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xiaom 发表于 2009-5-24 22:02:49

埃罗替尼(E)和吉非替尼(G)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不同皮肤毒性

药代动力学:埃罗替尼(E)和吉非替尼(G)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不同皮肤毒性
皮肤毒性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常见且可逆的不良反应。在比较E(Shepherd F et al,NEJM 2005)和G(Thatcher N et al,Lancet 2005)vs.安慰剂治疗复治的NSCLC患者的两项大型随机研究中,两种药物的皮疹毒性发生率不同:接受E和G治疗的患者中,所有级别的皮疹发生率分别为76%和37%,3-4级皮疹发生率分别为9%和2%。本研究目的是由本学院相同的医务人员评价一组在同一时间段内接受E或G治疗的NSCLC患者最常见的毒性发生率。

患者和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间,47例进展期NSCLC患者接受口服EGFR TKI治疗:16例患者接受E,16例接受G,15例接受G的患者进展后接受E治疗。在开放的TRUST研究中,患者每日口服E 150 mg。不符合TRUST研究入组条件的患者在一项慈善项目中接受口服G250mg/d治疗。毒性反应根据CTC3.0进行分级。

结果:E vs. G的毒性(所有级别,3-4级)包括:痤疮样皮疹(64% vs. 25%,13% vs. 0%),皮疹/脱屑(83% vs. 19%,12% vs. 0%),瘙痒(38% vs. 16%,6% vs. 0%),皮肤干燥(48% vs. 32%,3% vs. 0%),指甲改变(15% vs. 6%,3% vs. 0%),腹泻(54% vs. 19%)。当患者在E治疗后接受G治疗,发生率更高的毒性是(所有级别,3-4级):痤疮样皮疹(93% vs. 20%,27% vs. 0%),皮疹/脱屑(100% vs.20%,20%vs.0%),瘙痒(41% vs. 13%,7% vs. 0%),皮肤干燥(54% vs. 27%,7% vs. 0%),指甲改变(27% vs. 7%,7 vs. 0%),腹泻(1-2度, 53% vs. 7%)。10例(32%)E治疗的患者使用了抗生素处理其皮肤毒性,而G组仅有1例(3%)。两种药物的缓解率相似:E组部分缓解率(PR)为6%,疾病稳定(SD) 26%,G组PR10%,SD29%。

结论:我们的数据证实了G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E。这一发现在E治疗进展后接受G治疗的患者中同样得到了证实。这一差异可能与E更高的生物剂量有关。




[ 本帖最后由 gexiaom 于 2009-5-24 22:57 编辑 ]

xiwangzairenjia 发表于 2009-7-14 01:27:20

也就是说特罗凯更容易引起皮肤毒性。

不知道腹泻方面和间质性肺炎方面,特和易的比较如何。

另外,我觉得样品数偏低。好像统计学中,必须要有15个以上的数据点。这里刚刚超过而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埃罗替尼(E)和吉非替尼(G)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不同皮肤毒性