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有关酸碱体质与癌症的关系!
昨天偶然看到一个帖子说癌症患者大多数是酸性体质,碱性体质不易患癌症的,心里很是兴奋,由此还查到了新疆的恰玛古。但是早上在查找这种疗法的医学证据时却意外的发现了“酸碱体质与癌症的关系”是伪科学,这篇文章引用了多位可查的专家的言论。
说实在的,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很痛,本来昨晚都在做好梦,以为这种疗法可以有效的帮助癌症康复的,今天得到的结论不亚于一个晴天霹雳。
不过到现在我宁可认为后一篇文章也不是真的!
看到一些前沿的疗法或者是比较偏的疗法,心里真的很期待他们不是假的,或者可以成功,但是似乎得到的结果总是不令人满意。
今天发这个帖子就是给在寻找碱性食疗发的朋友一个参考!
近两年,在出版物和网络中流行着一种“健康新说”――大部分疾病的罪魁祸首都是“酸性体质”,这些疾病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甚至抑郁症等,因此提倡食用“碱性食物”。
此言论经一些媒体和网络转载,影响了相当一批读者。但《生命时报》记者从肾脏病学、肿瘤学、营养学界权威人士那里得到的信息表明,该言论纯属伪科学,没有丝毫科学根据。
肾病学家:食物影响不了体液酸碱度
听到上述说法后,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肾病中心首席专家谌贻璞教授首先表示,在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这些词。他解释说,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pH值)稳定在7.35―7.45之间。 之所以这么稳定,在于人体有三大调节系统,分别为体内缓冲系统调节、肺调节、肾脏调节。
在体内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系统,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地概括,就是体内酸多了,有碱性物质来中和;碱多了,又有酸性物质来中和。而肺调节,就是当体内酸性物质增多时,人会加快呼吸,将酸性的二氧化碳更多地呼出去,反之则呼吸变缓。肾脏也很重要,它能吸收碱性的碳酸氢盐,并排泌酸性产物。只有当以上三大调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情况下,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才会打乱,出现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而人体内的酸碱度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受到食物影响的。
一本宣传“体酸是百病之源”的书称:“当人体的pH值处于7―7.35之间时,属于弱酸体质,容易受到小病痛的干扰。”谌贻璞教授对此表示:“血pH值到7.2是严重的酸中毒,已经到生命的极限了。”书中还称:“pH值处于6.9―7,人极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谌贻璞教授哑然失笑,“我在临床上就没见过pH值低于7的活人,更甭说慢慢存活着去患癌症了。”
之所以“身体偏酸”会被着重渲染,这可能跟临床上酸中毒疾病较常见有关。谌贻璞教授介绍说,人体酸碱平衡紊乱有四种: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其中前两者较多见,但绝不能说人病了身体就会“偏酸”了。并且,就酸中毒的治疗来说,首先要从“治本”着手――尿毒症引起的,需要透析;糖尿病引起的,要用胰岛素;若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则需要改善肺功能……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才需要静脉给碱性药物,根本不可能靠吃“碱性食物”来解决。
上述图书名为《找对病源,碱回命》,还附赠100张pH试纸,建议读者“通过测尿液的pH值来判断体内酸碱度”。谌贻璞教授指出,这毫无科学根据,人的尿液本身就偏酸,而尿液的酸碱度根本不能反映体内的酸碱度。尿液酸碱度是与饮食相关,吃肉蛋奶等高蛋白物质时,尿液会偏酸一些;多吃蔬菜水果,尿液会相对偏碱一些。事实上,通过饮食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只能防治泌尿系统的某些盐结晶沉积或结石疾病,如为防尿酸盐结晶沉积肾脏或形成尿路结石,应该让尿液偏碱;为防尿路草酸钙结石形成,就应使尿液偏酸。
该书开篇即称:“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过一组数据――全世界有70%―80%的人属于不健康的酸性体质,有超过90%的人死于因为体质酸性化引起的高危疾病”,记者询问了多位教授级专家,大家对这些数据闻所未闻,也没听说过“联合国卫生组织”这个机构。
而据该书编辑刘女士介绍,此书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记者试图联系该书作者,但遭到了拒绝。刘女士称,作者为成都某中医院的医生。但她既不知道作者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其具体工作单位,更没有见过面,他们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他人进行的。而刘女士一直强调“这很正常”。据记者了解,出版此书的图书公司中没有一名学医的编辑,但他们却出版了多部医学保健类图书。
营养学家:酸碱性食物是无稽之谈
按照“酸碱体质论”的说法,人必须吃“碱性食物”才能健康。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副主编程义勇。程义勇说,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有研究食品化学的学者将食物燃烧后剩下的残渣溶于水,再测酸碱度,以此分析食物中的矿物质成分。但食品化学研究与食物进入人体后复杂的代谢有着天壤之别。程义勇指出,某些所谓的科普文章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根本不值得提倡。
但“酸碱性食物”一说在民众中造成了很多困惑,不少人询问营养学会的专家。对此,中国营养学会特别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做出了澄清:“‘食物酸碱平衡论’称,谷类、肉类、鱼和蛋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事实上,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预防上述慢性疾病,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而不是碱性的作用。”
程义勇强调,“我们检索了全球近50年来1000多篇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论文,没有发现因为食品酸碱性引起酸性体质的研究报告。负责任地说,食物分为酸碱性是食物化学的研究范畴,跟食物进入体内以后的代谢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肿瘤学家:肿瘤病因与酸碱无关
“酸性体质导致肿瘤”是“酸碱体质论”中很吸引眼球的一点,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他认为,“酸性体质致癌”根本“不值一提”。孙燕院士指出,人为什么会得肿瘤是通过生物学试验研究的,就是对动物、体外细胞进行长期的致畸、致癌、致基因突变试验,以观察某种因素是否会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孙燕介绍说,经过上述研究,目前公认的致癌因素有五类:第一,多环芳烃、芳香胺类等化学因素,多与环境污染和职业因素有关,可能诱发白血病、肺癌、膀胱癌等;第二,电离辐射、热辐射、慢性炎性刺激等物理性致癌因素,对白血病、骨肉瘤的发病有直接影响;第三,病毒,如幽门螺杆菌可诱发胃癌,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乙肝病毒可诱发肝癌等;第四,遗传因素,像乳腺癌、大肠癌等都有较明显的家族史;第五,免疫功能缺损。
“当然,这些年也有一些变化,”孙燕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不均衡、环境污染、内分泌失衡、肥胖,再加上过大的精神压力,都可能成为致癌的诱因。”
不过,孙燕表示,即使具备上述条件,人也不会一下子就患上癌症,而需要一个内外因素长期作用的过程。从这种角度来看,所谓“酸性体质致癌论”也是完全不成立的。
到底是科普还是营销
其实,很多宣称“酸碱体质论”的文章,都是在为推销某种所谓的“碱性产品”做铺垫。
记者注意到,一年前网络上的“酸碱体质论”文章还多以“科普”的面目示人,如今,几乎在所有该类文章后面,都有产品的身影或隐或现,不由得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
在新疆某保健品生产厂家的网站里,充斥着大量关于“酸碱体质”的“科普文章”,宣称各种癌症都与“酸性体质”有关。而他们提供的产品――“恰玛古碱性食品”就具有“排出人体内的酸性物质,纠正人体酸碱度”的功效,而且价格不菲,10毫升的一小瓶精油就卖358元,一瓶90粒的胶囊卖280元。除此以外,如“弱碱性水杯”、“碱性离子水”、“天然绿藻”等新奇产品,也都搭上了“酸碱体质论”的“便车”。
不过上述言论经网络和媒体转载,影响不小,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打鸡血、红茶菌,乃至前不久被批驳的“排毒餐”。对此,程义勇表示,科普宣传的对象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内容必须是得到充分证明的科学知识。“有些所谓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没有足够的实验依据,只是简单的推论或猜测,如果随意传播,就会误导广大群众。在学术界允许专家之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但一般群众对充满了术语的科普文章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容易受骗上当,这就需要专业科技工作者站出来澄清。”
谌贻璞教授则认为,对这些胡编乱造、敛财坑人的伪科学一定要狠狠揭发,使它成为过街老鼠,让科学恢复原貌。 我也看过相关酸碱性的资料,并且让我家的病人一直这样吃着,目前为目还没有看到什么好处和坏处 怎樣吃最健康?
大量食用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或白米,會擾亂體內的葡萄糖與胰島素濃度喔!
撰文╱魏勒特(Walter C. Willett),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營養學教授
翻譯/姚若潔
審訂╱潘震澤
撰文/魏勒特(Walter C. Willett),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營養學教授、營養學系系主任、哈佛醫學院教授。史丹普佛(Meir J. Stampfer),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營養學教授、流行病學系系主任、哈佛醫學院教授。
翻譯/姚若潔,台灣大學昆蟲學碩士,目前就讀於英國布來頓大學視覺傳達博士班。
審訂╱潘震澤,前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現旅居美國。
關於飲食指南金字塔……
■1992年,美國農業部發佈了「飲食指南金字塔」,建議人們避免脂肪的攝取,但要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麵包、穀類、米與麵食。其目標在於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因為它會提高膽固醇的量。
■研究者發現,大量食用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或白米,會擾亂體內的葡萄糖與胰島素濃度。以健康的脂肪(單元與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這些碳水化合物,確實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營養學家目前已提出新的飲食金字塔,鼓勵人們食用有益健康的脂肪與全穀類食物,但要避免精製過的碳水化合物、奶油及紅肉。
遠離飽和脂肪
1992年,美國農業部正式公佈了一份「飲食指南金字塔」(見下圖左),希望幫助美國民眾選擇有益健康、減低慢性病風險的食物。這份以金字塔形狀呈現的飲食建議立即廣為人知:應該盡量減少脂肪與油類的攝取,但每日要吃6~11份富含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麵包、穀類、米飯、麵食等等。這個食物金字塔也建議食用大量蔬菜(包括馬鈴薯,這是另一個複合碳水化合物的豐富來源)、水果與乳製品、每日至少兩份食物來自肉與豆類;最後這個類別將紅肉(牛、羊、豬肉)、家禽、魚類、堅果、豆類與蛋都算進來。
當這個金字塔還在發展成形時,營養學家早就知道某些種類的脂肪對於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也可以減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再者,科學家並未發現什麼證據證明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有益。自1992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美國農業部的金字塔有嚴重的瑕疵。它鼓勵各種複合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戒除所有的脂肪與油類,但這其實造成誤導。簡單的說,並非所有的脂肪都對我們不好,複合碳水化合物也並非全部都是好的。美國農業部的「營養政策與推動中心」目前正對該金字塔重新進行評估,但這項計畫預計到2004年才會完成。在此期間,我們已經繪出新的金字塔(見上圖右),更能反映目前對於飲食與健康之間關係的了解。研究指出,依循修訂後的食物金字塔,無論男女皆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美國農業部原先的金字塔怎麼會錯得如此離譜?部份原因在於營養學家太想把飲食建議簡單化。數十年來,研究人員都知道,在紅肉與乳製品中含量豐富的飽和脂肪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高膽固醇則與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有關(冠狀動脈心臟病包括心臟病突發,以及其他因動脈栓塞而造成的心臟問題)。1960年代的攝食控制研究中,參與者謹慎攝取規定的食物數週後,證實了飽和脂肪會增加膽固醇量;不過研究同時也顯示,多元不飽和脂肪(polyunsaturated fat,多存在於植物油與魚類中)會降低膽固醇。於是,1960~70年代間的飲食建議強調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而不是全面的少吃脂肪。(後來美國人的不飽和脂肪攝取量增為雙倍,可能對1970~80年代間美國人的冠狀動脈心臟病減半有重大貢獻。)
至於各種脂肪都應盡量避免的觀念,則是基於以下的觀察:富裕的西方國家攝取大量脂肪,同時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比例也高。然而此相關性僅限於飽和脂肪;食用相對高比例的多元不飽和脂肪與單元不飽和脂肪(monounsaturated fat)的族群,心臟病的比例較低(參見35頁圖示)。例如,在希臘的克里特島,傳統飲食中含有大量的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與魚類(多元不飽和脂肪的來源),儘管脂肪佔了飲食中熱量來源的40%,他們的心臟病比例卻比傳統日本飲食族群要低,後者的脂肪只佔熱量來源的8~10%。再者,不同國家之間的比較也可能產生誤導:許多對健康有負面影響的,諸如吸菸、運動不足、大量的體脂肪等,也都與西方國家的富裕有關。
脂肪絕對有害健康?
不幸的是,許多營養學家覺得,要教育大眾這些細節太過困難,因此他們放出簡單明瞭的訊息:「脂肪有害健康」。由於飽和脂肪在美國人所有的脂肪攝取量中佔了40%,美國農業部的想法是,提倡低脂飲食,自然會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這項建議迅速由食品工業界所強化,他們開始販售餅乾、馬鈴薯片以及其他脂肪含量低、但卻往往含有大量甜味劑(如高果糖玉米糖漿)的產品。
當這座金字塔正在成形時,典型美國人的熱量大約有40%來自脂肪、15%來自蛋白質、45%來自碳水化合物。營養學家不想鼓勵人們攝取更多蛋白質,因為許多蛋白質來源(例如紅肉)同時也富含飽和脂肪。所以「脂肪有害健康」這句口號自然推論出「碳水化合物有益健康」。美國心臟學會及其他團體所推出的飲食指南建議人們:熱量來源中至少要有一半來自碳水化合物,而來自脂肪的熱量不能超過30%。這項30%的上限在營養學家之間變成如此根深柢固,以致於連細心的觀察者都以為:應該有許多研究顯示,30%脂肪攝取量的人,健康狀況應該比脂肪攝取量更高的人要好。但並沒有研究證實長期的健康直接得利於低脂飲食。30%的脂肪攝取上限,根本是憑空而來。
當研究者發現,兩種帶有膽固醇的主要化學物質對於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的影響差異很大之後,前述想法顯得更為可疑。這兩種化學物質分別為低密度脂蛋白(LDL,即一般所知的「壞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即所謂「好膽固醇」)。增加血液中LDL對HDL的比例,會提高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相反的,降低比例可減輕風險。1990年代早期的攝食控制研究顯示,當一個人把熱量來源中的飽和脂肪替換為相同熱量的碳水化合物,則LDL與總膽固醇的量都會降低,但HDL的量也一起降低。由於LDL對HDL的比例並沒有改變,此人患心臟病的風險只降低一點點。不過,替換為碳水化合物會提高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量,原因可能在於內分泌系統受到了影響。高三酸甘油酯也與高心臟病風險有關聯。
如果把單元不飽和脂肪與多元不飽和脂肪替換為碳水化合物,影響更為嚴重:LDL濃度會上升而HDL下降,造成更糟的膽固醇比例。相反的,把飽和脂肪換成單元不飽和脂肪或多元不飽和脂肪,可使比例變佳,而且應該可以減少心臟病。唯一顯然比碳水化合物有害的脂肪,是反式不飽和脂肪酸(trans-unsaturated fatty acid);這是液態植物油經部份氫化加工的產物,此過程使之變為固體。反式脂肪存在於許多人造奶油、烘焙食品及油炸食品中,它會提高LDL及三酸甘油酯、降低HDL,對人體相當有害。
然而,要徹底評估飲食對健康的影響,我們不能只看膽固醇比例與三酸甘油酯的量。我們所吃的食物,可以透過各式其他途徑造成心臟病,包括血壓的提高、促成血栓等。其他的食物,則以令人驚奇的方式防止心臟病,例如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存在於魚類與部份植物油中),可以降低心室纖維性顫動的可能性;這是一種心律紊亂,可造成猝死。
理想上,要評定所有有害與有益的效應,必須進行大規模的試驗,隨機指定某人食用某特定的食譜,並做多年追蹤。由於實行上與費用上的限制,此類研究為數不多,而且大部份的焦點都放在已患有心臟病的病患。儘管有此局限,這些研究都支持「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有益健康」,而如以碳水化合物取代則不然。另外,根據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如以不同國家來比較,脂肪的總攝取量並不是心臟病風險的良好指標(見右圖)。重要的是攝取的脂肪類型。比起普遍食用不飽和脂肪的地區(例如希臘的克里特島),在飽和脂肪佔傳統飲食份量頗高的地區(例如芬蘭東部),心臟病的發生率也特別高。而克里特島的地中海飲食多半使用橄欖油,甚至比低脂肪的日本傳統飲食對心臟更好。
碳水化合物的利與弊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碳水化合物對健康的影響。複合碳水化合物由葡萄糖與果糖等單元組成的長鏈所構成;糖則是由一或二個單元所組成。由於認為糖只提供「空熱量」,沒有維生素、礦物質與其他營養,複合碳水化合物就成為美國農業部食物金字塔的最底層。但是精製的碳水化合物,例如白麵包或白米,可以十分迅速地分解為葡萄糖,提供身體最根本的燃料;精製過程產生的澱粉(由葡萄糖分子聚集而成)很容易被消化吸收,也移除掉了許多維生素、礦物質與纖維。所以,這類碳水化合物比起未被磨為麵粉的全穀,可以更快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
或者來看看馬鈴薯。吃水煮馬鈴薯使血糖濃度提高的幅度,比起吃下相同熱量的蔗糖還要高,因為馬鈴薯幾乎全是澱粉,可以迅速地分解為葡萄糖。相對的,蔗糖是雙醣,由一個葡萄糖分子與一個果糖分子構成,果糖需要較久時間才能轉為葡萄糖,所以血液中葡萄糖濃度的提高速度較慢。
血糖迅速提高,會刺激胰島素大量釋放;此種激素的作用是把葡萄糖引導至肌肉與肝臟。結果,血糖 濃度迅速掉落,有時甚至落於基線之下。高濃度的葡萄糖及胰島素對心血管健康有負面影響,會提高三酸甘油酯、降低HDL(好的膽固醇)。葡萄糖的突然降低也會導致在高碳水化合物的一餐後更為飢餓,並造成過度進食及肥胖。
在我們的流行病學研究當中,我們發現,攝取大量來自精製穀類與馬鈴薯的澱粉,與第二型糖尿病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高風險有關。反之,攝取較多的纖維,則患病的風險較低。有趣的是,如同較早的預測,攝取纖維並不會降低罹患結腸癌的風險。
過重且缺乏運動的人,可能會對胰島素的作用產生抗性,並因此需要更多胰島素來調節他們的血糖。最近的證據指出,因碳水化合物而產生的有害代謝反應,在那些已經對胰島素有抗性的人身上更為糟糕。這項發現也可以用來解釋亞洲與其他地區的農民,他們十分清瘦且高度勞動,食用大量精製的碳水化合物也很少發生糖尿病或心臟病;同樣的飲食,對坐辦公室的族群卻具有毀滅性的後果。
美國農業部的金字塔還有另外一點需要考慮,就是它過度推銷乳製品,建議每日攝取相當於二至三杯牛奶的量。其理由在於乳製品所含的鈣質,被認為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與骨折。然而骨折發生比例最高的地方正是乳製品消費量大的國家,而大型的前瞻性研究並未顯示食用大量乳製品的人有較低的骨折風險。鈣是必需營養素,但它對骨質健康的需要可能被過度強調了。更有甚者,我們不能假定攝取這麼多的乳製品是安全的:在好幾個研究中,食用大量乳製品的男性,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某些研究中,女性食用多量乳製品者,卵巢癌比例也較高。雖然起初人們假定脂肪才是禍首,不過並沒有受到較詳盡分析的支持。大量的鈣質攝取本身似乎與前列腺癌的風險最有關係。
要知道乳製品對健康的影響還需更多研究,但目前看來,建議高攝取量實為輕率之舉。絕大部份的成年人,如果全面遵從良好的飲食,一天只要喝一杯牛奶就有足夠的鈣質。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女性停經後,可能比一般狀況需要更多鈣,但這可以從補充劑中取得,不但費用較低,也不會攝取到額外的飽和脂肪與熱量。【意猶未盡嗎?欲閱讀完整全文,請參閱2003年2月號「重建飲食金字塔」一文。】
【延伸閱讀】
[*]飽和脂肪吃多了,到底有哪些風險?多吃水果青菜可以降低哪些癌症發生率?多喝牛奶吸收太多鈣質有害健康? 想知道更多舊日飲食習慣的黑暗內幕,請見2003年2月號《科學人》〈重建飲食金字塔〉全文。[*]儘管飲食指南不斷推陳出新,古老的智慧:「多樣、均衡以及節制」仍是最佳指南;獨沽一味的偏頗或暴飲暴食的放縱,到頭來受害的仍是自身。最新的科學研究,也無非更加證實了這一點。《科學人》特邀潘震澤教授撰寫〈民以食為天〉一文,從消化生理學的研究史談起,論及身體力行的方法,並建議您:回歸古老的智慧![*]還記得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每日飲食指南」嗎?這是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84年公佈的標準制定,你可參考衛生署食品資訊網的每日飲食指南,不過,比起本文來,我們的指南實在過時了喔,你看了就知道![*]關於本篇所介紹的新式飲食指南,你可參考美國國家學院的美國國家醫學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出版的飲食指南《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Energy, Carbohydrates, Fiber, Fat,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Prim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Women through Diet and Lifestyle. Meir J. Stampfer, Frank B. Hu, JoAnn E. Manson, Eric M. Rimm and Walter C. Willett i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343, No. 1, pages 16-22; July 6, 2000.[*]Eat, Drink, and Be Healthy: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Guide to Healthy Eating. Walter C. Willett, P. J. Skerrett and Edward L. Giovannucci. Simon & Schuster, 2001.本文摘至科學人雜誌網站
图片我贴不上来。
应该说理论有道理,但不完善。不要相信所谓的专家,尽是混饭吃的。癌症病人应都食碱性食物,这有好处。
我母亲现在也在服用
我母亲现在也在服用,再过半个月的检查将证明一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