。故而培补正气。削弱病气,是主动治疗的核心,上之上上策也!。

    疾病是我们的老师,它教会我们要懂得守道和敬畏,它提醒我们有了错误,必须改变,其实行为思想才是疾病的根,不去除病根,讲能治好病那是是缘木求鱼。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闲事忙!人总是在病苦危殆边缘上才会反思,所以佛菩萨常以逆境救人,比丘修行常带三分病苦。世上只有一种人得病是治不好的,就是执着心强不愿改变的人,你变,病亦变;你不变,病亦不变。人挪活,变则生!主动治疗的人往往会成为命运的主宰,被动治疗的人常常成为命运的弃儿。智者造命、强者抗命、弱者认命、愚者求命。我们必须用智慧来対治疾病,而不是用药物,用药物是不得已外求的表现,用智慧是洞悉生命内修的自然!药物只能救人一时,智慧却可以救人一世。用智慧面对所谓的“不治之症”时,就不会病急乱投医,更不会选择自残的方式,其实简单才自然,自然才有效,所谓大道至简。道德经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从古至今,莫不如是也!真可谓:“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玄之又玄,通者了然!”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7-3-26 17: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必须顶起来,贴中上品。
有爱,就有奇迹!
发表于 2017-4-3 23: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不错~确实是精髓的概述~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11-26 06:50 , Processed in 0.0508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