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1999 发表于 2017-4-19 18:16:11

香港肝癌分期系统」之建立,标志著肝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新方向

港大建立全亚洲首个具治疗指引肝癌分期系统有效提高肝癌患者存活率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及玛丽医院外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建立了全亚洲首个具治疗指引的肝癌分期系统,名为「香港肝癌分期系统」(Hong Kong Liver Cancer(HKLC) staging system)。此项香港的医学突破最近刊登于世界最权威的肠胃及肝科刊物《肠胃学》(Gastroenterology),「香港肝癌分期系统」已经广泛得到国际认同为目前最好的肝癌分期系统。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外科学系讲座教授、肝胆胰外科主任、孙志新基金教授(外科)潘冬平教授指出:「肝癌在西方国家较为少见,但在亚洲地区则为常见癌症,佔全球每年肝癌死亡病例超过80%。改善治疗指引对减低香港及全球的肝癌死亡率极为重要,与现有的分期系统比较,『香港肝癌分期系统』提供更佳的肝癌分期及更新和更积极的治疗策略,有助提高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及治癒机会。」

除了较现有的系统让更多肝癌病例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外,新的「香港肝癌分期系统」亦特别针对亚洲人口的独特风险因子而设计。与现有系统分为4期相比,新系统根据病人状态、肝功能及肿瘤范围将肝癌分为5期。潘教授相信透过改进诊断、临床管理和治疗,「香港肝癌分期系统」将会对肝癌治疗带来重大及正面的影响。

开发「香港肝癌分期系统」及治疗指引
「香港肝癌分期系统」及治疗指引是根据玛丽医院自1995年至2008年超过3,800例肝癌的数据作出统计分析而建立,并与现行「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 staging system)进行比较,分析两个系统治疗指引对于肝癌病人的长期存活率的影响。「香港肝癌分期系统」根据病人状态、肝功能及肿瘤范围将肝癌分为5期,建议对肿瘤局限在肝脏,例如患有多发性肿瘤或肿瘤入侵血管的中晚期肝癌病人,使用更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根据「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这类中晚期肝癌病人不建议接受外科手术,只建议姑息性治疗。相对于「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治疗指引,「香港肝癌分期系统」治疗指引可有效地提高肝癌患者整体存活中位数多一倍 (16.6个月vs. 8.9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患者有多发性肿瘤或肿瘤入侵血管,根据「香港肝癌分期系统」建议接受外科手术的5年存活率也可以达到50%,当中相当部分病人更得到治癒; 相对「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只建议接受药物治疗,5年的存活率却是0%。

肝癌分期系统及治疗指引
由于80%肝癌病人伴有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或酒精引致的肝硬化,肝癌病人的病情预后指标及治疗选择,不仅取决于肿瘤的状况,肝功能亦是一项重要因素。因此,肝癌分期及治疗选择比其他癌症更为複杂。现时世界各地有不少肝癌分期系统亦会考虑肿瘤的状况及肝功能,但迄今只有由西班牙肝癌临床小组于1999年制订的「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获得全球多个地方广泛採用,因为它是唯一结合肝癌预后分期及治疗指引的系统。
「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之局限
西方国家普遍使用「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但在亚洲国家并不普遍接受。「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是基于西方专家治疗肝癌的有限经验而制订,很多亚洲专家均认为该分期及治疗指引过于保守。举例说,患有多发性肿瘤或肿瘤入侵血管的肝癌病人,根据「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被排除接受外科手术,因而剥夺了病人潜在治癒的机会。因此,各国专家都期待一套更合适的肝癌病情预后指标及治疗指引,希望藉此能够延长肝癌病人的存活率及治癒机会。「香港肝癌分期系统」预计将取代「巴塞隆拿肝癌分期系统」,成为全球在治疗肝癌方面的新标准指引,增加病人的治癒机会。

肝癌在香港及亚洲
肝癌在全球癌症中排列第五位,佔全球所有癌症病例的5.4%。全球的肝癌病例中,有超过80%来自亚洲。现时全球每年有近100万宗肝癌新病例,单单中国已佔超过55%,成为国内第二位常见癌症。肝癌在香港的致命癌症中高踞第三位,每年约有1,900宗肝癌新病例。引致肝癌的最主要原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次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酒精性肝硬化。手术切除是根治性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虽然肝脏移植提供了另一种有效治疗早期肝癌的方案,但其应用受到肝供应不足的限制。最近数年新肝癌治疗方法如热消融、经动脉化疗或电疗、分子标靶治疗等增加了不同分期肝癌病人的存活率,但如何根据病人的癌症分期而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医护人员面对的重大挑战。「香港肝癌分期系统」之建立,标志著肝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新方向,提供更有效和可靠的治疗肝癌指引,为这种致命危疾的病人带来新希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肝癌分期系统」之建立,标志著肝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