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奇迹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416|回复: 0

服用靶向药的4种误区,你中招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 13: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本帖最后由 360健康科普 于 2018-4-24 16:24 编辑

近年来,在肺癌、乳腺癌、肠癌、胃癌、前列腺癌、肾癌、白血病等治疗上均有能够精准定位、消灭癌细胞的相应靶向药陆续问世,被一些晚期癌症患者视为“救命稻草”。

但是对于靶向药物,在与患者的交流常常遇到一些啼笑皆非的事儿:我们得的都是肺癌,为什么他吃某药效果很好,为什么不推荐我呢?……今天小编讲几个故事(以肺癌为例),大家看下自己是不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案例一
张先生的母亲是肺癌晚期,在无法手术,又不愿化疗的情况下,张先生打听到一位朋友家人服用的一种靶向药效果很好,于是不惜重金托朋友从国外买来服用,然后两个月过去了,肿瘤非但没有任何的缩小反而扩大了。

问题:

张先生的母亲没有医生处方,也没有做过基因检测。盲目跟风买药,也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正确的做法:

张先生应该带母亲去做基因检测,判断是否存在突变基因。如果存在突变基因,张先生可根据基因检查结果让医生开具药物处方,凭此购买药物;如果不存在,说明张先生的母亲不适合使用靶向药物,应咨询医生寻找新的治疗方案。

案例二
李女士的父亲这个月刚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但是她父亲一直以为自己是肺炎,李女士一来为了向父亲隐瞒病情,二来听说靶向药效果好且没有副作用,于是从代购那里购买了几疗程的仿版仿制药。

问题:

目前国际上,小细胞肺癌并没有并没有特定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仍以联合放化疗作为首选方式。而且靶向药物副作用小并不代表没有副作用。此外,仿制药来源于国外代购,其合法性和合规性谁来保证。

正确的做法:

李女士应该配合医生做好放化疗方案的制定,而不是擅自替患者选取治疗方案。隐瞒病情的初衷可以理解,但也可尝试与患者进行沟通,患者的积极配合有利于治疗。而且李女士想要从国外获取国内未上市的药物或相对便宜的仿制药,可以通过合理、合法、正规的渠道购买药物,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自行出国就医。

案例三
赖爷爷服用易瑞沙1年了,最近发现耐药了,于是他自行决定更换为特罗凯。半个月后,赖爷爷去医院检查发现肿瘤大了好多,一时间慌了神,不知道怎么办。

问题:

自行决定更换……我们都不是医生,还没搞清楚状况,不能随意更换治疗方案。

正确的办法:
赖爷爷在靶向药耐药后,需重新进行基因检测看有无EGFR T790M突变,有EGFR T790M突变可选择三代药奥希替尼(AZD9291),没有的话需和医生商量重新选择新的治疗方式。

案例四
洪大妈肺癌IIb期,手术后医生要求进行辅助化疗。但是洪大妈听病友说化疗太折磨人了,靶向药倒是效果很好。于是她强烈要求医生辅助治疗方案改为靶向治疗。

问题:

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后为防止肿瘤复发常采取辅助治疗方案。研究显示,与化疗相比,靶向药作为辅助治疗方案的总生存期(OS)并没有显著优势;除此之外,无进展生存期(PFS)在24个月内可能有显著优势,但24-36个月PFS曲线趋于融合,48个月后PFS曲线完全融合。

正确做法:

洪大妈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辅助化疗。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盲目跟风买药换药,也不看是否适合自己。患者错误选择靶向药的初衷是可以理解:担心放化疗的副作用,隐瞒患者病情,也可能是别人的错误诱导……但我们仍要苦口婆心的劝各位患者和家属——不要乱吃靶向药。

因为靶向药物就是找到突变基因后精准攻击,不同的基因点出问题,用的靶向药是不一样的。而对于不存在治疗靶点的患者,治疗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 首先浪费钱,大部分靶向药物都没进医保,全是自费药,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吃黄金”。

  • 其次,靶向药副作用小但绝非没有,皮疹、出血、腹泻等都是常见不良反应。不要随意自选靶向药,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盲目选择靶向药会延误病情,错误的治疗方式会强化肿瘤异质性,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


总而言之,广大的癌症患者及家属,一定要理性对待靶向药,不要人云亦云。

为能更好的帮助到大家,我们请了专业的医学顾问为您免费解答癌症相关问题
我们建了一个CA互助交流群,
病友和家属可以交流病情,医学顾问也会实时解答大家的问题,提一些专业的建议。
入群可以加小助手微信:jk3602017
有爱,就有奇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隐私服务条款|小黑屋|手机版|91奇迹 ( 京ICP备2020048145号-6 )

GMT+8, 2024-5-15 02:20 , Processed in 0.0545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