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小儿外科医生患肺癌晚期,求助信令人唏嘘
这两天,一封癌症患者的求助信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因为求助者是一位小儿心脏外科医生,在祝福他一切顺利的同时也不禁在想:“连治病救人的医生患肺癌后都要向社会求助治疗费,倘若是个普通的农民或上班族呢?我们该如何在求助大军中’脱颖而出‘,获得应有的帮助“?安贞医院小儿心外科博士后患癌求助
年仅35岁 曾救治2000余名患儿 罹患恶性肺癌晚期
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来自一名癌症患者的求助信在网上传播开来。不同的是,求助患者赵涛此前是一位心脏外科的医生。求助信发出后赵涛收到了来自同学、同行等热心人的捐款,其中还有他曾经救治过的患儿家属的捐款。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赵涛目前正在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进行打药治疗。
曾救治2000余患儿的医生突患重病
35岁的赵涛目前是北京安贞医院的一名博士后在读生。他本科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硕士就读于解放军医学院(301),之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专攻小儿心脏外科专业。
从他的履历中可以看出,其在医学领域倾注了十余年的时间和精力钻研学习,对医学的热爱是他十多年来寒窗苦读的重要动力。在求助信中,赵涛写道,“每次看到患者能够康复出院,患者本人和家属对我们医生辛苦付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时,就觉得自己的苦和累都值得。”
以博士后的身份在安贞医院学习期间,赵涛的主攻方向是小儿心脏外科专业,这是一个风险更高、纠纷更多,同时技术挑战难度也更高的领域。其间赵涛救治了2000余名患儿,“儿科的孩子很多都是家庭贫困拖到晚期才来看病,病情危重不说,婴幼儿本身抗打击能力就很差,稍不留神就可能葬送一个幼小的生命,所以我在工作中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很多患儿家属都觉得我们太苦了,劝我们多注意身体。但救活一个孩子就能挽救一个家庭,我还是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地奋战在临床一线,累并快乐着。”求助信中赵涛写道。
高强度工作让身体不堪重负
心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夜间急诊手术需要随叫随到。对于赵涛来说,苦战、夜战、血战、鏖战也司空见惯,“第二天连正常生理节奏都是紊乱的,很多时候病人危重我守在床旁忙碌一整夜,眼睁睁看着ICU窗外天亮的时候不定期常有,护士们常说我几乎就住在科里了。”
工作的巨大压力和强度让赵涛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亲朋好友包括患儿家属的再三劝说也没能让他放下手中的工作。感觉到身体疲惫的赵涛认为自己还年轻,能扛得住,就继续按部就班地工作着,直到今年开始血痰多了,在家人的担心和百般催促下,赵涛才去做了CT,却发现左肺有实性肿物。为了明确诊断他做了有创性的肺穿刺,当时就发生了失血性休克和窒息,幸亏抢救及时才捡回来一条命。“病理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我一个三十多岁正值当打之年的战士始料不及——恶性肺癌晚期!”
收到曾救治的患儿家属的捐款
调整好心态后,赵涛接受了左侧肺大部切除+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和基因结果都证实了T4N2期的晚期肺癌诊断。在咨询了国内外专家的意见之后,赵涛紧接着就开始了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治疗。
然而随着治疗的进展,费用逐渐成为摆在他面眼前的一道难题。北漂十余年来,赵涛几乎一直在交着学费上学,“没房没车,连抵押资产换钱的可能性都没有,没病的时候仅能勉强糊口,一得这病更是当头一棒。”赵涛说,他父母都是农民,倾其所有在为他治病,70多岁的伯父伯母也从外地赶来照顾他的起居,而女友也一边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日夜守候在床旁照顾,一边拿出所有积蓄全心全力救治。
但在巨大的医疗开支面前,所有这些加上亲朋好友的捐助,都无法填补继续治疗的巨额开支。无奈之下,赵涛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向社会求助,“这么多年来患者和家属对我的认可和尊敬是我不断努力前行的动力,我不想自己的人生征程刚刚开始却这样倒下,我还想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救助更多需要救治的患者,给他们生的希望。”
很快,求助信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赵涛更多的同学、同行向他伸出了援手。
值得一提的是,捐助的人中还有赵涛此前救治过的患儿家属。“微信和支付宝几乎要爆窗,昨天下午到晚上一直都在感谢和回复大家的关心,应接不暇,加上我打完药确实非常不舒服,后来太晚实在撑不住了,再次郑重一并向大家表示感谢,包括陌生朋友委托大家代为捐助,后期我会逐一整理登记,饮水当思源,受助当铭恩。”赵涛在朋友圈里写道。
担心求助信息被盗用辜负善意
在感谢众人捐助的同时,赵涛也担心求助信息被盗用。据赵涛介绍,最初本众筹申请的草稿只是先发了微信通讯录里不到十位好友,本意是想避免众筹平台的佣金提成,众筹平台不允许出现支付宝和银行账号信息,必须通过平台进行捐款。结果没想到社交网络力量太大了,很快他的微信和支付宝就收到了大量的捐助。
赵涛的朋友也及时提醒他,发出去的求助信息草稿容易被重名的不法分子篡改信息以达到诈骗目的,因此赵涛也及时申请了众筹平台认证,通过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式发布求助信息,不想因为疏忽而辜负了好心人的善良。
医生也是人,唉 redboy 发表于 2016-9-6 08:57
医生也是人,唉
是啊,蔡崇达在《皮囊》里写的一段我觉得特别贴切:
在白色的床单上,在白色的窗帘边,在百色的屋顶下,他们的名字都不重要,他们统一的身份是,某种病的病人。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也被重组了,同一种疾病的人,会被安排在邻近,经过几天的相处,他们成了最熟悉的人。 楼主上网了解一下原始点医学,我也是一个朋友推荐的。可以联系一下当地的原始点公益点寻求帮助,是自然的疗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