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x2232
发表于 2015-3-6 06:13:55
热心的大默默娘俩汤圆节快乐 吃了几个 不敢多吃 我吃了四个 哈哈哈原来能吃十多个 吃才一个
redboy
发表于 2015-3-6 08:53:17
大姐加油,心态是最重要的!!!
豆豆爸
发表于 2015-3-6 10:14:35
本帖最后由 豆豆爸 于 2015-3-6 10:19 编辑
全部看完,只看到了病理跟相关组化的结果,应该就是2A,2B的样子了,手术还算是值得了。另外,后期是否化疗(P53强阳,淋巴遍地开花,这个确实有点出人意料),选择了什么治疗方式,目前还真没看到,根本时间来判断,估计就是靶向药的作用了
月季花
发表于 2015-3-6 14:26:24
豆豆爸 发表于 2015-3-6 10:14
全部看完,只看到了病理跟相关组化的结果,应该就是2A,2B的样子了,手术还算是值得了。另外,后期是否化疗 ...
看来你性子急,告诉你病理跟相关组化的结果2A,化疗7个疗程,前3个疗程失败,后4个疗程成功,身体化疗不下去了,吃靶向凯美纳,目前能啰啰嗦嗦乐观的写帖子。
月季花
发表于 2015-3-6 14:32:33
本帖最后由 月季花 于 2015-3-6 14:33 编辑
深夜3点,姐蹑手蹑脚来到我身旁,递上一杯水,小声说:“妮子在电脑前没睡呢,查肺炎、肺结核,还追问我你的咳嗽是啥引起的,咳嗽多长时间?啥症状?治疗情况等……”
姐姐虽然以不知道搪塞过去,但看到可怜的女儿不顾旅途的劳累,为妈妈的咳嗽寻根求源焦急万分的样子,很是心疼。
第二天早上六点,原定我们瞒过女儿悄悄回医院,可我们刚准备走,女儿便打开房门问:“你们干啥?”
“你刚到家,休息一下,我们去医院看病。”我没答完,女儿果断的说:“我也去。”
姐姐和丈夫面面相觑,我刚开口说 “你在家吧!”“妈我要去!”她语气不容置疑。
看来告诉女儿的预期提前了。
我家距离医院25分钟车程,坐在车上丈夫一言不发,孩子什么也不问,我沉思良久,必须赶在到医院孩子看到“肿瘤科病区”之前告诉她真相。
“宝贝,妈妈得了肺病,医生说可能不好,我就做了手术,需要治疗一段时间。”我轻描淡写地说。
“没事妈妈,不管啥病,你都不要怕,有爸爸我和大姨呢!”孩子急忙安慰我。
“其实也不算啥,割了一叶肺,住在医院边治疗咳嗽边等结果呢。”我避重就轻。
“妈,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咱啥病都不用怕!”她紧紧握着我的手。
“我们全家一起共度难关,就是癌症也有治好的,不怕。”丈夫看到孩子这么懂事,情绪放轻松了一些,忍不住露出了底 。
月季花
发表于 2015-3-6 14:35:35
孩子在伺候我的日日夜夜里很快接受了我生病化疗的事实。
随后在女儿陪伴我的日子里,我俩谈了除了谈生病的前前后后,还谈了工作,谈了学习,谈了人生,谈了生死……
其实,有时父母高看了孩子的智商,低估了孩子的情商,伴随他们成长的不仅仅是年龄,还有适应社会的各种智慧和能力,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他们超乎寻常的能力一旦迸发,真的会令我们引以为豪的……
关键是家长如何去教育和引导!
大墨墨健康
发表于 2015-3-7 00:20:31
本帖最后由 大墨墨健康 于 2015-3-7 00:27 编辑
元宵节,和家人一起看烟花和元宵的小晚会,看这台上歌舞表演,听着主持人的串场互动,期待着八点的烟花点燃,生活的美好丝丝入目。
大红的灯笼成串挂起,按照家里风俗,元宵节是需要吃汤圆和有彩灯猜谜烟花等节目的,小时候奶奶每年会给我们姐妹们买生肖彩灯,在黑夜里提着互相嘻嘻,如今我们慢慢长大,逢年过节操着家里的心,汤圆送到长辈家里,进屋也不只是挑选好吃的,也会打开冰箱看看食物是否丰富,是否需要补充,屋里到处走走,看看阿姨哪里没有打扫好或者哪里需要搭把手帮忙的,经验和浓浓的亲情随着时间而越酿越浓。
去年的元宵,我匆忙赶这过的,当时母亲还体力恢复的不如现在,走到楼下,还没来得及猜灯谜就气喘吁吁的了,在灯笼下,红红的灯光映衬着母亲脸颊也红润起来,黑夜看不清全貌,就灯下那张熟悉的面孔暖暖的浅笑着.......。如今又是一年,一起看完半个多小时的烟花晚会,除了放后烟雾至咳嗽感觉不适,其他一切如初。
璀璨的烟花团团绽放,在草坪上提前摆好烟花长龙,按照次序依次点燃并组成图案,像一条火龙,蜿蜒着游来,最近的时候仿佛在头顶绽放,向着自己迎面扑来,一瞬间,自己的渺茫和宇宙的浩大催生出一种澎湃的心情,这或许是每年大家都喜欢过节的原因,仪式感和喜庆,心灵的一次欢悦。
渺沧海之一粟!
大墨墨健康
发表于 2015-3-7 00:22:57
零散记得一些句子,随手记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问曰: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回复: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